延安炮兵学校与南泥湾
2019-09-10席生琴
延安炮兵学校从诞生开始,党中央和毛主席、朱德、彭德怀、聂荣臻老一辈革命家高度关注学校建设,心系学校发展,1951年毛主席还亲自为军委炮兵学校题词:“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而奋斗”。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中央军委首长和总部领导、机关对学校建设给予殷切期望,关怀指导。
一、延安炮兵学院的概述
延安炮兵学校是我军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基础上创建的第一所炮兵学校。1944年11月底,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式组建延安炮兵学校,校址在延安东南约90里的南泥湾桃宝峪,时任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的郭化若任校长。1945年9月23日,延安炮兵学校按照中央军委“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指示,,将学校1000多人分成三个梯队,从南泥湾出发,经陕西、山西、察哈尔、河北、热河、辽宁等省,于11月下旬到达沈阳市郊,12月6日在通化会合。
延安炮兵学校在发展中,名字进行了多次更变,先后被命名为朱瑞炮兵学校、军委炮兵学校、军委高级炮兵学校、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在经过第15次更名后,它被称为沈阳炮兵学院,这也是它今天的名称。
延安炮兵学校在南泥湾的艰苦环境中,不仅培养了大批炮兵之才,壮大了炮兵的队伍发展,而且为南泥湾的建设,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军民鱼水情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以群众为基础,为依靠,注重为群众谋利益,延安炮兵学校亦是秉承“为民服务”的理念,从正式成立起,就一边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一边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
(一)修路能手
延安炮兵学校的学员不仅是炮兵的骨干,而且是修路能手。当时,从南泥湾到延安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农民行走困难,部队往返和运送物资亦是困难,于是中央指示炮兵团修筑一条从延安城南三十里铺至南泥湾的30公里的公路,炮兵团3营9连在接收命令后,仅用了99天的时间完成了任务。1943年朱德邀请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等五位德高望重者,来南泥湾避暑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同年10月下旬,毛泽东和任弼时、彭德怀等到南泥湾视察第三五九旅屯垦和生产情况,也是沿着这条路坐汽车前往的。
(二)为民成立拥爱小组
部队在耕种时,分小组主动给农民帮忙,帮助他们耕种,部队开荒也大都经过有经验的老农察看过,他们所用的谷种、糜种大部分都是与当地居民交换的。1943年的春天,附近四个村庄联合送给部队两面大红旗,并组织秧歌队劳军。部队为了更进一步的密切军政民的关系,从1943年6月份起,每个单位成立了一个拥爱小组,主要工作是收集军政民关系的材料,提供改进意见,检讨“拥爱”工作等等,并规定以后部队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对“拥爱”工作的反省和总结吗,并将总结出的实际材料,在部队中进行教育。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注重教育
延安炮兵学校在金盆湾移民的儿童有受教育的机会,创办了一所名叫“南泥湾民众学校”,学生年龄以8岁至14岁为标准,招收金盆区周围五里内八个村庄的儿童入学。教员由359旅的政治部派人担任,房屋、桌凳及教员吃穿等都由政治部负责。该校是民众学校的性质,设备还较简单。上学学生有26名,改校讨论校务问题,特决定:一、确定十三个娃娃全年上学,须按时到校,其他小学生在农忙时可回家帮助家中生产。二、开荒时整天上课,因儿童不能开荒。播种时上课半天,下半天娃娃可以帮助家庭拦牛、点种。锄草期间可以整天上课,因儿童锄草锄不好。从秋分到霜降一个停课放假,儿童帮助家庭收庄稼。冬假又可整天上课。三、确定学习内容,教习适合农时的字,学记账、算账、计算土地面积,常识以群众报为主。并进行讲卫生,反巫神的教育。学校发给每个学生一支铅笔,一个麻纸本,一个木质小黑板(一尺长六寸宽),一本国文(教厅发下的)。学习内容为国文、算术、常识(包括读报)、唱歌、游戏等,每天上课三次(每次1至2个钟头)。
(四)开办防疫站
延安炮兵学校在工作人员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改部队卫生队仍然时时照顧群众的疾病卫生,凡驻地附近居民找到部队来看病的,不论白天夜晚,都是随到随看,不加拒绝;不仅如此,对于不能行动的病人,医生并亲自前往他们家里诊治。在诊治红,不但不要诊金,连药还送给群众吃。经治疗痊愈的达86%以上,未痊愈的多为慢性病,肺结核等类。当地群众对于部队感激至深,一个老百姓这样说:“从前我们得了病只晓得求神,可不不知道吃药,尔格才解下敬神不顶事,你们真是我们的救命军队。”除此之外,部队在范庄的南泥湾民众学校给儿童们上卫生科,解释种牛痘的重要,这样逐渐展开了种牛痘运动,其他各村也陆续有人要求种痘。
延安炮兵学校在生产期间,在春耕中,给驻地群众义务开荒一日,计开出生荒一百八十余亩,并在各驻区分别给群众义务锄草一日,并且给群众借钱、借粮、借牲口为群众解决困难。范庄老乡杨万元因一时经济困难,即无利借给他一千元。难民来了缺少粮食,他们曾先后借出粮食十二石一斗。
延安炮兵学校在南泥湾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不仅与人民结下了军民鱼水之情,而且为南泥湾后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炮兵团离开南泥湾,前往东北后,他们的故事被南泥湾人民广泛传唱。
【参考文献】:
【1】《沈阳炮兵学院院史》编写组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院史》(1944-2011),白山出版社,2008.9.第一版.
【2】任勇编,《南泥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8第一版.
【3】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国党史人物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7第一版.
作者简介:席生琴(1989年-), 女,汉族,陕西人,硕士学历,单位:延安南泥湾革命旧址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