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9-09-10郭沈亮
郭沈亮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被提上议程。在机械制造专业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够很好地消除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病,使人才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成为有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围绕“机械制造类专业现代化学徒制人才培养”展开讨论,从3个维度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推动机械制造类专业发展,为国家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机械制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社会对优质机械制造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众所周知,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艰巨使命。为了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的相关需求,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必须紧随时代发展,调整自身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1]。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很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仅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不仅耗费了宝贵的生产资源,还制约了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发展,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1 传统的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由学校完成学生全过程的教育,虽然学校教育也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但所谓的实践教育与理论教学没有多大差别,主要以在学校实训中心完成相关教学内容为主要途径。受时间限制,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专业实践内容相对较少,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贯通,加之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缺乏健全功能,部分实训教学甚至无法使学生接触到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这无疑会导致毕业生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脱节,进而影响学生后续发展。
1.1 学生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差
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其相应的岗位要求和标准,不同岗位的任务、责任、工作权限、具体指标要求不尽相同,而这些是学生在学校内无法学习甚至无法接触到的。加之传统的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在教育过程中未重视对学生进行工作岗位培训,学生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普遍较差。正因此,当学生进入岗位遭遇各种任务时,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的情况。还有些学生虽然适应了岗位,但是适应期相对较长,这使得学生开始质疑自身能力。在诸如此类挫折的影响下,学生难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容易出现频繁跳槽问题。
1.2 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差
传统的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利用实训中心进行实训教学。实训中心虽然能够模拟企业内部的工作环境,然而模拟的工作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机械零件的加工要求也不尽相同。学校实训零件加工相对简单,精密度要求相对较低。学校考虑学生的安全,机床速度较低,机械生产几乎不考虑生产效率。由于工作任务相对简单,学生普遍能够加工出质量较高的零件。然而在企业内部,零件种类繁多,不同的零件加工技术要求不相同,学生想要适应岗位要求,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各种零件、用最快的速度进行加工,这对于经验比较匮乏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1.3 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感差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逐步创建的具备特色的企业精神财富和非物质形态,是激发企业员工使命感,使之有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的宝贵财富。只有学生认同企业文化,热爱岗位工作,才能够很好地融入企业集体,才能在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教育并未重视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感,学生的生活工作状态比较自由散漫。在进入岗位后,很多学生难以适应严苛的工作要求,容易对工作企业产生抵触情绪,难以与其他同事顺利沟通,也很难融入工作团队[2]。
2 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应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2.1 贯彻校企联合办学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对此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近年来也依次开展了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等新型教学模式,部分高职院校甚至还聘请了企业导师在学校兼职,指导学生进行实战式教学。从成效来看,上述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方面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然而,此种教学模式未能使学生真正走出校园,学生未能进入社会,未能进入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所以从本质来看,上述教学模式与真正的校企联合办學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学校方面所能够提供的设备比较有限,然而实际操作的各种机床技能不尽相同,学校教科书上的实践操作往往存在较多的缺陷,很难发挥学生的真正才干,而学徒制人才培养以师傅教徒弟为途径,既能使学生了解真正的机械使用规范,又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弥补学校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2 调整高校的课程体系
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学校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之前都会前往相关用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以确保自身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虽然大部分学校的市场调研以年为单位进行,频率相对较高,但从实际角度看来,现代机械加工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工艺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以学校主动调研市场的方式调整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如果企业参与了学校办学,则能够将市场的人才需求及时传达给学校,学校方面的课程体系调整将会变得及时、有效,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必然会得到有效提高。
2.3 实现了学生的双重教育
学徒制人才培养与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教育的融合使得学生具备了双重身份,即职业院校学生身份以及企业员工身份。学生的培养由学校和企业交替完成,学校向学生传授机械制造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企业方面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专门化技术教育,经验丰富的师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经验。学生受学生身份和企业员工身份的双重约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操作运转模式、企业文化等,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3]。
3 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应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应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转变校企双方的思想,使得校企双方明确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的重大使命。其次,学校应该鼓励教育者及时转变教学方法,打破以教育者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最后,学校方面还应该重视师資队伍的建设,要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全面提高教育者的教学素质,使之满足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4]。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3.1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学校方面应该全面调研有合作关系企业的文化、规模、制度等,选择能长期且深度合作的企业单位,引入相关产教融合项目,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坚固校企合作关系。其次,学校应该邀请长期深度合作的企业单位,基于企业需求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要结合实际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提出要求,以便学生能够有较为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实践、逐步提高[5]。
3.2 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首先,学校方面应该打破现有的“学生入学、报到、编好班”的编制程序,在学生报到后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以及现代学徒制合作介绍,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与相应的合作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协议,再以协议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班并针对性培养。其次,学校方面应该从合作企业内部聘请具备丰富经验且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贯彻校企互聘共用制度,并利用此种方式使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大力推动校企共融,共同落实学生的培养方案。
3.3 构建具备弹性的学制和学分制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应该有与之配套的灵活的学制和学分制,要确保在不同企业培养的学生都能够完成相关的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弹性的学制和学分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余时间。学校方面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岗位工作,强化师徒交流学习,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岗位工作,进而适应工作要求。
3.4 校企共同制定新的考核标准
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确保学校方面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需要,校企双方均参与了学生的培养过程,因而需要共同制定考核标准,把控学生培养质量。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学校企业需要共同制定一份适应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培养考核评价标准,把好人才培养过程关以及人才毕业出师关,并将其作为参照,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学校毕业和企业聘用的双重标准[6]。
4 结语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向学生教授理论与技能,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引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如此学生才能够成为企业、社会认同的实用型人才。在机械制造类专业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既能够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还有利于双重教育推广、课程体系更新、校企合作办学规模扩大化,相关者应对之加以关注,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校方面应该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重视校企共同参与,还要积极构建弹性的学制和学分制并利用考核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只有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够有所保证,职教体系和就业体系得以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距离才能够真正缩短,也才能够打造出多方共赢格局。
[参考文献]
[1]卢小波.机械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6):101-102.
[2]彭 瑜.基于协同管理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工作难点分析—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7-8.
[3]雷 彪,关海英.“现代学徒制”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究[J].南方农机,2017(20):13.
[4]陈玲琳.现代学徒制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5):37-38.
[5]张洪波.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17(35):121,123.
[6]尹开勤,赵敏玲,殷淑芳.“师徒制”式机械制造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J].中国市场,2016(2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