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物联网架构
2019-09-10李智庆郭泓成彭洁伟叶莹佳
李智庆 郭泓成 彭洁伟 叶莹佳
摘 要:我国的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从最初的互联网只能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到现在的应用于所有可能连接的设备,例如计算设备、智能设备甚至日常生活使用的日用品,这些都可以作为物联网的连接对象。物联网的目的就是做到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的連接,在这种思想下,物联网已经普适计算、环境智能、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健康监控、智能交通等已经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和应用热点。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达到高潮,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将对现在的人类社会做出很大的改变,产生超过过工业革命和数字革命的影响力,并且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驱动物联网有效实施,其中及其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工智能应处于什么位置和其对物联网架构的影响。
1 引言
现如今的人工智能,简称AI,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现在相较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另一个热门就是AI驱动下的物联网盈利模式,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物联网的架构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并有一些改变。很多企业认为人工智能适合远距离的云端工作,因为这样就可以使企业手机的数据转换到云端,将计算机的能力由云服务器承载。但是物联网如果想要应用在实际物品之上,就需要边缘传感器实现和网管可互操作的连接,同时要与云端建立一个可以双向传输的通道,这要就可以完成物联网的实际功能。然而,如果物联网应用这种方式进行连接,就势必会导致传输时间增加,造成一些延时问题。
2 人工智能对物联网架构的影响
很多研究人员表明,如果想要应用人工只能来对我们的社会进行重塑,就需要保证人工智能的及时响应能力。很多人学习人工智能和相关的知识时,都会发现人工智能在接收到信息时,其应用程序的运行都是需要时间来相应的,比如一些语音播报的助手,当进行相关事件的播报时总是会出现一些延迟,这些延迟在日常生活当中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时一辆正在自动驾驶的汽车或者是一个企业当中的自动化工具,如果出现了延时相应,其产生的后果就是巨大的。所以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都需要应用具有相当高的计算能力的计算机来完成,并且其具备的算法也是十分高级的,当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时,就需要依靠边缘计算架构。但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人工智能依然可以在云端、数据中心或者一些物联网的设备当中运行,甚至于这些设备的组合体中。如果要建立一个能够长时间运作并且稳定性极高的物联网,就需要了解人工智能在何种类型的设备上计算能力最强。如此才能平衡云计算带来的规模经济与边缘引入人工智能处理能力的性能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计算被称之为流动计算。
处理响应速度和安全网关的架构,冗余也是一个考虑因素。企业在进行物联网的架构设计当中,需要保证其中包含重组的冗余,方便在后续的维修和故障排除当中进行恢复。
3 物联网架构的安全保障
安全也是物联网架构的一个重要部分。物联网的加密技术和安全措施的加设都是很难在终端上完成的,为了解决这一漏洞,就需要物联网设备和云端之间使用一种成为安全网关的家狗狗,这种架构方式可以保证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与此同时还提高了架构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整个设备到云端之间的数据都是经过筛选并且可信性极高的。相对来说,如果一个物联网的设备和云端之间没有架构一个相对安全的网关,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和部署的物联网机器人工智能系统遭受侵犯。如果系统遭受侵犯,就有可能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篡改,导致人工智能 的响应错误,导致发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我们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关系发现,物联网负责收集资料(通过传感器连接无数的设备和载体,包括家电产品),收集到的动态信息会被上传云端。接下来人工智能系统将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生成人类所需的实用技术。此外,人工智能通过数据自我学习,帮助人类达成更深层次的长远目标。作为消费者的人们,是新技术的测试者,使用度把握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会成为新技术的牺牲者,智力本来就是我们人类高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当我们过于依赖机器,技术等,我们的脑力很有可能会退化,进而被其他人主导,甚至是机器人主导,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后果,也是现在AI技术存在争议的原因。
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很多缠上为了抢夺市场,专门设计了人工智能芯片,很多软件在进行服务时会推出新的云服务,将云计算能力应用到各个方面,将边缘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为原型创建的开发套件投入到市场当中,与此同时,这些解决方案也会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和人类不断的需求而不断发展。但是,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当所有的因素正阿红的一起时,虽然提供了非常多的可变性,但是同时降低了其生产门槛,所以其安全性能的保证也就有所下降。
4 结语
新硬件和软件的开发是人工智能的挑战,同时也是物联网的挑战,人工智能不断行边缘侧发展,就会导致很芯片厂商加大对物联网部分的投入,进行专门的部门设立,使其能够对物联网的芯片进行针对性研究。这些厂商不仅包括风投所支持的初创企业,还有一些制造芯片多年的大厂商例如英特尔、微软、谷歌等。我们需要解决人工智能驱动的物联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将其中的生态系统稳定,保证能够应用各种专业的知识来对我们的社会进行重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一定会突破安全风险高、工作效率低、信息延迟高等多方面的难关,保证物联网的业务能够走向全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Lou Lutostanski.边缘物联网: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物联网架构?[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19(1):89.
[2] 丁兆威.大华股份:技术领先,引领视频物联网发展[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8,(1):218.
[3] 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物联网架构[J].信息技术,2018,(12):前插1.
[4] 苏芳仪.虚与实:"物联网特展"中的物联网[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5(1):42-47.
作者简介
1.李智庆 出生年月:1965年1月 性别:男 籍贯:浙江嘉兴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软件与信息技术 邮编: 314036 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大道647号 电话:13957306361
2.郭泓成 学校: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分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17级学生
3. 彭洁伟 学校;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分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17级学生
4.叶莹佳 学校: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分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17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