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盲人无障碍阅读及服务

2019-09-10唐李真

新阅读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星盲文馆藏

唐李真

盲人是指双眼中最好矫正视力低于0.3的人,可分为全盲和低视力盲人。根据视障人士的特点,其阅读方式可以分为触摸阅读、听觉阅读和残余视力阅读。

触觉阅读是通过指尖触摸盲文来阅读的一种方式。盲文是利用盲人触觉进行阅读的一种文字。盲文出现后,对盲人的沟通交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自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盲人文化教育和社会交流等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时代盲人还可以通过盲文显示器来摸读数字出版物,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盲文阅读方式。

听觉阅读即通过听觉系统获取信息,完成阅读。盲人听觉特别灵敏,有声读物便成为盲人读者阅读的主要载体之一。而且听觉阅读的门槛比较低,适合任何一个没有听力障碍的盲人。

残余视觉阅读是低视力残疾人利用其残余视力进行阅读。视障人士中除了全盲外,还包括没有完全丧失视力功能的低视力群体,他们可以直接阅读大字版图书或者借助放大镜或助视器等辅助工具来阅读。

盲用阅听辅助产品

现在人们阅读摆脱了传统纸质书的束缚,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控制开展阅读。但许多产品和服务没有考虑到盲人信息获取特点,导致盲人难以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因而盲人面临在社会生活被边缘化的危险。利用信息无障碍技术研发盲用阅听辅助产品可以帮助盲人无障碍获取信息,共享人类文明成果,融入主流社会。

国际上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较早,除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及厂商外,IBM、微软等著名IT企业在信息無障碍方面也开展了很多的研究和应用。苹果公司 iOS操作系统中集成了屏幕阅读器VoiceOver和低视力无障碍环境,增加了视障人士iOS用户的可访问性;美国的自由科技公司(Freedom Scientific)以开发专为盲人设计的软硬件产品而著称。

国内在无障碍技术的研究也有了长远的发展。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单位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盲文出版社开始研发盲用系列辅助产品,目前已经完成阳光盲用读屏软件、盲用听书机——阳光听书郎、文星盲文显示器、文星盲用电脑、文星助视器等系列产品的研发,从触觉、听觉和残余视觉几个方面为盲人提供辅具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中国盲文出版社有在移动读屏,手机APP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并有文星电子书、文星daisy播放器、文星颜色识别等20余款手机应用产品问世。下面介绍几款常用的盲用阅听辅助产品。

1. 盲用读屏软件:读屏软件也称屏幕阅读器(Screen Reader),是一款将电脑、手机屏幕上的内容通过语音或者盲文显示器输出的软件。它的出现,为盲人和低视力患者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提供了可能。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读屏软件有:Freedom Scientific公司的JAWSll61等产品。苹果公司iOS的VoiceOve和谷歌公司Android的Talkback解决了移动设备读屏问题。中国盲文出版社研发的阳光系列读屏软件已成为众多图书馆、盲校设备、特殊教育学校、盲校多媒体教室、特殊教育学校多媒体教室等特殊教育的必备软件。

2.屏幕放大软件:为低视力盲人设计的和操作系统兼容,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调节屏幕信息大小和颜色对比的软件。国际上Freedom Scientific公司ZoomText使用较多;我国阳光读屏软件集成了屏幕放大功能。

3. 盲文显示器:是一款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上,通过与盲用读屏软件配合将电子产品当前信息以盲文的形式显示出来的设备。目前国内主要有中国盲文出版社研发的文星盲文显示器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制成的清华盲文显示器。

4. 盲文计算机:集成盲用读屏软件和盲文显示器的便携式计算机。中国盲文出版社组织研发的文星系列盲文计算机,采用高频低功耗四核CPU,内置阳光读屏软件,支持Windows10操作系统,配有大功率电池和大容量存储。由于其高集成度的规格设计,使机器比普通键盘还要小,便于携带,深受盲人朋友的欢迎。

5. 盲用听书机:是一种以电子书朗读功能和音频阅读为主的便携式无障碍听书设备。其主要特点是:全程语音导航,盲人可以随意更改语音设置,按照自己的喜好完全无障碍地进行操作;支持TXT、VBK等格式电子书的朗读;具有背景音乐播放、语速语调调节、快进、快退、断点记忆、逐字逐句逐段和全文朗读等功能。中国盲文出版社于2006年组织研发的“阳光听书郎”一代产品,是一款集听书、听音乐、收音机、录音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掌上阅读终端,此阅读终端体积小、容量大、音质清晰响亮,在当时一经推出便得到了盲人的喜爱和一致好评。此后又陆续推出阳光听书郎二代、三代及阳光听书郎S918和阳光听书郎S918Plus等,这些设备兼容多种格式的电子书,支持音视频播放等,进一步提高了盲人的无障碍阅读范围。

6. 文字阅读设备:是利用OCR、TTS等技术,为盲人定制的全自动印刷出版物阅读设备。如盲人智能阅读机韵璧 YB-1000,只需一键,设备即可全自动的将报纸、书籍、杂志、文件等纸制文字资料扫描识别后,并语音输出。

7. 移动阅听辅助软件:当前各种移动阅读软件层出不穷,但针对盲人开发的应用几乎没有,由于UI设计的多样性,大部分软件无法支持无障碍阅读接口。中国盲文出版社组织研发的一系列解决盲人无障碍阅读的APP。如文星电子书APP,支持盲人用手势直接阅读相关内容,并且可逐字逐句逐段朗读,大大提高了手机电子书籍的可读性;中国盲文图书馆针对海量馆藏资源,采用无障碍设计标准研发了掌上盲图APP。

中国盲文图书馆的盲人无障碍阅读服务

技术的进步为盲人阅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盲人数量多,地区分布不均匀,加上盲用辅助产品都价格昂贵,普通盲人家庭难以承担。因此通过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为盲人提供无障碍阅读服务势在必行。下面以中国盲文图书馆盲人无障碍阅读服务为例进行阐述。

中国盲文图书馆本着“读者为本,藏以致用”的宗旨,按照盲人的阅读模式和习惯,不断充实馆藏,拓宽服务渠道和模式。多年来凭借丰富的文献资源、完善的设施和全面的服务,履行为盲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资料查询和终身学习的服务职能,努力为全国盲人提供公益性、便利性、综合性文化资讯服务。

(一)多样的馆藏资源建设与服务

触觉阅读产品。中国盲文图书馆馆藏盲文书籍约5000种、近20万册。其中文学类占总馆藏的27.7%、医学类占16.85%、教育类占14.81%,是中国盲文图书馆馆藏较多的三大类;盲文期刊有12种,可流通借阅的包括《文化世界》《读者》《盲人月刊》《医学荟萃》《家庭医生》《中国盲童文学》《知识就是力量》等;以儿童绘本为主的明盲对照图书共计795种、81484册。馆藏盲文显示器和盲文计算机近100台。

听觉阅读产品。馆藏磁带、光盘等有声读物共计4000多种,49000余盘,包括相声曲艺、诗歌小说、医药卫生等品种。阅听设备阳光听书郎2万多台,资源存储卡2万多张。

残余视觉阅读产品。馆藏大字本图书共计1203种、39800册,包括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和中医推拿专业教材、文学百科、医药卫生、养生保健等种类。还有一些台式盲用助视器和便携盲用助视器。

服务模式。以上资源和设备面向全国免费借阅。借阅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盲人个人读者,另一類是为盲人提供文化服务的团体读者。

个人读者向盲人读者提供到馆阅览、到馆借阅和电话远程借阅服务。根据国家盲文书籍免费邮寄政策。通过和邮局合作,设计了专门的盲文邮寄包裹,方便盲人读者使用。

团体读者为加强全国视障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实现盲人读者资源的就近获取,中国盲文图书馆为具备盲人文化服务条件的单位和机构提供资源团体免费借阅服务。团体会员根据其服务盲人的数量和能力可以借阅一定数量的盲文书籍、听书机等资源。

(二)无障碍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电子盲文书籍。电子盲文是盲文书籍的电子版,它存储的是盲文的ASCII码,通过盲文编辑软件打开,以盲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或者盲文显示器上。中国盲文图书馆提供doc与bdo两种格式的电子盲文。其中doc格式在装有阳光软件标准版的电脑上通过word编辑器打开,而bdo格式通过阳光软件专业版打开。读者可以借助盲文显示器直接摸读电子盲文书,也可以用刻印机打印成盲文书籍阅读。电子盲文是中国盲文图书馆特有的资源。目前中国盲文图书馆共有电子盲文4846种约5亿字,且在不断建设更新中。书籍内容则涵盖了政治法律、历史军事、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有声读物。有声读物以MP3格式的音频文件为主,包括医学保健、经济管理、小说、评书、广播剧、文艺赏析等22个大类114个子类。其中,按摩教材类资源是盲人使用最多的资源板块,也是中国盲文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之一。目前馆藏有声读物1.3万种,6万个小时。

特色资源库。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专业性,中国盲文图书馆通过精心挑选和整理建立了盲人特色资源库。资源库包含了各种与残疾人尤其是与盲人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献。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既满足了盲人读者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需求,也为相关事业的从业者提供综合全面的专业资源。

期刊。由于大部分电子期刊,多以图片等有障碍的形式展现,导致盲人读者无法阅读。中国盲文图书馆和博看期刊网合作,在其电子期刊原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文本版和语音版等多种阅读模式。从而使盲人读者流畅阅读电子期刊成为可能。博看期刊收录了3000多种畅销期刊,日更新量达到80—100种。这大大弥补了盲文期刊的不足,实现盲人和明眼人同质同量同时阅读。

工具书。由于盲文词典信息量少、体积大,且大部分电子词典对盲人用户不适用。为此,中国盲文图书馆集成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9部精品汉语言类工具书,包括字典、词典、成语词典和专科辞典等,对其进行无障碍化建设,方便用户的查询使用。

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www.blc.org.cn)。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所有资源免费向全国盲人读者开放。目前,盲人读者可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无线听书设备和普通电话等各种终端无障碍地获取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资源,享受文化服务。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站依据《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开发了无障碍辅助工具条,通过纯文本模式浏览、文字放大缩小、高对比度显示、辅助线、页面放大和缩小、无障碍强化导航功能、无障碍快捷键等功能帮助盲人读者便捷使用海量的数字资源。

中国盲人移动数字图书馆——掌上盲图。为了满足盲人读者移动阅读的需求,开发了无障碍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掌上盲图。盲人通过掌上盲图和数字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数字资源,获取视障资讯,享受文化服务。

PC客户端。盲人设计的网站PC客户端,内嵌语音交互模块。既解决了盲人线性访问浏览器,又增加语音操作,方便盲人使用。

中国盲文图书馆还开通了电话图书馆和微信公众平台等访问模式。

中国盲文图书馆已经实现多形态(盲文书、大字本书、明盲对照图书、阅听设备等)、多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话网络等)、多终端(电脑软件终端、手机、电话收音机、听书机等)的服务框架,基本形成“阵地+内容+平台+服务+终端”的先进盲人阅读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与分支馆、团体会员等关系网的建设,必将形成全国一体的共建共享盲人文化服务体系,将极大地提高服务范围和服务效能,为全国盲人提供无障碍阅读服务模式。

作者系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

猜你喜欢

文星盲文馆藏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盲文图书应该摆放在哪儿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非法传销被推上风口浪尖
What does a Trump Administration Mean for China?
韩国首推盲文护照
学盲文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