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集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9-09-10曾斌李卫东文山彪黄国林张力

农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湖南省

曾斌 李卫东 文山彪 黄国林 张力

摘要:利用文献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和归纳法,對湖南省休闲农庄集聚发展模式、五星级农庄空间集聚特征和湖南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农庄按照组织模式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示范园、连片开发、农业产业园区5类不同发展模式。省级五星级农庄在空间上,初步形成长株潭城市、衡山景区、南岭丘岗山地、湘中盆地、西洞庭、张家界景区与怀化西部山区等6个集聚群。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和特点已初步形成4个休闲集聚农业特色区域。但仍存在整体布局和规划不完善、资源要素集聚不够以及产业内外融合不够等问题,建议按照“一心一区三带”优化整体布局,通过政府引导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加强资源要素集聚,以点带线促面,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化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资源;集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湖南省;GIS空间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1,F323.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8030006

0 引言

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产业、生态、村镇、文化)资源、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功能拓展,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产业观光、农事体验、乡村审美、文化认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等消费品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经过20余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了中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湖南省休闲农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社会投资放量增长,但发展重点不突出,低质项目重复建设较为普遍,特色不鲜明,供给结构严重失衡,集聚效应未能形成。产业集聚是指同一种产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高度集中,即产业资本等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断集中的过程,其形成类型包括指向性集聚与经济联系集聚,模式涵盖市场创造模式与资本转移模式,“分工一集聚一创新一发展一分工”被视为产业集聚的发展重要循环过程。休闲农业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产业集聚特点主要表现在将多种类别和功能的农业产业和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服务进行集聚性的产业链条规划,并且各主体之间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不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性和规模经济性同样重要,休闲农业发展依赖于与休闲农业相关的众多企业群体的集聚,发挥休闲农业的集聚效应。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与一般的产业集聚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休闲农业的产业集聚是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功能、提供不同的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的休闲农业企业的集聚,这样才能形成和发挥集聚效应、市场效应和品牌效应。基于此,笔者通过对湖南省休闲农庄集聚发展模式、五星级农庄空间集聚特征和湖南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综合分析,客观审视和评价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集聚现状,探讨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1 湖南省休闲农庄集聚发展现状

1.1 集聚过程中农庄发展模式研究

“农庄经济”是湖南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中最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是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动能和经济实体形式,农庄发展集聚模式最大程度代表了湖南休闲农业聚集发展的整个过程。

利用归纳法和文献分析法,可以将湖南省集聚发展过程中休闲农业农庄发展模式按照发展进程和规模大小分为5类。(1)农家乐模式,主要是个体农户为主要投资人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自然田园风光提供消费者吃住玩游娱等休闲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采摘园、食宿接待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等,20世纪90年代长沙成为“全国农家乐旅游最火的城市”。该模式是发展初期的主要类型。(2)休闲农庄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为投资经营主体,利用当地特色产业、自然资源和农耕文化等,通过自主开发、自主经营发展的休闲农业园。包括生态观光园、休闲度假园、农业特色体验园、民俗文化园等。这是当前发展的重点模式。(3)休闲农业示范园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政策支持下,以知名农庄或品牌企业为主要载体,并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农民集中连片开发和参与,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的休闲农业示范园。该模式是正在大力推广的示范创建发展模式。(4)连片开发模式,该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利用自然村镇、名胜古迹或自然风景区等,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开发的农业休闲观光村镇或观光园,如民俗文化村、特色小镇、美丽休闲乡村等。该模式是在全国同类中集聚发展的亮点。(5)农业产业园区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下,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利用特定的农业项目,进行商品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园区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该模式是集聚发展所提倡的高级模式。

1.2 五星级休闲农庄空间集聚分析

自2006年湖南省开始评定星级休闲农庄以来,截至2016年底己评定省级星级休闲农庄6批次共计1057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303家。湖南省正以“五星级农庄+基地+产业示范”方式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园创建工程,资源和产业集聚格局正在形成。

截至2016年9月,项目组通过官方公布资料、实地调研、网络查询等途径,共搜集到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298个,其中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提供的有160个。按照休闲农庄经营地址,在Arcgis 10.0中进行空间可视化,得到图1。如图1所示,五星级农庄在空间布局上呈现集聚特点,形成了6个明显的集聚区域。长株潭城市集聚群依托经济、客源、交通、科技等优势,五星级农庄最为密集,是湖南省休闲农业产业核心区域;衡山景区集聚群与南岭丘岗山地集聚群依托便利的铁路、公路及优越的自然生态,成为湖南发展最快的休闲农业区域;湘中盆地集聚群依托交通区位、独特地域文化等优势,是湖南休闲农业起步最早的区域;西洞庭集聚群是依托环洞庭湖独特的自然生态、湖区文化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区域,与南洞庭、东洞庭组成了湖南省环洞庭休闲农业产业区域;张家界景区集聚群与怀化西部山区集聚群则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浓郁的民族文化等优势,形成了湖南省休闲农业产业民俗景观型特色区域。

1.3 休闲农业资源集聚发展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研究发现资源要素集聚促使湖南省形成了以长株潭核心区、湘中南区、环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为主的4个休闲农业特色区域,各区域均显著具有该区特色资源要素。其中长沙、株洲、湘潭地区休闲农业已逐步形成了以现代化农业、体验农业基地为主的规模化经营模式,是城市居民假日休闲娱乐、购物、农业教育、会务培训等为主的多功能休闲农业区;常德、岳阳、益阳环洞庭湖区形成了以“渔家乐”、“花家乐”、“竹家乐”、“水上乐园”为主的专业化经营模式,成为湖湘观光特色休闲农业区;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等西部山区形成了以原生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为主的特色化经营模式,成为原生态、民俗风情、山林景观为主的创意休闲农业区;娄底、邵阳、衡阳、永州、郴州等湘中南地区以名人典故、历史文化、湖湘文化、边区贸易、休闲健身、体验农耕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型经营模式,成为山水创意休闲农业区。从现有特色区域看,湖南省己初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同时产生了一批地方特色休闲农业品牌。

同时有些地方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禀赋,结合市场消费需求,不断调整产业布局,集聚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亮点。如长沙市望城区依托“靖港古镇”、“乔口渔都”等湘江古镇,形成了集鲜食果蔬采摘、區域农耕文化体验、民俗节庆活动、历史内涵品鉴等为一体的集聚区域。岳阳地区环南湖湿地生态旅游示范区,汇集了洞庭湖博览园、茶叶博览中心、万垅乡村旅游、南湖水上休闲游等休闲农业企业,注重培育湿地乡村旅游和休闲运动娱乐,形成了集湿地观景、湖湘文化体验、拓展、康养、水上运动等于一体的集聚区域。

2 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休闲农业产业规划滞后

休闲农业产业规划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引导休闲农业融合集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农业转型升级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休闲农业作为集生产、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良好,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指导意见,同时,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相关休闲农业规划呈现出布局与发展、供给与需求、投资与效益不相适应的状况,导致全省休闲农业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滞后。

2.2 资源要素集聚不够

许多特色农业资源未被充分挖掘,局部形成的效应也未能达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自然资源要素、人文要素、农业特色产业、基础设施、资本、人才、信息化等要素集聚不够,不同区域的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不均衡。

2.3 产业内外融合发展乏力

农业内部的一二三次产业拓展和延伸不够,与旅游业、信息业、现代工程业等其他产业跨界融合不够。种植与养殖业相结合等形式的农业内部产业重组型融合,农业与文化旅游等形式的产业交叉型融合,“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农业”等形式的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式还不够灵活多样。

2.4 分散经营封闭发展现象严重

产品单一,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地方特色,同质化严重;同时大多还是各自为营,封闭发展,集聚效应不明显。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与休闲农业未有效集聚融合,没有形成专业集聚村和休闲度假品牌农庄,规模效应差。

2.5 空间布局导向作用不强

从整体上看布局导向作用仍不强,休闲农业差异化特色发展不足。休闲农业观光园或休闲农业产业园模式还非常缺乏,趣味休闲、特色餐饮、文化创意、运动健身、养生度假、康体疗养等主题形式的休闲农业项目少且挖掘深度不够。休闲项目重复且单一,不能彰显乡村田园风光的特质和区域差异化发展。

3 加强顶层规划,优化整体空间布局

融合集聚发展要创新发展理念,结合湖南省农业发展特色,以“大农业”的思路深挖农业内涵,整体布局,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引导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本研究通过湖南休闲农业融合集聚现状和问题分析,建议湖南省休闲农业空间布局优化为“一心一区三带”(图2)。“一心”为“长株潭”都市休闲农业核心,“一区”为环洞庭湖休闲农业区,“三带”为京广沿线休闲农业产业带、二广高速休闲农业产业带、大湘西休闲农业产业带。政府应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整合和挖掘特色农业资源,按照“一心一区三带”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加强资源要素集聚,建设品牌农业、品味乡村,培育品质农民,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各区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化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培育集聚发展的主体,带动形成产业带或集聚区,有效带动休闲农业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建立完善休闲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休闲农业发展智库,完善人才培养工程,给休闲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湖南休闲农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以点带线促面,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化。吸取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突出地区的经验和发展理念,坚持“一盘棋”思想,处理好示范点(园区)、村镇、美丽乡村、示范县关系,在抓好当前示范点上创建的基础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湖南省休闲农业创新融合模式中,村园融合模式透出强劲生命力,而美丽乡村建设也富有成效,建议将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更有利于形成“串珠成线、串线成面”的规模效应。同时鼓励以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多层次开发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多维度策划创意创新创造形态,形成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产业融合体。

4 结语

笔者对湖南省休闲农庄集聚发展模式、五星级农庄空间集聚特征和湖南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现状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休闲农庄按照组织模式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示范园、连片开发、农业产业园区5类不同发展模式;省级五星级农庄在空间上初步形成长株潭城市、衡山景区、南岭丘岗山地、湘中盆地、西洞庭、张家界景区与怀化西部山区等6个集聚群;休闲农业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和特点己初步形成长株潭核心区、湘中南区、环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为主的4个休闲集聚农业特色区域。充分表明,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丰富,空间分布集聚特点突出,全省休闲农业规划布局合理,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今后应通过休闲农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融合,使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到休闲农业发展中,将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充分发挥集聚优势。

猜你喜欢

湖南省
2022年湖南省美术写生采风 创作培训班作品选
2022年湖南省艺术摄影采风 创作培训班作品选
爱上写信的大树
李自行
党的100年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站)长会议 在长沙召开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2000家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潇湘春韵——湖南省画院作品展”在长沙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