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发展简介

2019-09-10澈力木格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游牧蒙古人蒙古

澈力木格

【摘要】:根据《蒙古秘史》一书的记载,源于额尔古纳河畔蒙古人在公元五、六世纪前就开始了从渔猎经济向畜牧业经济的过渡。到了公元八世纪初,一部分西迁到斡嫩、上拉、克鲁伦三河发源地肯特山一带,而另一部分则迁到阴山地区,他们告别了哺育他们成长的森林大河来到了辽阔的草原,这时其畜牧经济获得飞速的发展。一直到十世纪蒙古高原上的互不统属的蒙古族各部落先后与辽、西夏、金为邻,在夹缝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有关文献史料中明确记载,“在十世纪至十二世纪,蒙古族的钦业经济己相当繁盛。北逾火里秃麻,南抵玉你伯牙、东到呼伦贝尔,西尽也尔的失河一带到处都有游牧民的畜群和毡帐。他们逐水草,便畜牧,游牧行程或方干里或方百里。”这里告诉我们,当时的蒙古高原游牧经济己经得到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蒙古族 游牧文化

13世纪初期蒙古人在铁木真的领导下统一了蒙古高原上分散的各个部落,从此蒙古族游牧社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这也给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极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成吉思汗子孙后代的不屑努力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把游牧世界的发展推向了顶峰,同时把蒙古族游牧文化推向了世界之最。

(1) 物质文化。13, 14世纪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及其风俗习惯持有独特的风格。首先,在食俗方面,饮食习俗与他们所经营的游牧经济息息相关,如,他们吃的是牛羊肉、奶制品,喝的是马、牛、羊乳等,所以彭大雅说,蒙古人“食肉而不粒,猎获得者,曰兔、曰鹿、曰野兔、曰黄民、曰顽羊、曰黄羊、曰野马、曰河源之鱼。”这虽然不免有些夸大其辭之嫌,但确实说明了蒙古人饮食习俗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在植物性食料为主的汉族等农业民族的饮食习俗中极为罕见。其次,元代蒙古族着装方面也有显著的特点。在质料方面,蒙古人的衣着质料多为家畜或野兽毛皮,做工极其简单,适应环境的特点较强。

(2)精神文化。在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大帝国时期,蒙古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文字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蒙古人口传自己文化不足之处,从此,蒙古人的历史、法律、文学等都可用文字的方式记载。这给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奠定了扎实的根基。在13, 14世纪称之为蒙古人政治、经济中心的古列延也是游牧文化的核心,与现代城市相比古列延有着不同之处,是世界上极少的不以牟利为目的而建立的生态型“城市”,从而成为了一种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典型。宗教信仰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在游牧文化鼎盛时期的宗教信仰有着明显的特征,多元和开放性使蒙古族宗教信仰有了新的内容。

①蒙古族游牧文化传承的基石一一蒙古文字的出现。中国境内蒙古族自古至今统一使用的文字,叫传统蒙古文,历史上称它为“四鹊式蒙古文”。蒙古文字系统化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独特的文字。元朝建立之后元世祖忽必烈让藏族学者八思巴创制了方体字,即八思巴文字。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又有不少改进、完善。元代、明代,蒙古文字在蒙古上层普及与使用。同时,蒙古学者用蒙古文撰写了不少关于蒙古民族的史学著作。蒙古文字的兴衰,也体现着蒙古族游牧文化的起落。这种文化的传承须以蒙古文字为支撑。

②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中心一一古列延。聚落是人类为从事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中心,是人类社会最经常最直接的依托空间。聚落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蒙古秘史》中有草庵、编了壁子房、散帐、帐房、房子、柳房等有关住所的记载。这些可能都是用不同质地制成的类似弯庐的住所。弯庐和篷车都是就居住设施而言的。居住在弯庐或篷车而形成的聚落,蒙古语称“阿寅勒”。阿寅勒是蒙古族早期聚落的基本单位。这是由游牧经济文化类型所决定的。由于经济、宗教、政治、军事等原因,各个阿寅勒往往组成更大的聚落,这就是“古列延”。“古里延”是蒙古族早期聚落的复合形式。关于古列延,《史集》中载:“许多帐幕在原野上围成一个圈子住扎下来,它们就被成为一个古列延。当时将这种环列的一千帐幕,称作一古列延。……所谓古列延是圈子的意思。在古时侯,当某部落屯驻在某地时,就围成一个圈子,部落首领处于像中心那样的圈子的中央,这就是古列延。”古列延正中央是氏族酋长所居住的大帐一一斡耳朵,一般坐北向南并左右展开环列,随着战争和四季更替而前途流动。以斡耳朵为核心的古列延形式的城市蒙古族游牧文明城市的最典型的特征。

③游牧帝国盛况下的萨满教。“萨满”一词系通古斯语,意为兴奋、不安相狂悖的人。蒙古人称自己的巫师为博(bogey,亦称此教为“博教”(boge vine sastn) 。 蒙古族萨满教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并且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由自发性的原始宗教转变成“人为的宗教”,继而经过漫长的积累和发展,至元代己经形成一整套自成体系的宗教世界观。灵魂观念是一切原始宗教的发端,考古资料表明,灵魂观念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或晚期。原始人关于灵魂和躯体的区分概念,表明他们对于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己有了萌芽意识。13世纪,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得到蒙古皇室的崇尚,但并没有排斥蒙古萨满教的统治地位。而且,藏传佛教的影响只局限在蒙古宫廷之中,并没有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元代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崩、皆以萨满为主祭祀。蒙古萨满教的最高神是“长生天”,蒙古人每行军时必曰:“托着长生天底气力”,无一事不归之于“长生天”。蒙古萨满效的观念内容渗透到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相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之中,积淀为一种具有鲜明民族持色的文化心理结构。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对于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虽然蒙古萨满教在蒙古宫廷和民间仍占支配地位,但是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可以自由传教,享受免除赋役的特权。因此,有元代,各种宗教相互交叉,各民族文化相互冲击、融合,构成了元代的多元文化奇观。所有这些特点,增加了研究元代宗教的难度,再加上元代各种宗教的资料大多散记于史册、蒙、范文文献和外国人的游记之中,头绪纷繁,查阅费时,致使元代宗教的研究成果如风毛战角,更无人对元代的各种宗教作全面的梳理和综合研究。总之.蒙古族宗教是在成吉思汗时代形成的,并成为代代承袭的正统宗教观念,对蒙古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仲文.中国元代习俗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64.

【2】史仲文.中国元代习俗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65.

【3】孛尔只斤·吉尔格勒.游牧文明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22.

【4】史仲文.中国元代习俗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8.

猜你喜欢

游牧蒙古人蒙古
都市游牧
蒙古靴
多元游牧
游牧精神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拍马屁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浅析蒙古人的“黄金家族”情结
喝酒的蒙古人
蒙古人名中的“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