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身动带动语言发展三步走
2019-09-10谢倩
谢倩
摘 要:现在的班级里,不难发现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你不难发现:提问时,总有人举起又放下;聊天时,总有人欲言又止;游戏时,总有人只做不说。近几年来,幼儿园不仅为孩子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还需要老师对孩子心理环境的建设,本文就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阐述人对语言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说的顾虑,达成想说会说勇敢说喜欢说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会说;喜欢说;勇敢说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丰富多彩的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和兴趣,使幼儿想说、喜欢说、勇敢说,结合我园的绘本阅读特色,作了如下尝试。
(一)多樣渗透,引导孩子学会说。
办公室电话响了,“老师有电话!”“这样吧!你去接。”“你问问找谁?有什么事情?”我对她说。“她找缪老师。”顾妹妹回头看看我。“缪老师在不在?”顾妹妹摇摇头。“那你就说缪老师不在,让她晚一点打电话来。”妹妹半天她都不出来,我问:“你好了吗?”“好了。”“那就挂好电话回来吧!”我相信她不是第一次接电话,但是不知道怎么应对。于是,我找来了绘本《打电话》。
1.读一读学一学。
电话铃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学习兴趣就马上被调动以来。让孩子们猜一猜这是谁打电话时,给孩子提供了动口说一说的机会。模仿了家长们在家中打电话的口气,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小熊图片,用小熊的声音和孩子们说话。集体教学活动为幼儿理解什么是“大家”、“共同”、“一起”这些概念。
2.说一说想一想。
电话铃响后,如遇特殊情况晚接了,小朋友们要记得在电话接起后向对方表示歉意哦。接听电话后首先要向对方问好,打电话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保持礼貌。一旦接听了电话,我们就应该放下手边正在做的事情,认真听别人说话。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又碰到陌生人打电话来找他们,我们可以请对方留言,等爸爸妈妈回来后马上转告。大声吼叫是不礼貌的。
3.玩一玩唱一唱。
在歌唱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用耳朵倾听音乐,而且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幼儿尽可能地用他们能够自如运用的表演方式参与到歌唱活动中,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或体验,使幼儿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全方位地获得多种感受和体验。
(二)多元结合,教会孩子勇敢说。
活动时,总有人躲在角落,这就是孩子们心里的胆小鬼出场了。怎样让每一个住在心里的胆小鬼变得真的胆小,再也不出来呢?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发现了这样的诀窍。
1.故事——害怕的事情勇敢说出来。
当我问到:“孩子们,你们有害怕的事情吗?”漫长的一分钟,居然没有一个孩子举手回答我,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胆小鬼。通过《花袜子小乌鸦之全都会害怕》故事里的花袜子嘲笑别人是胆小鬼,利用别人胆小的弱点玩游戏。孩子们知道要勇敢说出自己的害怕别人才能帮助你,于是我再次问:“你们有害怕的东西吗?”
“我害怕鳄鱼。”诚诚说。“你害怕的是一种凶恶的动物,我也害怕。”我摸摸他的头。“老师,我害怕鬼。”小姜小声地说。“我也怕!我也怕!”一群声音从小小的变成大大的。故事,拉近了孩子和主角的距离,说出害怕并不是那么难。
2.歌曲——害怕的事情趣味现出来。
鬼和妖怪,怎么说才能让孩子们不害怕。就让我们利用小时候的童谣,一起和孩子说一说捉鬼的事情,大概就不会害怕了吧。“巧了,有个小朋友叫东东,他也怕鬼,半夜,他的爷爷还带着他捉鬼呢?”“啊!哈哈哈”小朋友不约而同的笑了。
当说到四个脑袋三条腿的时候,孩子们有点拘谨,在我们的认识中,妖怪没有具像,人人都有害怕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害怕的东西说成妖怪。可是当我们唱到带个东东去抓鬼的时候,孩子们都笑了,鬼还能被人抓住,这鬼应该不是很厉害。最后揭秘“一下碰到衣服架,帽子掉了一大堆。”孩子们恍然大悟,歌曲,解开了妖怪的真面目。
3.游戏——害怕的事情开心演出来。
于是,乘着久违的阳光,我们来到了操场,进行妖怪大比拼。我们先让自己的有影子变得可怕,伸出“爪子”,弯曲“腿”,弓起身,变出的妖怪是什么样子的。看看这一整排的人组成了巨型妖怪,“老师,加上表情更可怕了。”露出了牙齿,皱起的鼻梁,凶恶的眼镜,真的让人毛骨悚然。游戏,让我们变成了妖怪,谁也不再害怕。每一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胆小鬼,我们也要在孩子的心里藏一个勇敢的战士,勇敢说勇敢做,勇敢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趣读绘本,吸引幼儿喜欢说。
相反是一个有趣的概念,运动时,孩子会说“我跑得快他跑得慢”。排队时,孩子会说:“我排在前面,他在后面”。我们说:“多吃饭长得高、力气大”,孩子会说:“不吃饭长得矮、力气小”。绘本《棒棒天使》正是一个描述相反的有趣故事,引领孩子进入精彩的相反词的世界,帮助孩子理解相反的概念,感受相反的概念出现在故事里出现的幽默情境。激起孩子对故事的关注,产生自主读自主说的兴趣。
1.教师引孩子接,共同合作乐趣多。
绘本像一部电影,她所包含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教师是幼儿的引导者和讨论者,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钻研教材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在《棒棒天使》这本书中,从胖天使和瘦天使的相处情境中,有一种萌发孩子看图说话的能力,让人感觉要参与讲述的热情,也会让孩子情不自禁的参与讲述。
2.教师问孩子答,共同阅读发现多。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所以教师的提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的设疑是有效进行绘本阅读活动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提出有效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为有效的阅读服务。
3.教师引孩子演,引导幼儿自主演。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变成棒棒天使、胖胖天使,尝试自己说、自己演、自己讲绘本,讲绘本活动推向高潮。每一本绘本的特色都不一样,教师应根据绘本的不同特色,尝试和孩子一起走近绘本,让绘本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阅读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好习惯,由读引说,让对话成为一种习惯,不仅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主要的是让孩子在集体中消除紧张感,利用游戏、阅读、表演等活动,丰富幼儿说的机会,提供幼儿说的环境,让沟通成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