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2019-09-10蒲宝珍
蒲宝珍
【摘 要】“互联网+”已成为新时代的热点,微课在当今教育中也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受到教育人士的大力追捧。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将互“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与微课充分结合,增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疑问越来越成为专家和教师们探讨的主要课题。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微课的特征、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具体案例在教学中的使用情況,简单介绍“互联网+”时代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我对微课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资源整合;微课资源库
一、微课实施的必要性
我校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实行“三环六步”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弊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一些学困生即D层学生得不到优等生A层学生的及时帮助,因此学习兴趣低落,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而学习型微课的开发能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为学生提供易用、易得、适用、实用的学习资源。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 而“导学案、黑板+粉笔”的“套餐”在高效课堂的发展中出现了瓶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这种“套餐”所制约的课堂效率,是一种有意义的实践探索。若学生能通过微课学习知识点,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讨论、实验、答疑,这种“翻转课堂”的尝试也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意识。
微课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可视化、碎片化、结构化与非线性等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互联网+”的本质是碎片与重构,这就使微课成为新型课堂的必要补充手段。
二、微课特点
1.短小精悍。微课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2.主旨明确。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课本知识点的主次不能良好地区分,重难点模糊,需要教师的提醒和监督。微课主题明确,去除了传统课堂的冗余拖沓。其内容单一,学生印象深刻,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3.使用便携。微课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也可应用于课堂外,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电脑、iPad和手机随时点播课程进行学习,方便回看和重播。这种移动式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和思维较慢学生的发展和学习。
三、中学英语课程微课使用理论依据
微课(翻转课堂)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从中衍生出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方式使用微课的目的是使教与学方式能够引发学生高级思维活动,其理论基础来自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四、微课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从实质上改变了教学中固有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微课让这一模式成为可能,它可以放在教学中的任一环节,预习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等模块都能用微课轻松解决。
本节以九年级上册Module 8 unit2微课构建及使用策略为例,讲解微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课前预习主动构建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刘翔成长为奥运跨栏冠军的经历以及他作为奥运英雄的生活,让学生感知文中一般过去时,并学习一些新的单词和短语。对基本单词和语法充分认识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微课的讲解步骤练习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练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是微课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可以多次调取资源进行探讨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过程;2.课后巩固积极探索知识模块。课后微课资源及学生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地方二次制作成微课发放至学生微信学习交流群,并用生活中学生随处可见的现象举例。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取之于生活,并回归生活,让教学具备了“小微课,大课堂,高智慧”的标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探究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五、微课教学应用的经验与反思
1.扩大微课可用范围,实现知识的有效融合。微课在教和学中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教师热衷于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微课的设计和评选上,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微课并不是适用于每一节课。所以,在微课设计时要明确课程类型,挖掘小、细、易忽略、易混淆的知识点设计微课,深入细化微课,让一节微课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科进行设计。巧妙地实现学科之间有效融合,便于知识的融会贯通;2.构建微课资源库,实现微课资源共享。近年来,微课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出现在各种学习资源网站中,教师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制作、下载微课。当然,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微课及微课学习档案和本校教师的微课资源汇总,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微课资源,创建校园微资源库,实现微课资源的共享,促进校园资源的整合和发展。
六、结语
信息时代,微课俨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新宠”,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微课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微课真正带进我们的课堂,又能适时带出课堂?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需要教师们切实应用到教学中,并不断改变及完善。
注:本文为天津市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微课在初中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KT-〔102〕-gh-1808)。
参考文献:
[1]李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研究[D].聊城大学,2009.
(责任编辑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