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研究国际学术版图及热点可视化分析

2019-09-10王润珏王夕冉

国际传播 2019年6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一带一路

王润珏 王夕冉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3~2019年间“一带一路”相关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勾勒出当前国际学术界“一带一路”研究的主要研究力量分布、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围绕“一带一路”研究,国际学术界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及周边国家为主”和“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主”两个研究合作群体。其中,中国研究机构和研究者是最主要研究力量;研究路径和理论框架涉及金融、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能源科学等诸多不同学科。但总体来看,国际学术界的“一带一路”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呈现分散性特征,学术脉络、研究进路尚未形成;研究热点集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世界经贸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国际学术研究

“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公共产品,是一项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旨在实现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①自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紀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构想以来,“一带一路”建设成绩斐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中欧班列扩运、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成功打造、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举行,蒙内铁路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截至2019年4月30日,中国已经与131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8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本文尝试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呈现国际学术界有关“一带一路”研究的路径与概貌,厘清由不同国别和学科背景学者的研究成果所形成的研究热点、重点、知识结构和研究网络,并对当前“一带一路”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初步形成的学术话语体系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为中国建构“一带一路”理论体系,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学术话语权提供参考。

一、数据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Web of Science(美国科学引文,简称“WOS”)收录1万余种全球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期刊,是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平台。本文将WOS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选取WOS数据库系统中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A&HCI)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引文索引数据库(CPCI-SSH),以“‘Belt and Road’ OR ‘Silk Road’ OR ‘OBOR’”为主题,以一般论文(article)、会议论文(proceedings paper)、综述(review)为文献类型,对2013~2019年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19年7月14日),共计得到688篇文献。

(二)研究工具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与情报学院教授陈超美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计量特定领域的文献(集合),以绘制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的形式探寻出该领域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①本文以CiteSpace软件(版本5.4.R4)为研究工具,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国家/地区归属、期刊、机构、研究者分布情况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对全球“一带一路”研究的主要研究力量、描绘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总结热点议题进行解析。

在WOS数据库中,共检索获得688篇文献,导入软件去重之后得到645篇有效文献。本研究以去重之后的64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在软件内将时间切片(Time Slicing)设置为“From 2013 To 2019”,分割单位(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年,选择阈值(Selection Criteria)设置为Top50。

二、数据分析

(一)基础数据分析

1.研究概况

从发文时间和发文量上看(见图1),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初期(2013~2014年),数据库中没有检索到相关主题文献,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此阶段尚未由国际时政话题转化为国际学术话题。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此后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地区、组织持续增加,相关建设项目的影响逐步显现。反映在国际学术界的变化是“一带一路”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可见度显著增加。2015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篇,此后研究成果数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年均增速达50.76%,预计2019年度文献数量将达到392篇。①

2.主要国家/地区分布和合作情况

将节点类型设置为“Country”,裁剪方式设置为“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运行CiteSpace软件生成由26个节点、22根连线组成的网络密度为0.0677的国家/地区可视化图谱(见图2),进行聚类后,其Modularity Q 值为0.6374(Q>0.3表明社团结构显著②),网络聚类效果较好,Mean Silhouette 值为0.7143(S>0.5表明聚类合理,S>0.7表明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聚类结果可信度高。

如图2所示,国家/地区可视化图谱中,圆环大小代表相应国家/地区的发文量,圆环外层的厚度代表相应节点的中心性(CiteSpace软件中的“中心性”只指“中介中心性”),即该节点的重要程度。通过分析图谱,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研究者的发文量和中心性均位于26个发文学者来源国家/地区的首位;美国研究者的发文量居于第二位,但中心性极低;澳大利亚研究者的发文量和中心性均居前三位;韩国研究者的发文量不突出,但中心性较高。通过对发文量排名前10(含并列)的国家/地区进行排序(见表1),可见在当前的全球“一带一路”研究格局中,发文量与中心性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进一步分析国家/地区合作关系,图谱中两个国家/地区之间存在连线说明国家/地区之间存在合作情况,即不同国籍的作者合作发文,连线的粗细程度反映国家合作频率的高低。整体来看,26个节点只有22根连线,说明“一带一路”研究的跨国、跨地区的合作力度不大,以不同国家学者的分散、独立研究为主。具体来看,国家/地区合作关系可粗略划分为两大合作群: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包括英国、新加坡、巴基斯坦、比利时、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在内的研究合作群。该合作群发文量较高、中心性较强;二是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包括德国、加拿大、日本、波兰在内的研究合作群。该合作群的发文量、中心性都相对较低,在目前的“一带一路”研究中相对边缘。其中,韩国的学者与中国合作群和“美—澳”合作群均有合作关联。由此可见,中国研究者目前在全球“一带一路”研究中的主导性和主动权较为显著;中国周边国家和国际关系良好国家的学者与中国学者在“一带一路”研究上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基础,并初步成为影响力较大的学术合作群体。同时,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西方国家学者目前对“一带一路”的关注程度仍然有限。

3.期刊共被引分析

将节点类型设置为“Cited Journal”,裁剪方式设置为“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运行CiteSpace软件生成由143个节点、157根连线组成的网络密度为0.0155的期刊共被引图谱(见图3),进行聚类后,其Modularity Q值为0.8082,网络聚类效果较好,Mean Silhouette值为0.5759,聚类结果合理。

期刊共被引图谱显示,《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是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该期刊主要刊登有关中国经济及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第三世界季刊》(Third World Quarterly)是中心性最高(0.89)的期刊,是“一带一路”研究的相关期刊中重要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期刊。该期刊是涵盖非洲、拉丁美洲、中东、亚洲等新兴世界的发展问题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4. 主要研究机构分布

将节点类型设置为“Institution”,不进行任何裁剪,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到发文量排名前10(含并列)的研究机构,除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外,均为中国的研究机构。其中,浙江大学的发文量和中心性均排名第一,是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机构。该机构的文献集中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海陆物流网络的建设、区域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经济一体化这三个议题。

5.研究者分布

将节点类型分别设置为“Author”和“Cited Author”,均不进行任何裁剪,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到高产作者和高被引作者。其中,发文量最高的李太雨(PAUL TAEWOO LEE)是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港航物流与自由贸易岛研究中心教授,其研究方向为海运和物流、海事经济学和供应链管理,样本文献中他所发的7篇文章均在其研究方向内。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家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其研究的主攻方向为中美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二) 知识结构与研究热点

1.知识结构:文献共被引分析

将节点类型设置为“Reference”,裁剪方式设置为“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运行CiteSpace软件生成由123个节点、209根连线组成的网络密度为0.0279的文献共被引图谱(见图4),使用LLR算法进行聚类,并以主题词(Terms)为聚类标签命名,其Modularity Q 值为0.7497,网络聚类效果较好,Mean Silhouette值为0.6341,聚类结果合理。利用软件聚类信息输出功能,结合聚类具体信息补充聚类标签的中文翻译,绘制聚类信息汇总表(见表2)。

由图4和表2可知,“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共被引文献分为“亚投行”“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促进作用”“全球物流城市概念”“金融发展”“中欧贸易路线选择”“中国南海政策”这8个聚类,它们的Mean Silhouette值均大于0.5,因此这8个聚类是“一带一路”研究的主要内容,构成了该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

其中,最大的聚类为“#0亚投行”,这一聚类主要研究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以及亚投行在推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该聚类中影响力最大的两篇文献(Coverage值最大)是《特朗普是否会让中国再次崛起?“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秩序》和《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倡议(MSRI)和东南亚:工程中的中国“池塘”而非“湖泊”》。前者从话语分析的角度解读中国政府发布的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官方文件,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即“一带一路”的成功会促使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产生威胁。①后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目标、在东南亚地区实施的政治经济基础以及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②二者都认为亚投行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资金支持来源。

第二大聚类为“#1对外直接投资”,该聚类主要從世界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的状况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在该聚类中影响力最大的文献是《“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会减少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该文献主要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发投入的机制,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其机制产生的影响,即“一带一路”倡议没有有效提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反而在短期内起到抑制作用,导致研发投入减少,边际效应先增加后减小。通过进一步分析,该文献认为研发投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带一路”导致了企业海外收入的增加和资产回报率的降低。③

第三大聚类为“#2中国的‘一带一路’”,该聚类主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在中东、东南亚、菲律宾、北极(治理)等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建设进程及其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在该聚类中影响力最大的文献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的影响》(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mplications for the Middle East,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该文献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地区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和经济影响,认为中东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中国的能源安全密切相关,同时“一带一路”为中东地区提供了发展机会,但具有明显的地缘战略性,可能给该地区的国家带来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④在聚类“#0亚投行”中影响力较大的两篇文献同样出现在此聚类中。

在其他的聚类中,聚类“#3‘一带一路’倡议的促进作用”主要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贸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聚类“#4全球物流城市概念”的议题集中在海陆物流网络建设;聚类“#5金融发展”聚焦于全球范围内的区域金融发展,部分文献论述金融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聚类#3有文献重合;聚类“#6中欧贸易路线选择”主要从运输经济学、运输基础设施和投资评估、物流和运营模式等角度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物流和运输问题;聚类“#7中国南海政策”主要从区域治理和国际关系的角度阐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一带一路”所持的态度和立场。

对样本文献进行突现检测,发现一篇突现文献(在特定时间内被引频次激增),

即2015年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内涵,建设方向和任务,①引发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这说明重大政策对该议题的国际学术研究热度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

2.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

将节点类型设置为“Keyword”,裁剪方式设置为“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运行CiteSpace软件去掉“the belt and road”“OBOR”和“belt and road”等“一带一路”的直接译名,合并同义关键词,进行聚类操作后,生成由138个节点、172根连线组成的网络密度为0.082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5),其Modularity Q 值为0.7268,网络聚类效果较好,Mean Silhouette 值为0.6114,聚类结果合理。

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看出,中国、影响、模型、丝绸之路、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增长、贸易、政策、全球化、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研究领域出现频次最高的10个关键词,反映出经贸问题是当下国际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一带一路”研究热点议题。其中“中国”与“丝绸之路”“全球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共现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地实施引发国际学者关注中国的崛起和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影响”作为出现频次第二高的关键词反映出国际学者对“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经济影响、政治影响等问题的关注;“模型”与“经营管理”“供应链”“决策”等词的共现反映出国际学者偏好使用抽象思维对“一带一路”相关问题进行描绘、解释和预测;“对外直接投资”“贸易”“经济增长”三个高频词之间存在共现关系,说明经济领域是国际学术界研究“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对关键词进行突现监测,未发现任何突现词,这表明“一带一路”研究领域内尚未出现在特定时间内突然引发全球学者集中关注的议题。

三、研究结论与思考

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WOS数据库中2013~2019年期间“一带一路”的相关文献进行国家/地区分布、合作情况、期刊共被引、研究机构主要研究者分布情况、文献共被引情况和关键词共现情况等多维度的分析,本文勾勒出当前国际学术界“一带一路”研究的主要研究力量分布、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結论并引发思考。

第一,国际学术领域的“一带一路”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学者的研究意愿与研究热度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时间维度来看,2013~2014年,学术研究并未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同步展开,而是呈现观望态势。直至2015年中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框架、内容和合作机制得以明晰。随后,各国学者的研究意愿明显增加、逐年递增。 这一现象同时表明,国内外学者均对重大政策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度和较高的敏感度,也意味着重大政策或可成为“一带一路”由时政话题向学术话题转换的连接点。

第二,目前中国学者是“一带一路”研究成果产出的主力,且中心性明显,为中国把握“一带一路”理论体系建构的主动权和“一带一路”研究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从主要研究力量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是最主要研究力量,先发优势和影响力较为明显。综合已经发表研究成果学者的国别背景来看,围绕“一带一路”研究,国际学术界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及周边国家为主”和“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主”的两个研究合作群体。其中,前者当下的影响力相对较大,但两个群体中都还未出现中心性特别突出的权威学者。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检索到的文献作者中,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学者数量十分有限,随着国际学术界对“一带一路”问题关注度的提高,这些国家研究力量投入的增加,在“一带一路”研究中的影响力可能因其在全球学术体系中其他领域的影响力惯性而快速提升,从而改变当前的“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的国际格局。因此,中国学界有必要抓住当前的时间窗口期,提升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量,并通过积极的学术交流和跨国合作研究,构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研究合作体系,与各国学者一起,通过学术话语让国际社会理解这一世界性公共产品的内涵、特征与逻辑。

第三,“一带一路”研究呈现分散性的特征,研究脉络、理论框架尚未形成,学术理论体系的建构还需“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与多学科、多视角理论研究的持续探索。从对文献的知识结构分析显示,“一带一路”研究涉及政治博弈、区域发展、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数十个不同的切入视角;研究路径和理论框架涉及金融、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学等诸多不同学科。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以针对某一话题的解释性研究居多,缺乏就同一议题进行的持续性纵深研究,也鲜见学者之间的观点对话或交锋。这就使得“一带一路”研究整体呈现出零散、分散的状态,创新性、建构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学术脉络、研究进路尚未形成。

中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國,中国学者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某一具体领域、国别/地区和项目开展跟踪性深入研究方面有着其他国家学者难以比拟的“接近性”优势。因此,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推进部门和各级研究基金在进行“一带一路”主题的项目规划时,可着重考虑加强对国际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议题和区域国别研究的支持;还可尝试引入滚动支持的方式,鼓励针对特定议题的长期跟踪和持续性研究,以加强中国“一带一路”研究的系统性,促进学术脉络的逐步清晰化。另一方面,因“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①发展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一带一路”的学术研究呈现出理论基础丰富、学科背景多元的特征。这就意味着“一带一路”理论体系的建设必然需要通过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方式实现。从长期来看,探索中国跨机构、跨学科的优秀研究力量之间的合作研究机制、鼓励产出交叉研究成果,是提升中国“一带一路”研究能力的必要途径。

(责任编辑:江璐)

作者简介:王润珏,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夕冉,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媒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号:18JJD860002),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学科)(项目号:GJ19013501)。

① 新华网:《庹震:“一带一路”旨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7/c_129721881.htm。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一带一路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