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09-10李庆红
李庆红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与阅读经验,但阅读基础仍然相对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的培养,以此为出发点提高其各方面能力,口语能力、写作能力等,促进其全面良好的发展。本文则从阅读教学出发,就如何提高小学生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一、设计前置作业,明确阅读目标
预习属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大多具有随意性。例如,知识简单要求学生课后自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生词生字,而且后期不会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尽管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但其学习经历与生活阅历毕竟有限,也习惯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很少采取其它更具有灵活性的方式进行预习阅读,容易消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热情,阅读质量也不够理想,许多学生反复读完课文之后仍不了解课文内容与主旨。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预习的质量与效果,教师必须要设计一些具有前置性的作业,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预习,从而不断地提高其课前预习与阅读能力,保证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例如,即将学习到《晏子使楚》一文时,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前置性的作业,通过作业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与目的性,具体作业内容如下“在这篇课文中,晏子受到了楚王侮辱的次数为多少?楚王分别通过何种方式来对晏子进行侮辱?晏子受到侮辱以后是如何不动声色地进行反击?”这些问题均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与主题,学生在课前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问题有针对地去了解、掌握文章内容,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至于将所有的时间浪费在细枝末节上,从而尽快把握学习重难点。由此可见,通过设计前置性作业来明确阅读目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缩短预习的时间,还能提高阅读的整体效果,语文教师应积极将前置性作业与课前预习进行结合,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有方向地进行阅读,从而尽快了解内容、把握重点、领会主旨,不断地提高其阅读能力。
二、丰富教学方式,提高阅读兴趣
俗语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要从兴趣出发,通过兴趣来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此激发其阅读潜力、提高其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采取的阅读方式有很多种,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引趣入境
引趣入境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情境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情感体验,让其能不由自主走进课文情境当中,并从中习得知识、收获感悟。值得注意的是,引趣入境教学必须要借助多媒体或相关教学道具方能得到良好的实现。例如,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由于许多学生并未见过草原,无法感受到作者看到草原时激动澎湃的心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与草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草原的一望无际、辽阔苍茫。教师还可以配上相应的音乐歌曲,让学生能主动走进创设的情境当中,在情境中学习知识、理解课文,甚至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从而不断地提高阅读的兴趣与效果。
2.设疑激趣
疑问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来诱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学习《松鼠和松果》一文时,教师先不急于讲解课文内容,而是通过多媒体来图片展示松鼠的样子与松果的形状,并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作者会如何对二者进行描写?学生则会根据问题来展开思考与联想,并意识到松果就是松鼠的食物,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教师继续进行引导“如果没有松果了,松鼠会怎么样?”学生表示“如果没有松果,那么松鼠就活不下去了。”此时,教师便可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松鼠如何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松果。
三、重视阅读技巧,增强阅读能力
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基础不够扎实,具体表现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开展高效阅读,阅读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态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效率,并主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从而让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尽快把握文章的主题与中心,以此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1.紧扣思路
没有思路的阅读就像是一盘散沙,學生即便花费再长的时间,也难以完全把握文章内容。因此,读者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全了解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必须要先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根据思路来展开阅读,从而尽快了解文章的主题与内容。例如,学习《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应让其先找到文章的思路与重点,首先,教师从题目出发来确定文章的思路与重点,即“飞”“夺”,随后便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思路来展开阅读,从而尽快完成阅读任务。
2.抓住核心词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核心词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核心词来把握作者情感以及主人公的品质与性格,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阅读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去寻找、掌握文章的核心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中有许多与数量有关的词语,如“一盏”“一张”“一个”“一小碟”等,这些词语看似毫不起眼,但却反映了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工作与生活态度,进而体现了周总理一心为民、无私伟大的情怀与精神。
四、课外阅读指导,开阔学生视野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而且培养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之余也可以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例如,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或文章,帮助其不断开拓视野、丰富见识,从而不断地夯实其阅读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为学生推荐书籍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与兴趣,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基础,并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其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学生每个星期阅读一本书或几篇文章,并于每周一的读书交流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阅读感受,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教师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制定一些奖励标准,对于在交流会上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一颗糖、一支笔等,让学生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中开拓视野、丰富见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是现代学生所必须要具备的一项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教学条件、学生兴趣以及教学内容等制定合理的阅读教学策略,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巢湖市人民路小学(2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