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白之美 少即是多

2019-09-10孙思琦

锦绣·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留白舞蹈

孙思琦

摘 要:留白,源自中国画传统技法,是建立在艺术想象上的创造性表达形式。在舞蹈创作中,编导可在编创作品时引入“留白”的创作手法来缓解现如今舞蹈作品内容堆砌严重的情况。作者在观摩少儿舞蹈比赛中得到启迪,从舞蹈创作角度出发,通过对空间、舞蹈语汇、音乐等板块的分析,论证留白之美、少即是多的概念。

关键词:舞蹈;编创;留白

留白,这一词最早出自于中国画,是一种非常讲究布局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是指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留下的空白,这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不仅展现了作品的意境更加提升了其审美价值。“墨分五彩,计白当黑”,懂的留白,方寸之间尽显天地之宽,由于艺术间的共通性,使得留白这种艺术手法在舞蹈中也非常适用,舞蹈的“留白”往往比盲目的“丰富”更引人遐想。

2019年4月17-18日在北京的未来剧院举行了“北京市第二十二届学生艺术节暨2019年海淀区学生艺术节群舞展演”,此次海淀区共有75个小学组节目参演,作品的精彩程度让人感叹不已。台上的孩子们训练有素,极强的表现力冲击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尽管如此,我们从中还是不难发现现阶段少儿舞蹈编创暴露出的问题,下面将以过多内容无意义的堆砌作为本文章的关注点并展开分析。

在空间中留白,营造和谐之美

“留白”受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在创作时主要从构图等方面出发,为了在含蓄与深刻的基础上体现出作品的整体性,在构图中势必要减少冗余的画面的出现。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见超过半数以上的作品选用了当代舞的风格来表现,也有少部分学校选取了民族民间舞与古典舞的风格。从演出成果看,不论是高年级组还是低年级组的作品,不论是何种风格的作品都存在着过度使用空间的问题,造成了一种堆砌感,长时间保持一定频率的构图变换再加上从头至尾“一刻不停”的的调度,在精彩之余带来视觉疲劳,视觉上的过于饱满也导致审美不高级。在比赛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编导有种用力过猛之势,可以感受到编导们非常想将自己全部的编创想法逐一实现,可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起出现就会显得局促拥挤,唐兴聪曾在其著作《中国传统绘画空间中的留白》中说到艺术并不是意味着效仿或者照搬而是要重新进行创造,而艺术的再创造其中的一个体现就是运用留白这一手法,对于是否产生完美的画面至关重要。这一句话也非常适用于舞蹈编创,面对如今这种“铺天盖地”使用空间的情况,一味将“有用”的内容拿来主义早已不被认可,我们是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通过恰当的留白,来营造和谐的美感,我们知道和谐是一种抽象的美感,不论何种艺术门类都会将和谐只敢视为自然美的最高级别,就像人们认为海和海鸥一同出现毫无违和感一样,能够自然和谐地共存即为最高级别的和谐。

舞蹈是一门时空艺术,其空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少儿舞蹈的编导们在面对年龄普遍较低,身材娇小的舞蹈演员们,不能仅限于平面的视觉,还应该将演员们置身于立体多维的舞台中,通过疏与密、高与低、大与小,利用远、中、近的透视关系,使舞蹈的情感与主题得到更加真情实意的传递。正如南宋南宋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画中只见一只小舟,舟中一老渔翁背坐垂钓,画面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淼,满幅皆水。“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所以说,少儿舞蹈编导在在架构作品空间的同时,可适度留白,让空白处主动填补画面意境,这比虽然丰富但显苍白的铺满、填满,给予了更多的价值。

在动作语汇中留白,少即是多

舞蹈动作语汇,即肢体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在舞蹈创作中对于动作语汇的处理是关乎到舞蹈本体表达的关键部分。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留白这一文学技巧也早在诗歌、词、曲、散文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与文学互为比较,舞蹈中的单一动作即为字词,舞句即为句子,舞段则是段落,文学通过文字传情达意,舞蹈则通过肢体承载情感。在本次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作品将孩子们的身体自始至终都编排在一个运转的周期,比如像广播操这种反复重复单一动律的语汇在作品中贯穿始终的,亦或是整个作品从头至尾都持续着一种昂扬的基调,等等。若从文学的角度欣赏的,就会得出不高级,不具有文学性的评价。

经过构思的舞蹈语汇是舞蹈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是编导用来塑造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关系、传递人物的情感以及思想,也可以用于表达时间、地点、人物和特定的氛围等,这些都离不开舞蹈语汇。但是如果在舞蹈动作语汇中能够加入留白的技巧,不论是动静间的承托,还是张弛见的停顿,抑或是静态造型的延续,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加深观众对此动作语汇的记忆,而且可以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使动作语言变的更加具有生命力。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看似提出了疑问后却并未讲明,而后接连的疑问却未作答,最后一句“绿肥红瘦”点明题意,传递无限凄怨的同时却又妙在含蓄。这种由“留白”造出的传神之美,不仅在诗词中可以信手拈来,舞蹈动作语汇也同样可运用,如在动作编排的时候不要过度强调身体所有部位的同时开发,不要在形成舞句的时候过于强调“满”,不要在组成舞段时着于将一切内容直白又彻底的传递,一个在点睛之笔处的“留白”,即使微小,却也可以涵盖千言万语。

古代文论家强调: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作品,语言必须精警含蓄、言簡意丰,舞蹈语汇又何尝不是如此,让观众在有意的留白中凭借想象进行在创作,把欣赏与创作相结合,观众也能身处不同的角度,共同感受体味舞蹈作品无穷的趣味与深邃的意境。

在音乐中留白,无声胜有声

舞蹈是一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艺术,音乐之于舞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说到留白在音乐中的运用,就拿一首白居易脍炙人口的《琵琶行》中作者对琵琶女演奏时描摹的一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来举例,如果曲子用音符填满空拍,欣赏者就失去了想象的空间,曲子便缺少了生命力,但是若适当运用休止或停顿,张弛之间,更能体现音乐节奏。舞蹈音乐的留白其实就是编导在舞蹈中刻意安排的空处,也就是通过停顿而产生的空白。

比赛中的舞蹈音乐质量高低差异化明显,一些编导未经过剪辑处理直接将一些成品歌曲、乐曲拿来使用,其实是不利于进行舞蹈传递情绪的,但是只要留意到了这一点,再掌握“留白”的技巧,利用无声达到舞蹈所追求的效果,调动观众的情绪,在特定的情节中,用无声来表达舞蹈形象的感情或者是营造一些紧张刺激的气氛,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表现舞蹈丰富的内涵,而且也有利于观众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舞蹈所想要营造的环境当中。

一位出名的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曾在她的著作《沉默的美学》中说过:“沉默,是语言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对话的一部分。”如果用中国话来翻译,我想出自古代智者老子的那句话在适合不过,那就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如今,人们在快速消费时代的影响下,获取到的知识、信息都是暴增式的,编导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元素群体中似乎难以取舍,想让自己的作品变的丰富多彩,想尽可能多的展现自己的想法成了造成堆砌的缘由。其实,编导们有意的减少一些内容形式,实则促进了作品的多思考、多想象、多体验,留白的艺术,少即是多。编导们通过对“留白”既合理又巧妙的运用,作品的成果会远远大出预期的目标,编导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让少儿舞蹈绽放其强大的生命力。“Less is more.”

参考文献

[1]于平.论舞蹈构图的视觉效应[J].舞蹈,1994(1):17-19.

[2]谈兴东.文学作品中留白手法的艺术意义[J].文学教育(下),2007(02):38-39.

[3]罗平冠.中国音乐“留白”的美学思想及代表作[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3):113-114.

猜你喜欢

留白舞蹈
论舞蹈表演效果与舞蹈技巧之间的正向联系
舞蹈课
[舞]乐趣 地表最强的快乐治愈法 生活无处不舞蹈!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