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在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9-10钟于霞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钟于霞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在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標本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制成病理组织大切片,常规HE染色,并检测其NSE、Syn、CgA等表达。观察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组织分型:组织分型:腺鳞癌20例(33.33%)、鳞癌18例(30.0%)、腺癌22例(36.67%);单一组织类型表现32例(53.33%)、2种及以上组织类型表现28例(46.67%);NE阳性者25例(41.67%)、CgA阳性14例(23.33%)、Syn阳性21例(35.0%)。60例标本中,异质性肿瘤比为63.33%(38/60)。结论:在肺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异质性是其重要特征,通过采用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进行检测,则能对其肿瘤组织类型进行全面观察,从而为病理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病理组织大切片;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3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6-104-02

在单一肿瘤中,不同肿瘤细胞存在的差异即为异质性,其是肿瘤的重要特征,存在于肿瘤发生以及发展的整个过程。而为了对肺癌异质性发生比例、临床特征等加以明确,本文特随机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标本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从而对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在肺癌组织类型诊断与观察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标本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术前80例患者均实施放疗或者化疗,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32-76岁,平均年龄为(57.8±5.1)岁。其中肺叶切除术者57例、全肺叶切除术者3例。

1.2方法

将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制成病理组织大切片,常规HE染色,并检测其NSE、Syn、CgA等表达。具体方法为:肺叶离体后,对肿瘤沿着气管树方向做最大直径切面,切面标本厚度约2-3mm,剩余标本实施病理常规检查。整个切面取出后,进行切片、脱水、石蜡包埋、伊红、苏木素染色等处理。然后对NSE、Syn、CgA等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参照卫生组织指定的有关胸膜、肺肿瘤组织学类型诊断标准,由经验丰富的临床病理学医师对标本的组织学类型进行观察以及病理诊断,而病理分期则按照UICC指定的肺癌TNM分期标准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分型:腺鳞癌20例、鳞癌18例、腺癌22例;单一组织类型表现32例、2种及以上组织类型表现28例;NE阳性者25例、CgA阳性14例、Syn阳性21例。60例标本中,异质性肿瘤比为63.33%(38/60)。临床不同分期的异质性肺癌情况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恶性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最高的即为肺癌,其属于常见恶性肿瘤。而针对此类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方法为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肺癌患者如果病理类型及分期相同,在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后,其生存期也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在于癌细胞中存在的细胞亚群具有较大差异,且其产生的生物学行为也有所不同,因此其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在肺癌中,其常见的几种组织学类型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等,其中组织分型最复杂的即为腺癌,且其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针对肺癌抑制性,临床上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而通过采用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进行试验,则能达到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已有研究表明,对于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的诊断结果,取材方法、样本大小等均存在一定影响,而支气管肺泡癌、腺鳞癌等,也存在一定影响,因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的研究中,组织分型:腺鳞癌20例(33.33%)、鳞癌18例(30.0%)、腺癌22例(36.67%);单一组织类型表现32例(53.33%)、2种及以上组织类型表现28例(46.67%);NE阳性者25例(41.67%)、CgA阳性14例(23.33%)、Syn阳性21例(35.0%)。60例标本中,异质性肿瘤比为63.33%(38/60)。因此可以看出,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在肺炎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在肺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异质性是其重要特征,通过采用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进行检测,则能对其肿瘤组织类型进行全面观察,从而为病理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常坤,杨晓群,王朝夫,甘华磊,郑爱华,杨珺,戴波,瞿元元,张海梁,施国海,朱耀,叶定伟.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大切片与常规切片的对比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2014,24(11):824-829.

[2]胡国梅. 病理组织大切片技术在肺癌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5,36(08):1575.

[3]俞新爽. TUSC3基因在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

[4]刘仁旺,刘京豪,李昕,李颖,赵青春,李作生,刘红雨,陈军. EGFR 19和21外显子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和预后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2014,17(11):804-811.

猜你喜欢

肺癌临床效果分析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分析:是谁要过节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回头潮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