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遗产视域下凤阳凤画艺术的创新性研究
2019-09-10田净夕
【摘要】:凤阳凤画是中国非物 质文 化 遗 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渐渐引起安徽省政府的和国内艺术领域人士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但同时,随着我们调研的深入发现其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传承方式单一;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政策缺失;人才匮乏。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提出了诸如拓展产业链;加强政策保障;注重人才培养等一些具体对策,希望能给新时期凤阳凤画发展和保护提供借鉴方案。
【关键词】:凤画 特征 现状 对策 产业化
正文:
随着中国经济强有力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自信愈加强烈,传统民间艺术在这种背景下逐渐繁荣起来。民间艺术“凤阳凤画”,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的战争和文革的伤害之后,终于在当下迎来了发展的曙光。研究凤阳凤画的特点和现状,对弘扬传统文化、繁荣凤阳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凤画的起源和特征
凤画是安徽凤阳县一种特有的民间绘画艺术,当地人通常称为“画凤凰”。凤凰在中国是一种图腾和象征,是中华文化的一种情感纽带,通常象征着吉祥,是劳动人民一种对幸福的向往。它发源于明朝初年,离今天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其中主要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后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根据《凤阳县志》的记录,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在今天的凤阳地区建立中都府,募集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来到这里想要建设一个皇家之城,当时很多才华横溢的手工艺人奉命来到这里。后来由于多种因素很多手工艺人就此留在了此地,为了配合市场需求他们把适用在大型建筑当中的龙凤图转移到屏风上进行售卖,凤画应运而生。
很多人觉得“凤凰点穴,知县挖坑”传说是朱元璋称帝之后民间杜撰而来,但是,凤阳凤画因为朱元璋而闻名于世确是不可杜撰的事实。据说朱元璋和其皇后都格外偏爱凤画。民间往往是上行下效,在明朝存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凤阳地区的凤画点鳞次栉比,他们一般聚集在当时的“凤凰街”。在那一时期,只要去过凤阳地区的人,无论职业,必将带走一些凤画作为纪念品。不仅如此,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在当时的老百姓也对凤画格外钟爱。到了民国时期,凤阳也未能免于战乱,凤阳店因此荡然无存。
新中国成立之后,凤阳县政府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特意寻来李凤鸣、花荣生等几位老艺人专门创作了一些凤画,并送到各地进行交流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凤画的品质,后来这些老艺术家又陆续收了一些徒弟,让几乎消失的凤画重新得以传承。尤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凤阳县先后设立了凤画院、华氏凤画研究会等机构进行凤画的研究,并经常举办展览和爱好者培训班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凤画的影响力,为打造凤画之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凤阳凤画的传统造型一般是“蛇头、鹰嘴、龟背、鹤腿、鸡爪、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特征,可以说是聚集了各种动物的优点。蛇是图腾龙的原型,蛇头蕴含了凤阳走出真龙天子的自豪感;龟与鹤都是长寿的象征;九尾、十八翅是代表当时凤阳府统领的九州十八县。除此之外,在凤凰的体态、画面的背景、用色也是别具匠心。在绘画手法上主要以民间手工艺作品的颜色为主,又吸收了工笔花鸟画的勾线上色技巧,兼具民间年画的通俗风格,雅俗共赏。凤 画的题材丰富,其中常见的有: 丹凤朝阳、百鸟朝凤、五凤楼、带子上朝、凤撵麒麟、百鸟献寿、龙凤图等,深为广大群众喜爱。
二、凤画的现状与困境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凤阳凤画确实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传播的范围和发展前景还是不太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载体和传承方式单一。
传统的凤画在绘画时多采用宣纸、毛笔和鲜艳的颜料做材料,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重复,而且几乎全以工笔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色彩艳丽。为了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应该在材料和表现方式上面下功夫,拓展绘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增强凤阳凤画在新时期的活力。另一方面,凤画的传承方式大多以师徒传授为主,辅之以父子相授,其优点是有助于言传身教。但是,这种传播方式阻碍了传统艺术大众化的传播,影响范围也十分狭窄,不利于推广和普及。
(二)缺乏政策引导和扶植
对一个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协调社会的各种关系和部门,在这个系统化的工程中资金的投入和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单纯的依靠相关的民间组织和手工艺者是难以实施的。21世纪以来,凤阳当地政府将凤画列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举办了一些各地区的宣传展览活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种文化产业的概念已经得到了各部门的广泛认同。但从产业发展的实践成果来看,这种提倡在很多时候还仅仅止步在概念阶段,缺乏切实有效的内容和政府扶持。
(三)艺术人才匮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重要工程,对艺术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目前,凤阳凤画不止缺乏优秀的艺人,从事凤画研究的队伍也是凤毛麟角。一方面在管理方面,缺乏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和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凤画的传承人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很多还是半路出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跟不上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很多坚持经验主义,凤画的艺术水平很难突破。 另 一方面,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家很多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保障,迫于生存问题很多专业的传承者逼不得已而转行。目前大部分鳳画老艺术家往往处于业余状态,经济上虽然已经没有了压力,但是创作的专注度对大打折扣,引发凤画在传承的过程中人才极度匮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对凤阳凤画的传承和发展对策
(一)开拓凤阳凤画产业链,注重可持续发展
凤阳凤画大多是以家庭为创作和售卖地点,缺乏必要的资金用于营销和宣传手段,且产品形式和类型单一,往往是“守株待兔”的形式等待顾客光临。所以凤画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开发相关的产业链,在保证作画艺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注重市场的开发和经营。一方面,要坚持纯正的手工绘制,不能影响非物质文化的性质;另一方面,要创新凤画元素的相关产品,促进其能够以适当的方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相融合,以崭新的形式和主题被市场接纳。经过实地调研,发现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实例,例如老艺人 金 山 创作的许多衍生品,以最传统的民间凤画造型为参照,衍生了譬如日历、明信片、瓷 板画、 丝巾、床 单、真 丝 绣 品、 枕头、瓷砖画等数十种实用性的特色生活用品,收到各地游客和顾客的喜爱,近些年来保持了数十万的年销售额,带动了身边人致富。
(二)加强政策支持,发挥政府职能
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政府的作用异常重要,凤阳凤画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从整体上进行拓展。具体措施可以体现在建设保护凤画的专业组织;设立专门的发展基金,针对在凤画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做出杰出成绩和贡献的组织或个人给与合理的资助和宣传;另外,需要通过摄影、照片、互联网等手段将现存的凤画记录下来,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维护行业秩序,保障作者的知识产权。
在宣传方面,当地政府可以在周边地区设立宣传栏、宣传画、宣传册,提高人们对于凤阳凤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让凤阳的旅游业真正的充满历史和内涵,让更多的人自主自觉的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提高宣传效率、促进传承方式的创新。具体的措施可以体现在:提高传承人的物质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有其特殊性,人才是最重要的传承方式。缺乏对传承人的保护往往会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危险局面。政府需要在传承人的保护上加大力度。如可以给凤画的传承人提供固定的工作室、作画工具以及一定的生活补贴,同时要创新对凤画的收藏和市场推广,促进传承人能够有持续稳定的收入,让他们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育
1.可以在地方中学校教育中融入对凤画创作艺术的培养,同时可以在地方文化教育基地和培训机构开展相关公益培训活动,让当地孩子可以从小接触到凤画的绘画知识和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培养新时期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和家乡民俗的兴趣。
2.与地方高校的相关院系联合,形成民间美术教学体系。民间绘画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持久的艺术,需要受到高等艺術教育体系的重视,地方大学的相关院系设立传统民间美术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美术修养,强化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还能有助于培养更多的民间美术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的人才,使得凤阳凤画这一地方性文化资源能够转化为当地的产业优势,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3.加大力度进行创意队伍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育,通过合理的激励和宣传措施,打造出一支艺术造诣深厚、并愿意长期致力于凤阳凤画研究和开发的专业队伍,为凤阳凤画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坚实的道路。同时,需要建立一套交流沟通便捷的互联网系统,如公众号、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随时随地进行凤画的宣传与交流。
(四) 重视品牌的 打造与宣传,走产业化之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时期的大众消费,已经不仅仅限制于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而开始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甚至是一种消费氛围的打造。因此,凤阳凤画需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重视品牌的打造,突出民俗文化的个性。
媒体或社会宣传大多用于企业或者产品的宣传,它是指运用多种形式在一定时期传播特定的价值观念来影响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以达到提升产品影响力目的的社会行为。 地方文化部门或机构应积极开发凤画及系列产品的开发,譬如凤阳旅游工艺品,屏风。生活用品等。 凤阳凤画品牌打造必须受到当地各部门的重视, 努力把凤画系列产品与地方旅游业合理的融合,让凤画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品牌,促进凤阳凤画的产业化发展。让凤画品牌影响力不断壮大的同时,也能够达到宣传旅游资源的目的。
结束语
凤阳凤画作为安徽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性独特的民间绘画形式,艺术价值深厚。凤画来自民间最普通老百姓的智慧,深得群众的喜爱,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凤画的继承方面面临困境,为了让这一民间瑰宝得以存续,需要政府的支持、人才的培养和品牌的塑造,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这一地方特色艺术形式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尚家骧著.欧洲声乐发展史.华乐出版社,2003年5月.
【3】宁绍强.《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传承与发展》[M].重 庆:重庆出版集团,2011.
【4】王雪青.《我的艺术设计情结》[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5】肖勇.《融/合——工作室的教与学》[J].设计·中国网站.www.design.cn.
项目基金:本文系 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810378008
作者简介:田净夕(1999—) 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美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