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院院士忆高考》: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2019-09-10卢宇

新阅读 2019年7期
关键词:见证者亲历者入学

卢宇

高考,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热议主题,是牵动万千家庭心神的特殊日子,近日,湖南大学出版社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的《两院院士忆高考——77级、78级大学生的高考故事》一书,带我们随时间逆流而上,从2019年的高考季穿越回1977年、1978年的高考,让我们从院士个体的成长经历中感知过去,关照现在,寻踪高考推动的每一种未来,本书的精彩之处如下。

特定的时间定位——见证了中国高考史中最奇特的事件。1977年之前,我国的高考已经中断了10年。党中央于1977年10月公布恢复高考, 1977年12月即举行高考,这次高考是高考历史中复习时间最短的一次考试;积攒了10年的570万学子纷纷踏入考场;这次高考是考生年龄差距很大的一场考试(本书中的陈政清院士年满30岁,并已结婚生子,贺福初院士年仅15岁);最终只有27万人从570万人中突破重围,拿到大学的入场券,录取比例不到4.74%,这次高考是恢复高考至今录取率最低的一次;1977级的大学生是在1978年3月入学,1978级的大学生则是在1978年9月入学,这是高考历史上两届学生同年入学唯一的一次。

特别的人物定位——51位院士同写一本书。书中51位院士,来自科学院的有22位,来自工程院的有29位。院士们的学科领域几乎涵盖了中国的各个科技领域,他们的成就基本展现了中国科技界的现状。

1978年党的十一屆三中全会召开,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51位院士感受到了科学的春天,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受益者、见证者。他们用40多年前的故事引出了自己高考以来一路走来的人生感悟,用事实证明了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红利是巨大的。

特别接地气的故事——让我们窥见院士们不平凡的人生。如果没有高考,他们就是平凡的知青、工人、军人、农民、民办教师。是高考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是他们自身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未来。高考前夕,甘晓华院士“常常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至深夜一两点,第二天早上五六点又要起床干农活”。陈政清院士一直爱读书学习。为了躲避农村夏天的蚊子,就穿着长筒胶鞋看书——这曾被当作笑话在知青中流传。进入大学后,邓子新院士入学时的英语是班里最后一名,他坚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学英语,凭着自己的毅力,使自己的英语成绩后来居上,并在出国留学时派上用场。周绪红院士有时候一道理论力学题可以做出七八个解答。杨德森院士说:“虽然很多人选择留在国外工作,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国了。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的幸福与成就,是不可能脱离祖国的。”王国法院士说:“我不是因为喜欢而选择煤炭行业,而是因为选择而爱上煤炭事业。一次选择,一生无悔。”院士们的故事犹如一朵朵小浪花,朵朵浪花叠加就变成了波澜壮阔的不平凡的人生。其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人生积累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挖掘。

特别的选题设计——让科学精神、奋斗精神走近你我他。51位院士的故事采取自述的形式,将所想所思所为娓娓道来,文风真挚、朴实,兼有老照片做呼应,犹如邻家男孩、女孩的成长故事,一下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51位改革开放的亲历者,用他们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奋斗者的青春之歌。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也参与了历史的创造。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愿你来做这些亲历者的见证者,更愿你能从书中找到让你独立天地之精神,找到建树人生之信念,找到努力奋斗之方法,找到内心深处余音绕梁之情怀。在书中,感动由你,方法为你,力量从你。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见证者亲历者入学
入学通知书
初心如磐
注定的美好
中俄友谊的见证者
移动
五行真经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Chopard萧邦 红毯星光的见证者
入学面试
德国: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时代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