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整合,教出“美”的古诗词

2019-09-10邓春娟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歌创作

邓春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优秀的古诗词,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体验,体会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歌的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整合归纳的方式,让学生将若干古诗词放在一起展开赏析,鼓励学生运用比较的方式辅助鉴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感受古诗词之美。

一、主题相同,风格不同

小学阶段所收录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创作背景也有所不同,但是有很多作品都有着相近的主题。就景物诗而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收录了来自不同朝代、不同作家的诗歌。这些诗歌主题虽然相同,但是由于作者不同,所创作的风格可能会有所差异。我在教学中一方面鼓励学生诵读课文中的古诗词;另一方面则给学生补充提供一些课内外的同类型诗歌,并鼓励学生鉴赏其风格,看看作者的创作风格是否有所不同。

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展现了两首写景物的诗歌《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歌的类型虽然相似,但是写作风格却截然不同。我在教学中尝试鼓励学生展开对比分析,看看这两首诗歌的风格是否一样。我首先鼓励学生深情诵读诗歌,并感受诗歌的意境,然后尝试说说这两首诗歌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什么。学生认为:“《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最让人印象深刻,而《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让人感到印象十分深刻。”学生发现:“《登鹳雀楼》写了在登楼后的感悟,体现出了作者的思考。但是《望庐山瀑布》则是很形象化地展现了瀑布的风景,让人觉得好像是看到了一副照片一样。”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发现这两首诗歌写作主题虽然相同,但是写作的风格却截然不同,一首诗歌侧重于哲思,另一首诗歌则侧重景物描写。

我组织学生展开反复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并深入体会这些作品之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赏析能力。

二、题材相同,视角不同

有些作品虽然题材相同,但是由于作者的视角不同,展现出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我常常鼓励学生将同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作者从哪些不同的视角入手展开创作。我还会适当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的经典诗歌作品,让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诗歌进行解读,并将新的诗歌和课文中学习的诗歌进行对比,看看它们的创作视角是否有些不同之处。

在学习了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的《敕勒歌》后,我启发学生思考:“《敕勒歌》是一首北朝的民歌,其实还有不少精彩的北朝民歌,你对它们有多少了解呢?”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学生提供了课外辅助阅读的诗歌,包括北朝民歌《木兰辞》和《李波小妹歌》,并鼓励学生展开思考:“这几首诗歌都是展现北朝人们生活的作品,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发现:“这几首诗歌创作的视角有所不同。其中《敕勒歌》展现的是北朝人民普遍的生活状态。《李波小妹歌》以‘李波小妹为主要人物,体现了个别人的状态。《木兰辞》主要展现的也是个人,但是其中夹杂了战争等更广阔的视角。”

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阅读了课外的诗歌,拓展了视野,还提升了自己的整合能力,认识到对于相同的题材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创作。我鼓励学生思考在自己创作时怎样借鉴这样的写作方式,这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能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创造美和感悟美的能力。

三、诗人相同,心境不同

有的时候,由于诗人的人生境遇有所不同,他们的心境会发生变化,在这个时候会创作出一些情感和内容迥然不同的诗歌。我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时,常常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诗歌,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体会和感悟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就能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的《池上》是白居易的名作,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不同的创作风格,我给学生补充阅读了白居易创作的其他诗歌,主要展示的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我首先鼓励学生从诗歌的題目上入手展开分析,猜测一下《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内容是什么。学生认为:“我觉得也是写景的,一边欣赏风景,一边送别友人。”此后我鼓励学生展开诵读,学生发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似乎不仅仅是写景那么简单啊。”我给学生介绍了作者的生平:“《池上》创作于作者的中老年阶段,大家是否能从这首诗歌中感受到一种闲居乡下的恬然之情呢?”“《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是作者十六岁时创作的作品,其实这是一首咏物诗,你是否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感受到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呢?”在这样的感悟中,学生发现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创作的作品也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

对比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能让学生增强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该作者的创作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样学生就能全方位地展开审美活动,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

四、情感相同,表达不同

白居易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由此可见诗歌的情感是诗歌的根本,有的时候诗歌所体现的情感虽然相同,但是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我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补充阅读课外诗歌,并和课内的诗歌展开对比,看看它们所体现的情感是否相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否有不同之处。这样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写作手法的多样性,并理解何为“根情”。

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类诗歌,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作者没有明确地写自己送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一切都通过景色描写来展现,通过美好的景物展现出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课外诵读的诗歌,让学生尝试体会《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情感。学生发现:“《送元二使安西》中也体现了对于友人的眷恋之情,但是方法却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不同,它直白地将情感表述了出来,并告诉对方‘西出阳关无故人。可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却十分含蓄,根本就没有明讲。”学生体会到了它们情感相同而表现手法不同的特点。

学者叶嘉莹认为:“古典诗歌的生命是伴随吟诵的传统而成长起来的。”我在教学中也常常鼓励学生带着情感诵读古诗词作品,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并感受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些表达情感相同的古诗词,其运用的表达方式却可能有着不同之处。这样就能让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展开对比整合的方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展开分类,将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拓展阅读更多的古诗词,并体会到古诗词独特之美,提升自己的古诗词审美赏析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518100)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歌创作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我爱古诗词
Jazz
本期主题:莲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猜诗词
诗歌过年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