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德育时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2019-09-10黄志娟
黄志娟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行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传统的德育教学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新时代,人们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起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必不可少。因此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本文主要浅析提高小学德育时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小学德育 时效性研究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7-060-0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保证小学德育教学的质量,才能为学生以后的政治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良好的德育教学,能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識观,但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目前小学德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与家长沟通少,对学生管理不全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家长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忙于工作,与学生缺少必要的沟通,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性格。学生在学校,因为教师的引导,学生会乖巧懂事,当脱离了学校,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没有家长的教导,学生会不自觉的养成不好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家长的沟通,因为学生多,家长工作的不确定性,教师难于和家长进行沟通,不能保证学生长期保持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遇到问题时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处理。
(二)教学方法落后,不重视德育教育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牢记这些规矩,但在实际中遇到问题时,不能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课堂中所学习的德育内容只存在脑海中,不能付诸于实践,德育教育没有发挥其本质作用。此外,传统的德育教学地点主要集中在课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中,德育教育只要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不需要让学生理解有些行为的具体意义,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不利于德育教学,无法保证教学有效性。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要转变思想,重视德育教育,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改变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深刻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推荐学生回答问题。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设置很多小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学校的花开了,小明想摘一朵花带回家;小明看见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桶;通过学生的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是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
(二)改革学生评价制度,促进学生行为规范
传统的学生德育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的学生成绩,但期末成绩只要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会考出好成绩,在具体实践中,学生的行为仍然不规范,因此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采取加分制度,例如有学生主动捡起白色垃圾丢进垃圾桶,就可以积累一分,或者由同学们评选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尊敬师长等良好品质的学生,在期末总评时,分数多的同学可以得到额外的奖励,教师要对这些同学的行为进行表扬,利用榜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行为不断规范。小学阶段,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在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在长时间的熏陶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全员参与,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一天的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要注重营造校园文化。首先是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例如教师行为要规范,语言要文明,学生在长期和教师的相处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包括校园文化的营造和校园活动的开展,首先是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在教室门口粘贴名言警句,学生由于好奇心也会受到影响;在草坪中设置警示牌:小脚轻轻走,小草也会疼,在学生看来,小草也是一种生命,学生会养成爱惜植物的习惯;其次是校园活动的开展,学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知识竞赛或者“养成良好习惯,我最棒”之类的活动。在校园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与家长沟通越来越方便,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作业,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例如帮妈妈做菜,为爸爸捶背,为奶奶洗脚等孝敬家长的作业,也能使家长更了解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要提醒家长做好学生的榜样,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进入学堂、对外在世界充满好奇的新阶段,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教导,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林列如.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课程学习》.2016.
[2]苏霜.浅谈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时效性的策略研究.[J]《神州》.2017.
[3]钱卫秋.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2017.
[4]杭建立.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J]《小学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