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2019-09-10高宁
高宁
摘 要:学生由于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不尽相同的原因,导致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出现了“优等生”与“学困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尤其是在初中物理学科中,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给教师、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这就使得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显得迫在眉睫,给教师带来了挑战。而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转化学困生就成了物理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实践探索,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初中物理有其本身的复杂性与严谨性,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学困生,在理解物理知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多角度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教学课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促进学生将无形的物理知识应用在有形的现实世界中。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经过不断探索,发现围绕学生的生活、情景、实践展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立足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意识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生活教学这一手段的应用,认为它太过简单,学生一看就懂的东西没必要再联系生活了,无形之中造成了师生之间交流的壁垒,加重了学困生学习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学困生转化时,应注意联系生活,利用生活的指引作用来培养学困生的物理学习意識。
例如,在学习“安全用电”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懂得电压越高越危险,掌握触电的原因和类型,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谈一谈所知道的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或是用电事故,借此来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联系自己的身边事,分享了自己所知道的安全用电的知识,诸如不接触高压带电体,不破坏带电物体的绝缘层,家用电器到达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等,丰富了对安全用电的意识。笔者肯定了学生的表现,接着为学生分享了用电事故的信息,通过这些事故来告诫学生安全用电,使学生能够谨慎用电,形成科学操作的习惯。这样,笔者通过立足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有了强烈的生活意识,帮助学生发现了物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情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情景在教师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教学的手段,可见其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情景时容易出现为了情景而情景的现象,使得教学流于形式,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其他教师注意和规避。
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指导液体中的浮沉是由何决定的,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及二力平衡等知识讨论浮沉条件,了解潜艇和热气球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潜艇和热气球工作的场景,剖析了潜艇和热气球工作的原理,帮助学生发现物体的浮沉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学生观看视频后,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这部分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了液体中的浮沉是由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及其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的,探讨了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及二力平衡,掌握了潜艇和热气球的基本工作原理,形成了良好的探索氛围。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加快了消化知识的速度。
三、立足实践——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实践教学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指导的方向,教师采取实践教学能够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活力,促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中,通过动手操作,体会物理知识的现实应用,加强学生的运用技能。
例如,在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来解释现实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探索了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让学生感受显微镜和凸透镜的不同。学生通过使用显微镜和凸透镜,对显微镜和凸透镜有了初步的认识,看到了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知道了显微镜和凸透镜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理解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增大视角的方法,总结了显微镜和凸透镜的区别,获得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这部分物理知识。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实践,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扩大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实力。
总之,本文围绕学生的生活、情景、实践展开了“学困生”转化的策略探究,看到了学困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针对学困生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消除了顾虑,解除了学生的担忧,促使学生以更轻松的态度面对物理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改善了“学困生”的学习状况。
参考文献:
[1]蔡腾飞.农村落后地区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4):22.
[2]鲍杰.基于积极的心理暗示助推学困生学习物理的策略[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