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9-09-10王焕
王焕
摘 要:伴随着国家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进程的推进,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基础上,侧重探讨了基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家具专业;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要实现的一项主要职能,积极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术研究水平,有助于其形成自身的教育特色,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重大价值。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效结合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提高人才培育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本文中侧重探讨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相关问题。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在平常的教育活动中,在科研、人才培育、文化发扬等方面正面或者侧面的为推动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旨在以就业为目标,为企业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专技型人才,以服务为中心,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利用好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应当将社会需要作为立足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社会服务建设力度。在平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高职院校应依托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利用其在学术研究、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有利资源,结合企业实际需要,经过开展公益服务、文教服务、技术服务等活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学校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社会地位。
2 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伴随着国家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进程的推进,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对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势在必行。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合理的优化高校专业设置
职业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开设专业课程,首先要对区域经济发展方略有整体了解,熟悉当地着重发展的产业;其次应当对处在该产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进行实际调查,了解这些用人单位在设施、产品研发、日常运营等方面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这种专业是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是有突出实践价值的,是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符的,另外可以让学校在当地塑造专业品牌,提高市场影响力,有助于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另外,职业学校应依据社会需要,开设一批受欢迎度比较高的专业,而且增设与新兴行业发展相对应的专业,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提高职业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地位。
2.2 基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育目标的主要媒介,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应保证“教师传授、学生学习、企业需求”三者内容的对应。课程类别与所选教材应当与用人单位对技能的需求相符,如此有利于老师在职业院校、在课堂上了解到用人单位日常经营生产管理所需要的有针对性地知识与技能,进而让学生成长为与企业需要相符的人才,同时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为用人单位提供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服务。要实现该目标,需要职业院校在课程机制研发过程中和当地用人单位增强合作,一同创立课程体系研发小组,全面、深入地吸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信息,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融合到教学活动中。
2.3 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提升培育服务社会人才的能力
一是,职业院校应当基于现有师资队伍引进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有实践经验、科研水平突出的年轻教师。该年龄段的老师不但有较高的知识学习水平,科学的教育理念,还具有实践经验,加之科研水平突出,能有效促使学校师资力量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二,注重我省职业学校双师比重的提高。当前职业学校的双师架构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其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为此职业学校应增大双师型老师引进力度,包含聘请一些在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都表现突出的人才、从用人单位引进人才、安排专业的培训活动等。争取在双师型教师的影响下,学校的其他教师大幅提升对实践教学的关注水平,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实操水平还有助于教师自身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进而可以以新兴技术为对象展开深入探究,可以更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有效融合,提高职业学校社会服务水平。
2.4 定位社会发展的服务需求,健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
要想提高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水平,还应当不断调整与改善学校管理体系。职业院校不但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还应当制定科学的社会服务计划,把社会服务提上职业学校日常工作日程,让教师不断提升对科研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创新水平,着重开展新兴技术探究,而且把探究成果转变为实际生产力。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同时抓好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的工作,不可将精力全部放在教改上,重视全方位的发展才可以让职业学校有效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究。
同时,高职学校应不断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教师社会服务参与度低下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缺少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为此高职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部门,为教师社会服务的参与提供完善的管理体系。当其参与社会服务以后,便应对其进行追踪管理,及时解决教师在参与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让参与教师体会到比较显著的成就感,进而提升参与主动性。此外,还应以社会服务为中心制定科学的激励体系,譬如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师在职称评选方面可优先考虑,以此提高教师社会服务的参与主动性,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与成效。
3 結语
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自身所具有的一项社会职能,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另外还是提升学校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法。高职院校应积极增强和企业的合作,合理开设专业课程,和企业一同研发专业结构,优化现有师资团队,增大企业见习基地规模,让学校教师对企业技术、产品、设施等有更深入地认知,进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备案课题《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编号:ZJC1319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肖称萍,徐书培,卢建平.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9(07):42-46.
[2] 梁柳,吕相勇.职业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构建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