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翁亭记》细读(二)

2019-09-10向浩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朗朗上口对偶醉翁亭记

向浩

接着看第三段。

这个段落写山间之游人与太守玩乐的场景,其乐融融。这一段基本沿袭了上一段的风格,但也有其特色。

一、对称排列,读来朗朗上口

对称,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言语特色之一,它往往通过对偶修辞和排比修辞达成的。这些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例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再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等等,其間有五言对称,有三言对称;有句子对称,也有词语对称,总之韵律有致,余味无穷。

二、长短交错,读来错落有致

如果一段文字全是对偶排比,那么就会单调重复,简单无味。这是一篇散文,在言语形式方面是自由的。因此,它的句式是随情而生的。情绪激昂时,用骈句;情绪舒缓时,用散句,从而长短交替,错落有致。在这个段落中,每一层内容都是用这样句式呈现的,如“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前骈后散,前紧后松,读起来节奏井然,口齿留香。

三、动如脱兔,读来俏皮可人

文中的动词是一大亮点。写出了人的情态,写出人的生活,写出了人的情趣。例如“歌”字,写出的是人的情趣,表现的是人的闲适与欢畅;例如“呼”“应”,写出的是人的和睦共处;再例如“前陈”,写出的是一种自由散漫和无拘无束。还有“提携”“往来”“渔”“酿”等等,这些词表现了人们生活富足,民风淳朴,人们和太守之间是情同手足,亲密无间。从而也证明了太守治理有方,深受老百姓爱戴。

四、醉若处子,令人忍俊不禁

太守自画像,更是有趣。这是很有意思的行为艺术。看到太守此状,让人不禁联想到《红楼梦》中史湘云醉枕花瓣梦说酒令的娇憨之态,作者和曹雪芹一样,都是将艺术的精品化为了美妙的文字。“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这句前面是动词铺陈,一派热热闹闹,这里是形容词润色,一派静谧痴憨。“苍”“白”,沉静之色,既写太守之老,也写太守之闲定。“颓然”,是醉态,也是享受状。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待续)

猜你喜欢

朗朗上口对偶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品味对称之美
干一碗朗朗上口的毒鸡汤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例析对偶式在解三角问题中的妙用
怎样利用对偶式处理高考解几问题
童年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
不是摹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