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本土文化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分析
2019-09-10杨媛媛龚砚芬
杨媛媛 龚砚芬
摘要:城市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建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地方本土高校与重点高校教学资源及背景的差距,适应地方本土文化城市设计策略的探索是当下城市设计教学的发展趋势。安阳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本土文化特征,教师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城市周边现状,设计出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的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基于本土文化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本土文化;城市设计;教学探索
一、城市设计课程的选题背景
以安阳CBD地块的城市设计为例,设计基地处于安阳市中华路与文昌大道交叉口东北片区,总用地面积为788 570m2,其中包括:绿化用地、商业金融用、城市道路、居住用地、公共停车用地,将要建设部分包括:办公、商业、住宅、人工湖以及周边五条配套道路,容积率要求不超过2.5不低于2.0,建筑限高lOOm,建筑密度不大于50%。安阳CBD位于城市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新老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冲突较大,以此为城市设计课程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城市的需求做出自己的创意和设想。
在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首先,在总体布局上应考虑建筑功能与交通流线的合理布局,结合地块特点处理好与基地周边环境、规划及建筑的相互关系;其次,在设计中应考虑对城市景观的充分利用,争取最优的景观与朝阳,同时,应考虑基地内外建筑日照的要求,并鼓励通过软件辅助优化建筑群体空间组织;最后,要塑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型城市街区,在此前提下提出该地块的建筑设计策略以及空间环境意向。
二、城市设计课程现存的问题
(一)学生空间逻辑转化困难
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城市设计课程之前接触的多是建筑单体和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初接触城市设计容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筑单体本身而忽略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空间”,导致学生设计的城市空間形态不完善、缺少秩序,这也反映出学生不知道城市设计的重点是什么、应从何处人手、城市设计应如何创造活力空间等问题。
(二)文化地域性表达缺失
在方案构思初期,很多学生对城市的调查、调研不够深入,很难从城市文化、本土特征出发进行城市设计的创新,对地域性的表达也仅限于单体建筑,在城市空间上的体现较少。学生较多关注建筑外在的形象,想要设计出高大的建筑和广场,与人无关,与使用者无关。这种城市设计的思路似乎离人越来越远,不再有记忆和过往,不再有认同和感动,所谓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应该基于本土文化而产生。
(三)社会意识淡薄
与建筑设计相比,城市设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说过:仅有建筑设计是不够的,但通过设计创造适宜的条件能鼓励交往。然而,大多数学生对社会环境的敏感度不够,在进行实地考察、案例解读和方案设计中很少关注社会环境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更加注重“图”本身而非日常生活,这就导致学生的设计缺少人情化与活力,不够精细与深入。
三、基于地方本土文化教学模式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的难题,以“回归本土文化”为设计线索,从本土文化的视野重新审视“城市价值”的内涵,关注那些被隐匿于城市之中的具有典型本土文化特征的生活场所,尊重并关照各类生活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让不同生活样态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呈现并与之共存,让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得到确认。
(一)打造具有安阳典型本土文化特征的场所
北京宪章最后的基本结论为:一致百虑,殊途同归。世界上没有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立足本我,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途径。对城市设计原理理论的讲解到城市设计任务的制定,都应围绕着“回归本土文化”的教学目的重新调整,从理论触发到设计模拟,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城市特色、文化与创意,并朝着预想的目标进行城市设计的创作。同时,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多次讲解关于城市设计的方法论、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城市文脉的发掘和调研方式、相关案例的处理及做法,以及现今学界所关注的问题等。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出与“本土文化”相关的关键词分小组讨论,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强化学生对该主题的印象,并能联系到之前讲解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实现城市生态文化多元发展
设计阶段要求学生从场地环境出发进行场所与空间的营造,同时,将绿色生态设计作为一条主要线索融入到设计教学中,突出绿色设计理念。绿色城市设计是在理论与方法上贯彻低碳节能与环境友好思想,融合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地域特征和文化传统,同时,运用适宜、可操作的生态技术,实现具有可持续生态文化环境的营造。提倡学生提出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营造不同、和谐、多元的城市空间环境,并有针对性地将可持续理念与方法融入到设计过程中,在设计中充分体现绿色建筑技术对提高环境质量、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作用,尽可能地运用低技术手段体现城市场所特有的文化生态特征。
(三)满足城市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城市的胜利》中说,真正的城市是由居民而非由混凝土组成。城市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建筑让这种交流更加方便。好的城市设计空间应该是能让人们自行选择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审美上的满足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功能是满足其日常需求。人们在创造的空间中进行多样化的日常活动才是最高的精神最求,因此,在设计中需引导学生关注城市日常的生活状态与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通过解决当下不同群体的需求并考虑到未来空间容纳活动的多样性来进行城市空间的设计与创造,才能使得该空间一直持续受到欢迎。
四、教学阶段与计划
(一)制定调研框架
研究表明,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社会状态,能为更加广泛的交往创造条件。在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过程中,要使学生关注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到每个地区现有的条件以及该地区不同居民的兴趣和需求。实地调研是为了让学生增强基地的认知,也能培养学生基本的场所感。学生在进行实地调研之后,通过诸多形式的分析,对于场地的功能、建筑的尺度、公共空间的比例关系、人的行为模式等有了基本认识,并从基本知识出发进一步提出设计概念,找到设计的出发点与城市文化的联系。在接下来的设计中就能把社会环境和城市设计相互协调,把公共空间和户外生活联系起来。
(二)模型建构引导
调研之后以手工模型等形式表达对场地空间的认识,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手工模型、草图、以及ppt汇报等手段表达构思并将设计方案进行深化。为达到目的,设计中模型设计分为概念模型、体块关系研究模型等几种形式。其中,概念模型与体块关系研究模型都屬于快速模型设计,概念模型表达了城市的宏观结构意向,通过体块关系的构建研究城市空间尺度是否合理以及与天际线的关系,并充分关注“城市一空间”的关联,通过模型感受不同空间类型对城市的影响。
(三)中期公开评图
出于对课时的安排以及任务复杂程度的考虑,进行学生分组汇报成果共享合作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成果汇报的方式进行成果分享,既可涵盖基地内场所认知的现状,又可以在组与组之间形成互动和启发。在成果汇报过程中,对文化的不同解读可让学生明白设计不再是“物”,而是某种内涵文化的表达。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也会充分打开脑洞,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小组成果汇报,对本土文化也会有新的认识,也能从多维的视角出发,发现更多设计的可能性。
五、课程教学成果
以“重构”为主题,试图把“流”与城市空间统一起来营造出流动的空间,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城市增添生命力和创造力。在规划布局上以街道空间为主题,致力于对传统城市空间的再现与创新,各种尺度承载的功能组团通过空中连廊、立体交通等过渡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既丰富城市空间又增强各组团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对场地以及安阳老城的调研,以“礼”为出发点,力求将安阳老城的文化空间价值挖掘出来注入到CBD片区,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来探讨安阳商务中心所需的公共空间模式、开放绿地、建筑形态与人活动之间的关系,最终整个片区被分割成不同尺度的围合空间。
六、结语
王建国院士提出:“城市设计致力于营造‘精致、雅致、宜居、乐居’的城市,同时,还致力于构建历史、今天和未来,具有合理时空梯度的环境。”城市设计教学是建筑教育应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重点院校相比,地方院校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巨大差异。安阳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对城市设计进行探索,基于地方文化背景制定调研框架让学生以结合实地考察、模型建构引导、中期公开评图的方式进行城市设计课程的设置,将地域化、本土化融人城市设计教学,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峥,郑涛,王立华,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学园,2018(16).
[2]何韶颖,黄健文,维度-尺度——建筑学本科城市设计教学体系研究[J].华中建筑,2018(9).
[3]李吴,公共性的旁落与唤醒——基于空间正义的内城街道社区更新治理价值范式[J].规划师,2018(2).
[4]崔诚慧,浅析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优化设置[J].智能城市,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