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点”,精心“导”

2019-09-10王美凤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6期
关键词:随文教师应想象

王美凤

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内容的生发或语言表达形式的迁移开展的一种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读练结合,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那么,怎样才能依托文本,演绎随文练笔的精彩呢?

一、寻练笔点,让学生有“米”下锅

文本练笔点是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的关键。如何选定这个支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练在文本意无穷处,由“虚”到“实”

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文本都会给读者留下一些“空白”。 文本的空白点包括文中的省略处、概括处、暗含处、关键处。 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空白点练笔。在执教《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当所有的学生都在为宙斯的残忍而感到义愤填膺、对普罗米修斯的大无畏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时候,笔者巧妙地设计了随文练笔:这个时候,你的心里肯定涌动着一种情感,能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呢?学生写得很精彩,有写给宙斯的,有写给普罗米修斯的,个个深情满怀,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独特的感受。

2.练在文本情节动情处,由“表”及“里”

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点燃他们写作热情的是情感。当文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与学生的情感交融时,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就会消解,睿智的教师很善于捕捉文本的“动情点”,让学生在练笔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升华情感,达到了有效提升表达能力的目标。

3.练在文本插图想象处,由“同”到“异”

插图因形象、色彩等特点生动地再现着具体的事物,比起抽象的文字符号更能激发学生对现实情形的“再造”。在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富插图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幅插图发挥出带有个性色彩的想象,文本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学生在放飞思维的过程中得到了一次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

4.练在语言技巧迁移處,由“此”到“彼”

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创设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能让语言运用鲜活起来。如人教版三年级《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清新的儿童诗,为了让学生走近诗歌,喜欢诗歌,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节的样式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                             ,

她把                             ,

她把                             ,

她陪着                             ……

这样填空式的仿写,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又降低了模仿的难度。学生写出了多样的“小诗”,如: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小草往绿里涂,

她把蝴蝶变成了小仙子,

她把白云照得笑红了脸,

她陪着我茁壮地成长,

把快乐洒到了我的心窝上……

这样的课堂练笔将技能的学习运用活化。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将语言表达不断内化,精神生命不断得到新生。

5.练在文本拓展延伸处,由“内”到“外”

生活是课内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延伸点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脚处,拓展延伸点或关注作者写作背景, 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延伸到类似的现象。总之,拓展延伸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选择更多,思维更开阔。

二、练笔方式多样,让学生“炊”米成“饭”

“炊”米成“饭”,需要火和水,而多种方式练笔就是这道具。在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仿写于文本经典处——让学生“会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之处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能从文本中领悟到写作的技巧,从而达到“会写”的目的。

(1)仿写经典句。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精彩句式,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精彩句式进行仿写,学生在句子仿写中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2)仿写经典段。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文本中的经典语段时,还应紧扣这一语言学习的“训练点”,展开仿写。学生有了丰富的语感积累,再仿写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2.补写于文本空白处——让学生“能写”

文本空白能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导读者与之展开深入的对话。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也经常留下一些空白,教师要利用这些文本空白引导学生补写练笔。

3.改写教材文本——让学生“趣写”

改写是在学习原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改变文章的结构、叙述方法或体裁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通过这种体裁变式训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冗长拖沓为生动活泼,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依托文本,巧妙进行小练笔,树立写作意识,激发写作兴趣,创造抒写的自由氛围,使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实现“精神”和“语言”的共生,进入另一重佳境!

猜你喜欢

随文教师应想象
快乐的想象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