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研究
2019-09-10何志梅马言海罗润张亮贺敏
何志梅 马言海 罗润 张亮 贺敏
摘 要: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安徽省为例,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机制。探索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并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耦合;灰色关联
一、引言
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里,全域旅游已然成了必然趋势;结构更优化的新型城镇化成为发展目标[1]。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在新型城鎮化的发展中,旅游业成为了一种新动力和特殊因素[2-3]。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必然收到城镇化的影响[4]。
Patrick Mullins最早提出了旅游城镇化(Tourism Urbanization)概念,奠定了旅游城镇化研究的基础[5]。后期,国外学者主要旅对游城镇化的模式、特征、类型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6]。而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以及动力机制等方面[7]。对于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耦合机制也进行了研究。彭邦文等基于系统耦合,采用信息熵权法,研究了云南省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8]。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正式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域旅游的通知,2014年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安徽省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近几年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
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基础上,以安徽省的16个市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研究,以期为安徽省全域旅游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
(一)全域旅游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
全域旅游,更加注重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全域旅游的发展推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同时,也为城镇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全域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全域旅游更加侧重区域的整体规划,强调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差距,扩大城镇范围,有利于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二)新型城镇化对全域旅游发展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加强调“人”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优化城市旅游资源。新城镇化的“新”城市理念对城市旅游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也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书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旅游客源人数的增加。
三、安徽省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由于全域旅游系统与新型城镇化系统两个系统都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动态平衡,根据选取指标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可获得性等原则,鉴于已有研究中的指标体系,分别构建了全域旅游系统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全域旅游系统指标体系包括了旅游业收入、旅游业规模和旅游业相关3个一级指标和国内旅游收入、星级饭店数等7个二级指标;新型城镇化系统指标体系包括了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城镇化、人居环境城镇化和科技创新城镇化5个一级指标,城镇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等21个二级指标。指标权值使用熵值赋权法进行计算,且将所有指标值的比重向右偏移一个单位,避免出现熵值为0的情况。
(二)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灰色关联分析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发对安徽省2008-2017年全域旅游系统和新型城镇化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测度。测得两个系统各内部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如表2。
根据统计结果表2可知:安徽省2008-2017年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自建的关联系数为0.8757,是所有关联系数中最高的,表现出非常紧密的关联程度。其中,城镇人口比重与全域旅游水平的关联系数为0.8552,排在第二位,说明城镇人口比重对于全域旅游水平具有相当的影响和作用。排在第三位的是每万人口中高等教育人数与旅游收入之间的关联系数,高达0.8225,表示高等教育水平所反映的人才市场情况影响着旅游业收入。其与旅游也相关的关联系数为0.8171,反映了高等教育水平对旅游业相关的影响较大。旅游业规模相较于其他两个二级指标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性更强。旅游产业收入相较其他二级指标,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系数最低,表明
关联性较弱。从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来看,除了新型城镇化与城镇人口比重两项指标的关联系数较高之外,排名靠前的是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和每万人口中高等教育人数。表明全域旅游的发展水平与两者的关系密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以安徽省为例对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影响安徽省全域旅游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星级饭店数,其次是批发零售企业从业人数,影响力最低的是接待旅游入境人数。第二,从新型城镇化角度来看,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是第三产业贡献率,其次是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和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最小。第三,从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出发,总体上两者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第四,两者的内部因子关联程度中,城镇人口比重与全域旅游关联程度最高。第五,每万人口中高等教育人数与旅游业收入以及旅游业相关的关联程度都比较高。第六,旅游业规模在全域旅游三个二级指标中,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程度最高,表明旅游业规模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
基于以上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在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安徽省应当努力将全域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充分结合,全面统筹两者协调发展,发挥两者的耦合协调作用。可以通过推进“旅游+”和“+旅游”等理念的落实,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提供动力。第二,使城市布局与旅游资源开发要相结合相适应,进行城市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开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开发城市资源时,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挥城市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效益最大化。第三,加强城市形象建设,树立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打造新型城市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的影响力。第四,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其中,由于第三产业贡献率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要重点发挥全域旅游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优势地位与作用。第五,重视高等教育,加强人才培养,为全域旅游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人才,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新越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9):1069-1076.
[2-3]庞笑笑等.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耦合研究—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3):130-134.
[4]陈艳等.城市对旅游的影响以及其反馈机制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014.
[5]Mullins P. 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1 ,15(3):326-342.
[6]Luchiari M, Serrano C.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in Brazil[J]. HSM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in Brazil:Rio 2002:10.
[7]陆林等.旅游城市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J].旅游学刊, 2005, 20(4):10-10.
[8]彭邦文等.基于系统耦合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6,25(2):103-104.
作者简介:
何志梅(1998—01月) 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
马言海(1996—12月) 男,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
罗润(1998年-07月),女,汉族,安徽桐城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
张亮(1997-09月)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
贺敏(1998-03月)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