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生活元素促进道德成长
2019-09-10薛振杯
薛振杯
【摘 要】依据小学《道德与法治》“以儿童生活为中心”这一编写特点,设计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流程:回顾生活事例、体验生活场景、引发生活思考、落实生活行动。并针对教学流程展开研究,提出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引入生活情境,触动学生学习情绪;模拟生活场景,促进学生有效体验;追问生活现象,引发学生理性思考;指导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将生活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悟生活的道德意蕴,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流程;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秉承“生活德育”的理念。教材编排上,以儿童生活为经,内在发展性为纬。扩展来说,是基于儿童发展需要,以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在活动中提升认知水平。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更加凸显这一编排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不断探索研究,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一、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流程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获取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升华道德意志、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经历“知——情——意——行”的过程。
(一)回顾生活事例
熟悉的生活事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引入学生亲历的生活事件或学生身边发生的生活事例,勾起学生对当时具体生活状态的回忆,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感受获取道德认知。
(二)体验生活场景
学生通过回顾生活事例并获取初步的道德认知后,教师要继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开展切合教学主题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接近生活的场景中充分体验,切实获得自我真实的感受,发展道德情感。
(三)引发生活思考
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情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活动中呈现的指向教学主题的一些生活现象或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与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在辨析中明理。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升华学生的道德意志。
(四)落实生活行动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因此,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可在课堂上布置行动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生活中实践,使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让道德培养又回归生活,实现知行合一。
二、小学低年级《道德與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境,触动学生学习情绪
创设生活情境,可选用发生在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件,也可选用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件,尽量选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件。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更加真实,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交流的热情,学生感受道德认知也会更加深刻。
1.图片视频。对于儿童来说,感官刺激中,视觉最为直接有效。以图片或视频形式播放学生生活经历时,会迅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现道德生活的状态,从而极大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时,选择贴近一年级学生生活的资源展开情境教学。教师首先可采用图片的形式将自然界的花草引入,让学生回忆大自然中见到的花花草草;再到班级教室内的植物角的绿植,让相关学生现场说说自己与盆栽的故事;然后再用视频展示校园、公园等公共场地的花草生长,并让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感受。通过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图片或视频,加上现场活动,必定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相关生活事件的回忆。
2.活动情境。现场演绎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活动情境,能勾起学生对类似生活事件的回忆,并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常态生活中所涵盖的道德知识,提升对道德意义的敏感性。如针对《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爱护花草树木”这一目标的落实环节,教学前几分钟先带学生参观校园,欣赏花草树木,或者让学生分组去教室绿化角仔细观察,之后再让学生谈欣赏后的感受。这不仅有效促成“爱护花草树木”这一法治教育的生长点,无形中也融入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二)模拟生活场景,促进学生有效体验
课堂中模拟生活情境,运用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更多动口、动手、动脑,在课堂互动中,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师在引导学生走进模拟的生活中,在学生喜爱、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感受、领悟,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内化为道德品质。
1.虚拟体验生活场景。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结合视频、语音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虚拟体验。从而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触发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使之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如教学《让我自己来整理》时,可借助IPAD等技术手段,借助电子游戏的形式体验虚拟整理的乐趣。学生通过两人合作操作IPAD,模拟体验物品整理,不仅轻松巩固了归类整理、物归原位等整理方法,还迅速掌握了相关的整理知识,同时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专注力及合作能力。
2.现场体验生活场景。在课堂上创设指向教学主题的生活场景,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教师可有目的地设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去探索,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样以《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为例,在教学“物归原位”整理方法时,教师可借助教室图书角开展现场教学。先呈现书架上书本散乱的样子,再让学生上来动手整一整、摆一摆。真实的场景体验,更容易唤起学生的相关记忆,同时也让其他学生产生效仿的期待,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创设生活场景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文本内容特有的道德意义。当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分享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思维能力。
(三)追问生活现象,引发学生理性思考
1.精准预设问题。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可精准设计问题,触发学生积极思考,引领学生分析问题,并帮助其真正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如教学《我们小点儿声》时,教师可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先以视频微课呈现两个学生的朗读,一个声音响亮,一个声音微小,接着问学生:你觉得朗读时声音应该怎样?学生的回答肯定是声音要响亮。然后再出示课间吵闹的场景视频,抛出问题:这样的校园给你什么感觉?学生会说太吵了。教师再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吵呢?那么你觉得怎么做才是对的呢?学生自然会回答应该小点儿声,不然会影响到别的同学。通过两个不同场景的对比,巧妙预设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在什么时候应该小声一点。
2.有效追问原因。课堂“追问”直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心灵的深处,有效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的认知潜力,深化感悟,激发情感,促进导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若在课堂提问教学中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提问,必将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索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和探索方向。如教学《家乡新变化》时,可围绕“家乡变化”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并设置梯度层层追问。教师首先问:同学们都分组去寻找了家乡的变化,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自己发现家乡的房子变高了、道路变宽了等。教师继续追问:刚才同学们说家乡这里变了,那里变了。可是教师却发现还有好多没有变的传统。你发现了吗?为什么这些传统没变呢?然后让学生各组展开讨论,寻找答案。在学生充分交流并分享成果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同学们希望家乡以后是什么样的?你想为家乡做什么呢?教师引领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家乡的变化,再通过家乡传统的展示,引导学生表达参与传统活动的感受,体验其魅力,激发他们对家乡传统的热爱与主动传承的情感,并指导学生由对家乡未来的憧憬走向愿意参与家乡建设,让家乡更美好,从而树立作为家乡小主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四)指导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1.课内活动的延续。课堂活动时间有限,一些学生特别喜欢又对教学目标达成起关键作用的游戏活动,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开展,让学生在活动延续中充分获得情感体验,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如《分享真快乐》一课总结时,教师可针对课堂上学生喜欢的“跳房子”游戏,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开展。活动的延续,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游戏的乐趣,还让学生获得和同学、朋友、家人一起分享快乐的情感体验。
2.课后任务的启动。道德品质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当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道德认知及情感体验后,课后的践行就尤为关键。教师可用任务去驱动,根据主题选择活动方式,让学生继续开展生活体验,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如《我们有精神》一课“有精神,能坚持”这版块的教学,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我们收获了那么多“金点子”,要让自己天天有精神,关键在于我们行动起来!接着,出示“天天有精神”践行表,说明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事需要有精神并坚持去做的,增加到表格上。最后教师小结:看谁能够坚持天天有精神,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将举行“有精神”颁奖活动。知是先导,行是关键。这一版块的教学,围绕教材中主持人的话“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呢”展開,是对“愿意天天坚持有精神”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通过“天天有精神”践行表,引导学生保持每天有精神,激发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结语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有“儿童视角”,从学生生活入手,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化生活元素,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生活的道德意蕴,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顾润生.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建议[J].江苏教育,2018(43).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