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是刀锋行者
2019-09-10王文涛
王文涛
《刀锋》是毛姆的一部代表作。
毛姆这个品味独到的家伙将自己作家的身份堂而皇之地摆到了这部小说中,不管读者喜不喜欢,总是令人忍俊不禁的。就像希区柯克总要在自己的电影中晃一晃,斯坦李也总喜欢在超级英雄电影中客串一把,那一本正经的程度让人乐不可支。知识渊博的毛姆遍游世界各地,文笔的洒脱、见解的深刻让人嫉妒。
整体来看,毛姆对于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足够深刻、圆满,笔锋老辣精辟。
先说埃略特。这个人爱慕虚荣到了极致,一生都热衷于“名声和地位”,热衷于他所认为的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为了跻身名流、为了取得爵位机关算尽。不同于别人的苛责,我甚至觉得这个人值得同情,但又不是怜悯。他是个“圆满”的人物,他对于亲情的看重、经济的眼光、出众的情商、举止的潇洒都是无法否认的。人生品位而言,他独一档,他所收藏的家具、艺术品都可谓珍品。但无疑,莱雷是整部小说的灵魂人物。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在他身上找到“自己”或“理想”的影子。“一战”中他是飞行员,一次飞行任务让他意外地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退役之后,他产生了对人生对世界对意义的怀疑,放弃了一切的工作机会甚至是未婚妻伊莎贝尔,他执意要去亲自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答案。他认为欧洲的文明可以帮助他,就从芝加哥到了巴黎。持续不倦地读书之后,他又到了德国、印度等世界各地继续追寻。最终,在印度与苦行僧相遇,他才得到了内心的安宁。当他再度回到法国,已经是另外一个层次的莱雷。他俨然阅尽世事、穷尽真理,达到了一种圆融通达的境界。他用微笑看着一切,一切都不再那么在意,却都那么自在。他寻找到了心中的价值和意义,他选择了一条“窄路”,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后来,他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财富,放弃了一切束缚他的长物,回到美国,他选择了做一个普通的机修工和出租车司机,悄然隐身茫茫人海。虽然没有任何联系,但还是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也许毛姆和他自己创作的伊莎贝尔有仇,一方面,她是一个极度虚荣的人,渴望财富、地位、名誉、身份,在这一点,她与她的舅舅毫无二致。另一面,她又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就像《泰坦尼克号》里那个罗丝,美丽、大方、优雅、克制。不过,刻薄的毛姆不会轻易就这么罢休,同时将伊莎贝尔写成一个极度自私、只愛自己的女人,甚至对于丈夫格雷,也不能说是“爱”。她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她嫉妒莱雷所爱的女人索菲,因为得不到莱雷的爱,竟轻巧地设计害死了索菲。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杰出小说,现实中,得不到、找不到的,在这部小说中或许可以找一找,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