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堂前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9-09-10黄素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5期
关键词:学情有效性

黄素娟

【摘要】目前,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没有备好课。备好课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要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堂前测促使教师把思考问题做在教学之前,从学情中及时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各种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前测的结果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预测学生的弱点与学习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从而确定精准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策略,真正实施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前测;学情;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不管是数学新课程标准,还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都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才可以有效的开展教学。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學中教学效果低下的课堂随处可见,再看看教师的备课,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备课方式:

1.拿来主义。直接拿着优秀教师、名教师的教案上课, 完全不顾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这样的班级教学质量可想而知;2.东拼西抄。有些老师不好直接使用给别人现成的教案,就在网上搜索各种教案,然后拼凑在一起,变成自己的教案;3.一稿到底。同一位老师在不同的班级上课,一直用同一份的教案。结果两个班的学生差异越来越大,教师埋怨成绩差的班级基础太差了,但是还是一如以往地用同一份教案上课,根本没有意识到两个班学生差异的原因就在这份相同的教学设计上。

现在很多优秀的教学设计,尽管是名师、特级教师的设计,但是使用起来,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学习起点不同。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份教学设计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学生的学习起点达不到这个教案的标准,那么再优秀的教学设计也难以实施。2.学生的心理起点不一样。这往往是老师们把握学情的时候所忽略的。有些班集体学风好、班风好,大部分学生积极向上,相对比较困难的内容,也是肯钻研,愿意花力气学好,这样的班级教学设计可以向更高的层次拓展。但是有些班级的学生学生学习态度不自觉或者学习信心不足。这样的班级教室的教学设计就要偏向基础,在就学过程中渗透更多的心理元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前测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不同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不能只是设计的完美,而是需要能真正实施。一份好用的教学设计,必须是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后自己的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前测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真实的数据支持,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准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利用有效课堂前测,可以把握学生真实学情

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预期学习起点与实际学习起点。预期的学习起点是指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理论上应该可以达到的水平。实际学习起点是学生经过学习后真实的学习水平。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一样,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都不一样,所以往往真实的学习起点会被预期的学习起点所掩盖,教师不能凭感觉、凭经验来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前测试来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学情。在学习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很多老师认为0的认识太简单了,基本不用多讲学生都懂的,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了跟没有学习之前没有太大的区别。0的认识真的很简单吗?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我做了一个课前小测,有以下几道题:(1)你认识哪些数字,请说一说,写一写?(2)说一说0表示什么意思?(配上两幅图:一个空盘子,一把尺子)。前测结果发现只有50%的学生知道0是一个数字,50%的学生认为0不是一个数字,80%的学生知道0表示没有,100%的学生能写0,但是100%的学生书写不够规范,100%的学生不知道0还可以表示起点、基准。通过这个有效的课堂前测,我们就清楚的知道这节课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重点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为教学设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利用有效课堂前测,可以精准教学难点

很多老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教学难点的确定往往直接使用教师用书或教参确定的难点。其实,这个难点是根据一般学生理论上的学习起点而言的,具体到不同的班级与学生,学习难点是不一样的,真的需要老师在课前了解与把握。如在学习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一)》时,笔者做了一个课前测试:让学生先想办法表示二分之一。结果显示75%的学生想到的都是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只有25%的学生想到多个图形组成的整体,用多组图形表示整体的学生几乎没有。这表明,学生虽然三年级已经学过多个图形、多组图形表示分数,由于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限制,还有学习后经过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最直观的理解上——用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的认识。分数意义的概念既抽象又丰富,从课堂前测结果可以看到本节课的难点应该是理解多个图形特别是多组图形表示整体“1”。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让学生从不同结构的图形或物体背景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才是本节课要突破的地方。因此,有效的课前测试,为课堂难点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利用有效教学前测,可以优化教学策略

根据课堂前测的结果,教师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同样利用上述的《分数的再认识(一)》的前测结果,针对学生表达一个分数的方法单一性,对多个或多组图形表达分数的方式难以理解。笔者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所以我没有选择书本的情境图,而是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习新课的内驱力。为了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探究过程,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笔者准备了多种多样的物品,如图片、绳子、纸片、圆片、剪刀等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圈一圈、画一画、涂一涂、剪一剪……想办法表示四分之三,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课堂,及时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特别是多组图形表示四分之三的例子,让学生汇报、观察、比较,以丰富多样的分数表达方式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四、利用有效课堂前测,可以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全班几十个孩子都是存在个性差异、独一无二的个体。因为差异,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不同,这一点相信每位老师都知道,但是具体的不同在哪里?很多老师可能会凭经验来确定他们的差异之处,但是这往往是偏差很大的。利用有效的课堂前测就可以为我们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撑,让我们有的放矢地落实因材施教,实现对人人有价值的教学。如在教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一课,通过课堂前测,我发现了100%学生都知道一个数最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是哪一个,说明学生都有大约数的概念,但是对于如何确定大约数,道理说不清。所以在教学时,我进行目标的分层:1.全班的同学都要理解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与不同之处。2.了解近似数是怎样得到的,则要求把部分学生掌握,学困生则需要教师进行帮助下理解。3.求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什么?优秀生需要自己进行总结概括,但是对学困生在课后通过练习巩固掌握方法即可。又如,在教学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通过试商而进行调商。优秀学生很快掌握了方法,计算起来也很熟练,他们就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其他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将知识延伸。学习慢的学生在计算除法时,商不合适在什么情况下调小,在什么情况下调大。先让他们掌握方法,然后孰能生巧的多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的要求不同,可以根据课堂前测的结果一一落实。这样一节课就可以让各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好的发展,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课堂前测促使教师把思考问题做在教学之前,从学情中及时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应付各种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前测的结果分析,来预测学生的弱点与学习中将会遇到的困难,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策略,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必定对提高课堂教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情有效性
8、7、6加几教学设计
基于学情分析的信息技术软工具运用策略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