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梦”文化

2019-09-10郭文红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梦想文化

郭文红

【摘要】“美国梦”代表了美国人最核心的价值观,也是指导美国人追求个人幸福的航标。从哥伦比亚发现新大陆开始,美国这片土地上就寄托了开拓者勇于进取生生不息的梦想追求。电影作为最生动,最广泛的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向观众展示传递正面,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已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促进人民精神发展的关键力量。美国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取材于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美国黑人Chris Gardner在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情况下,独自抚养儿子,奋斗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终成为一位优秀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主人公的奋斗史展现了“美国梦”文化的深刻内涵。

引言

美国从建立到现在仅二百余年的历史,却从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美国人取得的成就与他们的精神内核““美国梦””是紧密相连的。““美国梦””已经深入到每个美国人的生活中,激励着美国人努力奋斗摆脱阶级种族的束缚, 实现人生价值。随着“美国梦”不断推向世界,一批以“美国梦”为题材的电影随之诞生,让世界更加了解了年轻的美国正在汲取怎样的精神营养并不断推动美国社会发展的。《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主人公始终抱着一个““美国梦””,他坚信幸福终有一天一定会降临在自己头上。终于,Chris凭借勤奋的努力和过人的智慧成为应聘者中的佼佼者,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证券公司录用。此时,幸福敲开了Chris的大门。

一.“美国梦”的含义

“美国梦”是美国的开创者为美国人设定的国家理想, 将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作为其基本含义。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的目标,““美国梦””是一个产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并将其视为西欧的希望之地, 之后清教徒踏上新大陆,“美国梦”渐渐诞生。最初的““美国梦””代表欧洲人在美国追求的宗教自由。对于早期的欧洲移民来说,美国是全新的自由生活的象征。即使是对没有宗教信仰的移民来说,美洲同样是梦想源地。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陆逐渐建立起新的生活模式, 在他们形成努力开拓新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特征性元素,对“美国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美洲在18世纪中大部分时间仍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殖民地人们及其渴望摆脱英国的统治获得独立。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是美国人为实现“美国梦”进行的第一次成功尝试。参与大陆会议的56名议员代表所有美国人签下他们的名字时,美国便自此成为自由和独立的象征。早期的“美国梦”是敢于牺牲、勇于开拓的精神。

“美国梦””被认为是与社会相联系的纽带,但并不是所有美国人享有这种联系。甚至《独立宣言》中人人享有的权被默认为仅白人享有的权利。多年以来,非裔美国人一直为争取权利与地位平等做着不懈的努力,因而追求平等也就成了“美国梦”其中的一部分。直到19世纪中期,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使社会现实与“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矛盾更加尖锐。这一问题引发的极大争论使美国最后分裂成对立的南北方势力。最终爆发了内战。1865年南方势力战败,美国总统林肯废除了奴隶制。但是黑人仅获得了制度上的自由, 赢得实质上的权利平等仍任重而道远。正如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所说“即使有太多困难和沮丧,我仍有一个梦想。这梦想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梦””。

如今美国人的追求多样化,“美国梦”自然也被赋予了各种含义。有些梦想看似无法实现但他们却从未停止过追求。

二.《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社会背景

人们的行为方式总会受到其所在社会阶层地位的影响。分层,因为阶级对几乎所有事物都有普遍的影响。电影中美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营造了紧张、不安气氛。美国现代社会所呈现的是以世俗的威望和财富的分配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人们在社会对人的衡量标准的驱动下为自己的利益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奋斗。因此 为了特定的目的对幸福的追求,在物质、虚荣心和心理的世俗满足的单一目标的指引下,人们很容易变得痛苦。电影探索了幸福的形式和幸福的根源,它伴随着一个人在追求幸福中的困惑和坚持。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基调是混合的, 复杂的,矛盾的,幸福存在于不幸之中,是从无数不幸的经历中抽象出来的。自从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的时代,被理想主义智慧的言论所启发的各个阶层,根据他们的客观分析和个人经验,以不同的标准解释了幸福。人们亦或在追求中失落亦或从追求中受益。

三.透析《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美国梦”文化

(一)不同寻常的性格特征

与单调的个人成功励志电影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当幸福来敲门》在表现人物之间的浓浓亲情的同时也展现了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性格特点,也使电影的主题更加接近于美国平民群众所追求的““美国梦””。这部电影抛弃了过去美国商业电影虚无缥缈的空想,更注重于平淡无奇的人物““美国梦””的追求。电影中黑人Chris对亲人和家庭承担的责任及殷切的爱被凸显。对主人公顽强的性格演绎也摆脱了好莱坞主角一贯的傲慢与自负,不仅使剧情充满了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也促使Chris实现了属于个人 的““美国梦””。

一直以来,美国人认为传统““美国梦””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坚忍不拔、勤奋,聪明。随着美国的发展,传统““美国梦””文化中 “肯干就有机会” 的观念也渐渐退出““美国梦””舞台。影片中主人公Chris曾经也相信只要努力就会将销骨密度扫描仪推销出去来实现自己的 ““美国梦”想”,他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投入进来。可是,Chris错误判断了市场,他手中的那台仪器并没有他幻想的广阔的市场前景。他几乎一败涂地,一家人的最基本的生活支出都得不到保障。生活的拮据使得妻子不堪重负最终离开了他,他并没有阻止妻子,而且让儿子跟着自己过。他明白文化程度不高的妻子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根本无力抚养儿子。Chris对自己的儿子也极为尊重。当父子倆第一次在地铁站过夜时,Chris并没有告诉儿子他们所处的困难境遇,而是告诉孩子他们只是在做游戏。种种困境使得Chris不得不反思自己追逐梦想的方式。在摸清方向的过程中,儿子成为接连不断的挫折和困难中Chris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承受生活的重担和社会所施加的种种困难。

影片中,Chris所表现的信念与传统“美国梦”中以追求个人主义不同。主人公并非完全相信美国社会中人人机会均等。主人公个人不断奋斗的动力源于美国寻常百姓对亲情的信仰与坚守,这也是该影片所展示的现代““美国梦””文化的独有特点。

(二)紧紧把握机遇

对机遇的把握是现代“美国梦”较之传统“美国梦”最突出的特征。美国一直倡导的自由经济使各个阶层的流动性更加迅速,激烈的竞争力使得机遇对一个人显得尤为关键。每个心怀““美国梦””的人都有通过自身努力迈向成功的坚定理想信念,但是家庭环境在一个人实现理想的路上影响是巨大的。自由经济逐渐造成的贫富差距问题使得家庭环境在对个人成功的所起的作用凸显。家庭环境自然影响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当幸福来敲门》中,出生贫寒的主人公Chris仅是高中学历。学历对他事业的限制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证券公司门口遇到开着豪车,满脸挂着笑容的股票经纪人,Chris低语询问,“必须上大学才能成为股票经纪人吧?”“不需要,只要精通數字,灵活处理人际关系,就这么简单。”自认为在算数方面还算有天赋的Chris便有了一丝念头:成为一位出色的股票经纪人。而这个梦想立即遭到妻子的否决,对于妻子而言,股票经纪人理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成为股票经纪人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她认为一个只是高中学历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成为股票经纪人。然而别人的看法并没有影响Chris,他没有放弃,迎难而上努力寻找机会。Chris利用与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一起乘车的机会,把魔方的技巧娴熟地展现在他的面前,并把魔方原理讲给他听,让经理另眼相看,有幸得到了去公司实习的机会。但得到机遇的同时Chris也面临艰难的选择。在20个实习生中最终只有一个人受聘。实习期没有收入对他来说入职前的日子极其艰难,而且最终如果没有被雇佣,所有努力便付诸东流了。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自己的坚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又很好地把握住了实习的机会,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与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证券公司录取成为经纪人。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美国社会制度的不公平,实现个人梦想,发现和把握机遇是十分关键的因素。

四.结语

《当幸福来敲门》展现了一位普通美国黑人以不同寻常的性格特征,在某一领域的天赋才能和紧紧抓住机遇三个条件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当代的“美国梦”文化,而且对当代青年人具有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家齐,杨燕.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西方文化价值观[J].科教导刊,2011,(5):247-248.

[2]冯恩玉.永不言败 追求梦想———解读《当幸福来敲门》[J].牡丹江大学报,2013,(2):24-2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李晓静.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的解读[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0):43-45.

[5]卢红艳.解读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 》的多重主题[J].电影文学,2014,(7):96-97.

[6]王新霞,陈磊.现代“美国梦”分析[J].当代文学,2009(11) .

[7]张沁. 幸福是什么———解读《当幸福来敲门》的文本[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 03).

猜你喜欢

梦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如此梦想
小梦想
谁远谁近?
梦想
梦想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