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秦腔丑角表演的“易俗”风格
2019-09-10王毅
王毅
“丑角艺术,妙在机趣,丑在高雅,贵在脱俗,笑不油舌,乐中有戏,戏凭技艺、绝活出奇。”在秦腔剧目中,不仅本戏中本本离不开丑角,而且有许多由丑角担纲主角的折子戏,更在民间流传多年,深爱人民群众的喜爱。如:《柜中缘》、《教学》、《看病》、《杨三小》、《十八扯》、《拾黄金》、《打砂锅》等。一剧自然也不例外,赵飞的戏份并不亚于任何一个主角,要是出彩,甚至会成为剧目中的一大亮点。
在秦腔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批有造诣的丑角演员,同样他们风格的形式,也丰富了秦腔的表演,为秦腔占领市场,吸引观众,普及和提高秦腔艺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纵观丑角行当的发展,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易俗社前辈艺术家苏牖民,马平民,汤涤俗这三位名丑又曾被观众美誉为“酥麻糖”(即苏,马,汤之意)听人讲,苏牖民的《闹学》、《可怜虫》、《三滴血》各戏,都有独到之“绝招”:演《闹学》老先生在化妆上独出心裁,不绘脸谱,用白棉絮粘眉粘须,在艺术上创出新颖路子。马平民曾被北平观众誉为“马博士”,曾在武汉演出时,有评论文章以“神情毕肖”之词赞扬他的表演。汤涤俗在丑行属小丑兼演老丑和丑旦,擅演愚、笨、蠢、呆一类角色,故所演的《可怜虫》、《算卦骗人》、《白先生看病》等。他的表演、唱腔、神态,可以说风格独特。
秦腔作为民族戏曲的代表,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且在角色行当的分配中,丑角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丑角既可以发挥其辅助性的作用穿插于生、旦、净之间,又可以独立的完成剧情对人物的表达作用。丑角演员必须具有好的艺术素养以及高超的演出技巧,好的丑角不仅要会学、唱、说,而且还需要能文能武。在把自身角色演好的同时,更需要“主角”有效的烘托出来,这也称为“合得严”。就秦腔丑角的艺术特色来说,就是幽默滑稽、插科打诨、自然成趣。丑角在舞台中的表演展示出一种另类的艺术,它与其他行当有着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丑角在舞台上,有的角色用念白来表现人物性格,还有的是用唱腔加程式动作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如秦腔《连升店》中的店主,就是全用念白来体现人物的一折戏。演员通过独白、韵白和对白,把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形象活生生地展现给观众,充分证明了念白的重要性。又如在《卷席筒起解》一场中的曹张仓的表演,就是以唱腔加程式动作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此时的他披枷戴锁,解差紧随其后,行动失去自由。长途跋涉中,解差还要不时地呵斥怒责或棍棒相加,这时我就运用了“栓背”“磕子”等程式技巧和委婉的唱腔,在艺术处理上以“拙”寓“秀”。“拙”是“曹张仓”的老实憨厚,“憨厚”得引火烧身,自找苦吃,为解脱蒙冤的嫂嫂,他甘愿招祸受罪。“秀”是他心灵深处所蕴藏的人性美,他痛恨生母的阴毒,气愤官场的黑暗,哀伤继父的不幸,思念远方的哥哥,怜惜贫苦幼小的侄儿侄女,安慰善良贤慧的嫂嫂。我运用秦腔苦音来演唱七句“再不能”,准确表达了人物此时的内心活动,把一个朴实无华、品德高尚的“曹张仓”较为生动地展现给了观众。
戏曲中的丑角是以“丑”的表演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但是却能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同时这也是丑角的表演特点所在。戏曲中的丑角是各类表演艺术中唯一一个可以用“丑”来表演“美”的艺术表演形式。戏曲中的丑角不同于杂技表演中的小丑。杂技中的小丑是不带有质变的,既其本质上就是丑的,小丑“丑”的唯一目的就是逗观众乐,因此小丑的“丑”丑的直观;而戏剧艺术中的丑角,更多的是用“丑”来表现“美”,丑角本身是有内涵的,其内在是有故事的。因此,丑角可以做到乐中带苦,苦中取乐,它能够做到在表现开心时逗人开心,在表现悲伤时使人落泪。用“丑”来表现生活中的悲欢喜乐。
“千斤念白四两唱”,念白一直是丑角的灵魂所在。武丑念白一般要求四点。首先,表演者的音色要个性化,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其次,念白时白口一定要清脆响亮;再次,念白要求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念白具有一定的跳跃性;最后,念白表演者的语气要求幽默,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
武丑的念白总体来说,要求“脆”和“亮”。念白的脆主要表现表演者的嘴皮子功夫,具有一定的力度。亮则是要求表演者的发音亮,主要体现在发音位置上。武丑中的“开口跳”对此表现的较为淋漓尽致。这种表演要求在念白时像机关枪一样又快又猛,富有穿透力。同时在音色的个性化上,不同角色也有不同的表现。对于年近花甲的英雄,例如杨香武,在对这个人物进行表现时,表演者的音色处理要做到沧桑、雄厚、有劲;一些小武官,例如朱光祖,其扮相是戴着黑胡子的,为人较为干练,在诠释这个角色时,就应该将音色换至稍微洪亮、清脆;对于一些极具有地域色彩,夹杂地域方言的念白,表演者也要根据人物特点对音色进行一定的调整。丑角念白中,有一种“炸音”,这种表现形式主要用于当所饰演的人物处于一种较为高亢、激动的情绪当中时,较为提神。在对念白的节奏进行掌握时,丑角念白一般要求:紧、慢、疏、密、强、弱、缓、急。这种变化一般依据演员对角色的情感变化情况进行掌握。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内在和外在、体验和体现应该是统一的。创造人物形象,就要做这个统一的工作。演员的创造工作是从认识理解开始,之后按照明确了的角色动作线行动,在规定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动作,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状态,创遭出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为了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就要刻苦磨炼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感觉。刻苦训练自己的声音、语言、形体和表情。以极大的努力提高内外部技巧,它将给创造各种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易俗社,创建于辛亥革命第二年1912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剧社之一。易俗社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倡导创办,以“移风易俗、辅助社会、启迪民智”为办社宗旨,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藝术团体。集中了高培支、吕南仲、范紫东等著名作家,近百年来剧社老一辈艺术家,殚精竭虑,勤奋笔耕,编写大小剧目八百余种,一千余册,其中《三滴血》的编剧范紫东先生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时至今日,易俗社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秦腔演员,我们将苦练基本功,虚心求教,为秦腔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