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网非完全量测同期线损计算方法研究

2019-09-10王蔚陈强孔祥振张伟丁亮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配电网

王蔚 陈强 孔祥振 张伟 丁亮

摘 要:配电网非完全测量同期线损的计算方法主要致力于解决误差大、可靠性低的问题。线损率是供电中最为基本、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所以,为了降损节能、挖掘增效,在配电网中理论计算对于技术线损的大小测量极为重要。配电网中不是所有节点都有安装电压、电流等实时监测装置,所以也导致了精确计算线损出现了一些麻烦。在以往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用的比拟近似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线损计算中并没有完全完美的无损电路,所以也导致这类方法在实际线损计算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计算精度不高,也导致了实际线损的分析和线损精细化管路工作出现了相当大的难度。以往理论中往往会陷入“信息孤岛”的境地,也导致了数据交换任务繁重和数据容易出错,从而信息交换也是相当的困难。所以对于一种更加有效的、更加便捷的计算方法对于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就显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配电网 非完全测量 同期线损计算

线损率作为配电网公司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在一些地区,存在着供电设备老化、供电距离过大、偷电漏电的现象,会导致线损率加大的同时电能损耗也是相当的巨大。所以,对于电力公司来讲,降损节能、挖掘增效、线损计算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在电路中有安装电压表、电流表的实时监测节点为量测节点,在一些电路没有安装相关的监测装置的地方为非量测节点。在当前电路中,安装实时监测的节点数量相当的有限,因此也很难精确的统测出数据。在以往的方法下进行线损计算和实际的线损偏差较大,所以对于实际线损的计算、线损分析、线损管理的问题层出不穷。就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的两大最核心的问题对于配电网非完全测量同期线损的精确计算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下文笔者将从中国目前电网的现状问题计解决方案做以阐述,使得线损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可信。

一、我国电网的现状问题

(一)实时监测负荷节点的问题

在实时监测节点,由于监测装置(电流变、电压变)采集数据时间不统一,达不到同期的效果,使得线损计算之中存在着实际与理论上的误差,理论上是完美的,但是实际中并不是一直都保持电路畅通,比如一些地方因电线老化而导致的电路问题,所以线损计算有一定程度上的误差。

(二)监测装置成本限制的问题

这是目前存在最为普遍也是最影响目前线损测算的问题,由于非量测节点远高于量测节点,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了问题,比如偷电漏电的现象,再加上监测装置安装数量有限,从而导致了数据采集不完整、可靠性低的问题,那可想而知的是,线损测量结果必定大打折扣的同时信服度低。

二、对于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数据采集时的同期问题

就我国当下的现状,电网中存在不同期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供电、售电的不同期,由于这个问题会导致线损率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第二,配电网电路中安装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不同期,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线损的精确计算。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现在国家已经实施措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现在基本都是“一户一表、抄表到户”,但是这其中的问题还是存在,比如抄表工作量巨大,挨家挨户的抄写电表会严重影响到线损统计同期,现在最为主要的就是严格的按照电力公司规定时间对电表进行抄录。对于无法抄录的堤岸边进行公式:实际月售月量=电量*测进行算,达到数据统计的同期,从而减小误差。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最为主要的就是采用插值的方法,将各个节点的测量数据采集时间归算到同一时间,从而避免采集时间不同所带来的的数据采集的误差。

(二)节点数据统计及处理

对于节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在实际线损计算中有着相当大的左右,而对于节点数据的处理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归算同一时间,消除数据采集时期不同所带来的的数据偏差;第二,通过对节点数据的统计分析出各个节点上的负电荷模式并绘制成便于观察的曲线图像,并可以利用该曲线图像测算出非测量节点各个时间点的电路数据。具体的方法是先选取测量节点上的一个数据,并将此测量点作为参考节点,在是实时监测装置的节点测算該节点的全天数据,以及对应月的全月数据,在对统一的数据作出分析,并算出每天的平均数据。从而测算非节点的数据。

(三)非节点数据统计和计算

这类节点是配电网中最为普遍、最为常见的节点,通过分析节点的负荷模式,并结合该节点上的全月数据、全日数据、全日平均数据对非节点数据进行推算。具体方法有电量节点和电容节点。

对于电量节点的计算,上文中已经做了详描述,而对于电容节点的计算主要是采用容量比值法计算该节点上的电量信息,并将该节点上转化为电量节点数据。利用节点电量信息和该节点总电量之间的差值作为基础,从而计算出非节点上的电量数据。

(四)前推回代潮流方法

前推回代的计算方撒在计算线损数据是,有着很大的作用,在计算线损和各个非节点负电荷的电压时,在考虑负荷节点电压损失对线损的影响的前提下,结合功率因素、负荷系数的影响对线损做出精确的计算。整个计算过程的关键要素在于电路非节点测量负电荷在迭代过程中的求取,而相应节点上的电量数据不做任何调整,从而使得非节点电量计算因不变因素而测算可变因素。

(五)配电网线损计算

在前推回代潮流算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求得各个时刻的非测量节点电量分布,在电量分布作为前提条件下,就可以计算出测量非节点上的电量消耗以及各个支路指尖的电量消耗。利用支路电量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功率损耗。根据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利用其结果,就可以计算出代表日各个时间点的功率损耗,从而计算出全月理论线损数据。

三、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配电网非完全测量同期线损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电路中的实时监测节点数据,对节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测算出非节点上的电量数据。方案依据监测数据来源将负荷节点分为量测节点、电量节点、容量节点,并详细给出了电量和容量节点的注入电流计算方法,在得到完整的近似实时数据后采用前推回代的潮流算法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该方案由于考虑了数据采集的同期问题,可以避免数据不同期带来的计算误差。应用该方案进行线损计算可为配电网运行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学森,肖光旭,李子韵.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工作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21):224-225.

[2]王兴华.基于台区极限线损的低压配电网降损规划决策探究[J].新型工业化,2018,(1):10.

猜你喜欢

配电网
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可视化技术在配电网故障抢修和管理中的应用
配电网故障恢复辅助决策技术分析及应用
浅析10kV配电网设备差异化运维策略
一流配电网建设的技术分析及研究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10kV配网运行事故及预防分析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浅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