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梯度式创客教育课程建设

2019-09-10潘福金张凤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9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潘福金 张凤英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时代的背景下,创客教育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创客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优化当前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易到难的梯度式的创客课程,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本地区的农村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创客教育;创客课程

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下,“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体现在观念、内容、形式、评价、体现等。“互联网+”教育产生了微课、慕课、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推动了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的公平。

一、创客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纷纷组织开展创客教育。如广州白云中学、浙江温州中学和深圳中学在开展创客教育。但是,目前针对中学的创客课程较多,针对小学的非常少;创客课程在城市学校实施较多,而农村小学则非常少,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适合农村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有些学校虽然开展创客教育,但是教学内容竞赛化,只讲授比赛的项目或者只是培训参加创客比赛的高年级学生,而不是有梯度地开展课程教学。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建议,结合本地区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优化当前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梯度式的创客课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梯度式创客教育课程

创客课程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从基础性类课程到拓展性课程到创新类课程,从实践性向创新性发展,实现梯度式发展,将“学”“做”“创”贯穿创客教育中。

1.理论基础

体验式学习认为学习者经历“体验-反思-概念化-实践”的过程,然后进行反思、概括、讨论与评价,最终产生新的认识、情感或行动。建构主义学习认为学习者是主体,需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建造主义学习认为学习者需要积极主动参与物品的创造的过程,将自己的想法在作品中具体实现。

2.课程目标

创客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客教育融合了数学、信息技术、物理、美术、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具体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创客知识,理解创客的技术原理,逐渐热爱创客课程的学习。

3.课程体系

笔者在农村小学任教,研究创客教育,下图1是笔者在本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梯度式课程建设体系,由易到难。基础类课程面向一二年级,拓展类课程面向三四年级,创新类课程面向五六年级。在开展创客教学的课程教学中,按照图1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创意搭建》和《3D打印笔》,二年级的学生学习《Scratch编程》和《创意机器人》,三年级的学生学习《3D打印》和《思维导图》,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机器人》和《Arduino编程》,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创新思维》和《智能家居》,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每一节课包括头脑风暴、设计、作品实现、调试、分享交流。

一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比较弱。开展《创意搭建》和《3D打印笔》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从他们熟悉的桥、房子、汽车、花、树叶等物体出发,引导学生设计有创意的桥、房子等。

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二年级开展《Scratch編程》和《创意机器人》课程。Scratch是图形化编程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在教学Scratch的时候,以游戏为主,鼓励学生设计成独特的游戏。在《创意机器人》中,则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传感器和电子零件,拼装成创意机器人。

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因此,在三年级开展《3D打印》和《思维导图》课程。在教学《3D打印》中,引导学生了解3D打印的原理,然后利用3D-One软件设计物体,并且打印出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信息素养。在教学《思维导图》中,学生根据MindManger软件,实现主题式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创客教育的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因此,在四年级开展《机器人》和《Arduino编程》课程。《机器人》是二年级的《机器人》课程的高级版,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程序、编写程序,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小功能,并且进行外观设计。在教学《Arduino编程》中,引导学生利用Arduino开发板,结合传感器和身边的材料,进行创意设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创客教育的基础。因此,五年级开展《创新思维》和《智能家居》课程。在教学《创新思维》中,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头脑风暴,发散自己的思维,然后根据自己的创意想法和所学的技术知识制作一个作品。在教学《智能家居》课程中,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家居产品的优缺点进行改装设计,并且制作成品。

六年级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扎实。因此,六年级开展《智能医疗》和《智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优化我们的生活。在教学《智能医疗》课程中,学生根据医疗系统的不足进行创意改装设计,并且制作成能够帮助医生、护士、病人的产品。在教学《智能教育》课程中,学生根据传统教具学具等物体的缺点进行改装设计,并且制作成品,满足需要,实用化。

整个创客课程,就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真正地实现做中学。

图1:创客教育课程

4.教学策略

一般的学科课程教学采用情景导入-探究新知-拓展延伸-总结的教学策略,而互联网+的创客教育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因此,创客教育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具体的教学模式为:微课——自学——论坛讨论—模拟操作—讨论—成果分享评价,或者是情境导入——头脑风暴——设计——制作——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评价。创作是创客课程学习的核心,在制作的时候,坚持精简短小的原则,对于一些复杂的项目则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外进行。

5.课程资源

创客教育的课程资源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的资源分布在创客课程管理系统、微信群和QQ群上。教师在创客课程管理系统上,上传微课、编程软件、创客作品案例、课例给学生观看。学生可通过观看老师提供的微课进行预习或者课后,通过系统的资源进行拓展延伸,巩固学习。创客教师团队广思集益,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案例上传到创客云,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共享。线下的资源,包括教师、同学以及创客室的各种器材,如开源硬件、创意搭建器材、3D打印机、3D打印笔。

6.课程评价

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是纸笔考试,可以衡量学生学习知识的程度,但是却很难衡量学习者的创新型、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等。创客课程的评价多元化,并不像传统课程的评价那么单一,强调评价数据全面化。创客课程评价的内容是成果+表现,综合评价团队的创作成果和日常参与活动表现。作品评价的指标多维度,包括创新创意、作品设计、结构功能、美观实用。比如在评价3D打印作品时,可以根据表1进行评价。创客课程的评价,目的是诊断、预测每个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和对课程的提升。

表1:学生打印3D作品评价量表

三、结语

创客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创客课程建设对学校推动创客教育具体指引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建设创客课程,各学校应该依托自身的环境、条件,适当调整创客课程,寻找最佳的创客教育。

[本文为广州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农村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ZCYJ18118)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福荫.“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R].广州:2014.

[2]陈宇.小学创客教育的课程开发问题[J].信息与电脑,2017(19):239-240.

[3]李文君.体验式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2(4):83-89.

[4]刘晖.基于项目的中小学创客课程开发与实施[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4):20-33.

[5]陈刚.石晋阳[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11-17.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