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肺复苏竞赛对急救技术普及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9-10王永强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竞赛对急救技术普及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急救工作中开展心肺复苏竞赛(观察组),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急救工作中未开展心肺复苏竞赛(对照组),对比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考核标准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对照组考核评分低于观察组(P<0.005);两组比对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05)结论:在心肺复苏竞赛开展后,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以及工作效率,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心肺复苏竞赛;急救技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3-0056-01

前言:

心肺复苏(CUP)是针对心脏脉搏骤停的危急病症患者的有效急救措施,是提高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关键。而心肺复苏的急救就是与时间赛跑,CUP在4分钟内实行,患者抢救有50%的成功率;而6分钟内实施,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只有4%[1]。因此,对CUP的急救技术普及应严格重视。本研究针对心肺复苏竞赛对急救技术普及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急诊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共64名,男35例,女29例,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为32.0±2.5岁。

分组情况:我院自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急救工作中开展心肺复苏竞赛(观察组),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急救工作中未开展心肺复苏竞赛(对照组)。

1.2方法

对照组为未开展心肺复苏竞赛;

观察组为开展心肺复苏竞赛;(1)准备标准。外表整洁,准备好出诊箱(急救药物、血压计、听诊器等)、气管插管箱(呼吸气囊、气管导管等)以及除颤监护仪;(2)徒手心肺复苏。轻拍患者肩部,判断是否意识丧失;探测患者颈动脉判断有无脉搏;清除患者口子异物以及口腔分泌物;进行口对口或应用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在两乳头的连线的中间,将左手置于上方,紧贴患者的胸部,右手与左手重叠,左手的五个指全部翘起,保持双臂伸直,用全身的力量按压。(3)电击除颤。连接心电监护仪示波室颤,对患者进行除颤;(4)静脉通路,核对药剂质量,进行输液建立通路;(5)肾上腺素治疗。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考核标准评分[2]。依据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基本内容,制定考核评分标准,分别为准备标准、徒手心肺复苏、电击除颤、静脉建立通路以及肾上腺素应用,每项数据为20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考核评分越高。

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由我院自制护理满意评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问卷为不记名评价,两组总满意度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SPSS20.0统计学系统软件对数据处理分析,以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采取x检验。以平均值±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差异为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考核标准评分

对照组考核评分低于观察组(P<0.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见表2

3讨论

心脏脉搏一旦骤停,如果不能及时的得到抢救复苏,那么4~5分钟后,将造成患者脑部以及身体重要器官的严重损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心脏脉搏骤停时,应立即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措施,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3]。所以积极普及急救技术,防止医生不在时,也可以有效的为患者争取急救时间。针对没有普及急救知识来说,在遇到患者心脏脉搏骤停的突發事件时,无法及时作出有效的急救措施。而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以及操作知识的急救技术普及,为患者争取了急救的时间,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本次实验表明,对照组为未开展心肺复苏竞赛,观察组为开展心肺复苏竞赛。通过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对照组考核标准评分低于观察组(P<0.005)。在没有开展心肺复苏的竞赛时,部分医务工作人员虽然知道理论知识,但操作经验不足,若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手忙脚乱,不利于对患者进行急救。而竞赛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医务工作人员的急救技术,大面积的普及了急救知识与技术,从而提高了患者救助成功的机率,对临床价值极高。

总之心肺复苏竞赛数据表明,积极组织心肺复苏竞赛,可以有效的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急救技术,在遇到患者心脏脉搏骤停时,可以及时救助,为患者争取了有效的急救时间,对于急救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并促进了医务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保障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可以有效的把握,从而提高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4]。同时,有益于在护理服务上提升质量,开展心脏复苏竞赛后,患者对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满意度有显著提升。因此,肺复苏竞赛对急救技术普及的临床效果有较高的价值,有效的提高了急救技术的普及发范围。

参考文献

[1]胡远扬, 洪建芳, 李曲颖,等. 泉州市急救技能竞赛心肺复苏项目失分点分析与对策研究[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 6(4):190-193.

[2]李晓燕. 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竞赛时间精准性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1):107-109.

[3]王涛,秦俭,王长远.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7):673-675.

[4]李静林, 刘浩, 肖力屏,等. 云南省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心肺复苏行为习惯调查[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 13(3):240-241.

作者简介:

王永强,男,1985年5月14,汉族;甘肃庆阳市环县,住院医师,本科,环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心肺复苏普及,通讯地址:甘肃省庆阳市环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邮编:745700;

(环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 甘肃 庆阳 745700)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