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
2019-09-10罗秀华
罗秀华
【摘要】:对于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应是根据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特征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进而及时进行语文课堂的调整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让学生可以集中精神,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然而,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刚接触“正式”的课堂教学,因此,可能在知识接受方面存在一定的能力问题。为此,则需要教育者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及时的调整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的优化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爱上学习。
【关键词】:小学阶段 语文教学 “有滋有味”
1 引言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学校教育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且,由于新课改理念影响下,教学积极向政策转变,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使得小学的教学已然有了一定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然而,传统教学的陋习依然还少部分的存在于某些学校教育中。因此,本文将从语文的教学角度进行探究,着重解决如何转变语文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活跃语文教学课堂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融入课堂学习中,打造更加高效、有趣的课堂。
2 关于促进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的有效措施
2.1 从语文学科本身來看
教学的实施,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性格特点等,来制定具体的课堂计划。主要原因是由于:一方面小学生刚刚步入正式的知识学习阶段,对于语文的学习可能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的因素,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对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也是一个挑战。因而,一节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应当是学生充满乐趣,乐于集中精神去聆听的教学过程。为此,则需要教育者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以及热爱语文的乐趣。
由于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语言魅力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的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领悟语言的神奇性,体会文字所拥有的内涵。例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进行范读,让学生们来感受一下通过文字的描述所体现的对秋景的感叹与喜爱之情,使其逐渐能够灵活使用文字或口语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因文字所包含的魅力而爱上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当然,教育的最终目的即为了推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因而,培养基础文学素养,也应当是高效课堂所体现的。因而,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秋天丰收之景的喜爱之情。让学生通过文字感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能够在教学的过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描绘出自己所体会到的“秋天的图画”。
2.2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
小学阶段的教学,总得来说所教授的群体还是一些未成年的儿童。因此,在教学过程可能需要老师更加富有童心,能够以一种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的教学。而这就需要老师具备足够耐心和爱心,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亲近的关系。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主动倾听教师的教学,同时,教师也需要充满爱心,愿意聆听小学生的心声,从而共同为打造“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堂做好准备。教师能够在亲近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的了解其喜好,从而有效调整课堂教学实施方式,以一种同学们所“喜闻乐见”形式,让其能够更易掌握语文的教学。并且,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爱下,主动自发的投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喜爱语文的学习。
2.3 从情趣的角度来看
优秀的教学方式,是可以让同学们在漫长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关注教学过程,并且充分融入到教学中,这样教学效果将会明显提高。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节课四十分钟,通常来说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此时若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做出改变,将很难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因此,创新方法,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课堂感觉,增强课堂的教学乐趣,才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因而,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考虑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加入新的元素,促进学生主动加入到教学过程。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了使其更深刻感受文中所表达深沉的父爱,能够通过多媒体播放短视频。让学生视觉上直观感受来自父亲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并且,可以让其发现文中父亲的神态等细节描写,再让其有感情朗读、默读等形式,来反复的感受父爱。通过丰富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热爱学习,对语文更加亲近,并且自发融入到课堂中,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2.4 从个性角度来看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良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性格优势。从而让同学们热爱学习,使教学过程即是学生展现个人个性的舞台。为此,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合理的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作出必要的改革。
例如,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教师不应只一味的让学生通过多次抄写,或者死记硬背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可以遵从学生的性格,合理安排适当的课后小作业。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布置的作业应能勾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其乐于去做。比如,在学习《一次有趣的观察》后,老师能够通过小比赛,让学生来比一比谁是生活中的“观察员”,并让学生亲身记录自己所观察的植物生长变化。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前提下,乐于学和主动学,相信“教与学”效果将会大大提升。
3 结束语
“有滋有味”的课堂,应当是充满趣味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乐学”和“愿学”。为此,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及学习特征,有意识通过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能力,来塑造学生的基础文学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多加融入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趣味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完善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使教学更加多样化,让学生热爱语文的学习,共同打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洪庄臣.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7,(55):122-123.
【2】刘文利.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提高探究[J].2016,(13):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