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备课之我见
2019-09-10陈海霞
陈海霞
摘 要:新课改、新高考,催生了一批有一批探索新课堂教学的老师,然而真正好的教学无外乎“有效”二字,当然此有效并非传统的分高,而是对学生、对教师、对考试、对成长、对未来的效用,而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则从开始教学的准备中必须有所“盈”,才能使学生有所“得”,假若没有弱水三千,又何来只取一瓢?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学生、生活等多方面的准备,才能有一节课的成功,才能有长期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备课;备教师;备学生;备目标;备生活
谈到备课,所有的老师都不陌生,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等等,都是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其沿用的方法和流程。学校以及教师,都十分重视备课这一环节,这是因为:备课是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的效果,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犹如先行之粮草,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才有机会上好一堂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即使走馬行灯,浪费资源的行为。
今天,我将从一个普通教师的身份对自己以及同行平时备课中经常忽略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一、备教师
教师在课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无论是教材,教法,还是学生、学法都是教师在备。如果教师连对自己都是一知半解,那么备课自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达到理想的有效性,其概率是显而易见的。
这里我所讲的备教师自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教师必须了解自身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具体表现在:
首先,对自己知识储备情况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的教学实际中,存在自己清楚但却讲不出来老师,但绝对不会有自己一知半解却讲的清晰明了的老师,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坚持要达到“备好课”而不是“备了课”的原则。在高中《生活与哲学》的第九课第一框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矛盾与矛盾之间角度来看问题的,而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则是从矛盾内部诸要素来分析问题的,在深入分析和解析教材与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对教材和知识的透彻认识是教学效果个充分而有力的保障。
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如若不是,那就需要及时的去搜集资料,及时储备,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还必须清楚自的能力与素养。这对我们选择教法、学法以及课堂活动的实际是至关重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或自然,或幽默,或激昂,不同的风格适用合适的教法与学法则可事半功倍,而且,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充分估量活动所带来的结果,以及活动气氛的热烈程度自己的预算能力范围之内,太过热烈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或太过冷淡,没有达到预想目标都是无效的环节,因此充分的了解自己则可大大的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
二、备学生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原理
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和重要参与者。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也阐述了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的“助产术”,这些前卫而又古老的教育思想都强调对学生自身的发掘,其前提条件都建立在学生自身的基础上。作为老师,为使自己的课堂真实有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有着充分的认识,才能科学的确定教学起点、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的开展课堂活动、高效的展开课堂检测,在长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总结预测学生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为更深入的教学提前储备。简言之,为一节课,教师需要需要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起点、教学深度、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学生是身心条件、智力成长的可能性、学生个人天赋条件等主客观条件,都是教师备课需要考量的因素。一堂能够落到实处的课程,必须是从学生自身条件出发而量身定制的,因为学生的实际在不断变化,教师的备课也必然是不断调整和发展的。
三、备生活
基于,我们政治课程的学科特色,我们认为,要达到备课的有效性,还必须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到通力协作,做到备生活。
政治教学都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可以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中寻找到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前面所说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非常空洞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中美贸易冲突这一时政热点作为突破口解读中美贸易的矛盾冲突,以及冲突中的中美经济的相互联系,并且伴随着矛盾的解决,中美经济必将或破或立,走向新的台阶。意识的特点同样抽象空洞,我从学生参加运动比赛时的不同心理状态去突破意识的目的性、自主选择性、主动创造性,就非常有认同感和亲和力。因为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活动,还是个人层面的生活,都是哲学教学活的素材,教师应该走出书本,走向生活,回归知识的本原,深入所谓的“生本教学”。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拥有全面而充分的准备,且这种准备具有发展性和持续性。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应对课堂和知识,更要学会应对发展着的学生,学会应对课堂与学习中的变化,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教育机智,随机应变,走出课堂“围城”,并且记录自己的体会与反思,进行补充备课,记录下此时的经验与教训,为改进以后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帮助,实现“教师”向“能师”乃至“人师”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