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钢琴套曲《蝴蝶》作品与演奏分析
2019-09-10张宇敏
【摘要】:罗伯特·舒曼是德国著名钢琴家,由于其钢琴作品浓郁的浪漫气息而被称为“音乐诗人”,舒曼在钢琴套曲作品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本文通过对其钢琴套曲中的杰出作品《蝴蝶》的写作手法、演奏技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探索舒曼的写作特点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
【关键词】:舒曼 《蝴蝶》 作品分析 风格探索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从小在钢琴演奏中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天分。他深受小说翻译家父亲的影响,从小就阅读各国小说等文学作品,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时代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他热情细腻、充满想象力的性格特点,他在作品中非常注重旋律与情感的表达,非常善于通过旋律、节奏的变化来描绘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舒曼创作的钢琴作品特点十分鲜明,不同于其他钢琴钢琴家,他最大的贡献体现在钢琴套曲作品上,将许多形象各异、情绪不一的小片段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多变的钢琴套曲,例如《狂欢节》、《童年情景》等都广为大众知晓并广受好评。
二、《蝴蝶》概述及创作背景分析
《蝴蝶》创作于1829年,正处于舒曼与克拉拉相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舒曼沉浸在美好的恋爱之中,创作热情高涨,态度也十分积极向上,作品中也无不散发出爱情的美好。《蝴蝶》这首套曲就很好地让舒曼把自己的恋爱情感抒发了出来。
《蝴蝶》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法国文学家保尔“假面舞会”的片段,整个曲目描写的也是假面舞会上发生的故事,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它取材于小说《少不更事的岁月》,小说中描述的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孪生兄弟爱上了同一个美丽的女孩,三个人一起在假面舞会上跳舞,最后哥哥作出让步,成全了弟弟的爱情,就如同蝴蝶一般,默默消失了。
《蝴蝶》一共由1个引子和12个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有独立的标题,并且节奏速度、风格特点都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丰富多彩,使人产生美好的想象。
三、《蝴蝶》作品及演奏分析
1.引子
引子部分一共为六个小节,两个乐句组成,是一个圆舞曲风格的、非常连贯通畅的旋律线条,目的就是要从一开始就将听众引入舞会的情境中去。在演奏引子时,一定要注意手腕的动作,保证旋律线条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第一句和第二句要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二句就如同第一句的回音一般,一定要控制好音量,并且在最后一个音处稍微做一些延长,预示着乐曲主体部分的到来。
2.《化装舞会》
这是全曲的第一个部分,延续了引子的圆舞曲风格,用连续的右手八度进行来表现主题,左手则使用典型的圆舞曲式伴奏。在演奏右手八度时一定要一气呵成,最好使用4、5指交替弹奏上方音的指法,让旋律具有连贯性和歌唱性,句子感明显清晰,要营造出舞会慢慢拉开序幕,逐渐热闹愉快的氛围。
3.《瓦尔特自画像》
这一部分是对瓦尔特人物的一段描写,一定要与前一片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分解和弦的第一个音开始就要强,时值也要弹足,不能随意就过去,随后的八度下行一定要准确轻巧,整个过程也要一气呵成,将分解和弦与八度衔接好,只用一个踏板,气势不可以有所削减。在这一片段中还需注意大连线与小连线的区分,在小连线的演奏中要控制踏板,在连线结束的同时及时松开踏板,不能影响小连线后休止的拍子。
4.《伏尔特自画像》
这一部分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是对伏尔特人物的刻画,每一个八度都要把声音沉下去,手腕不能僵硬,弹奏出有棱角的感觉,以此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整个这一部分一定要注意旋律的线条,在较少使用踏板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旋律线条连接起来,使旋律清晰地呈现,而不能将每个音分隔独立开来。
5.《假面》
这一部分也是一个再现单三部的曲式结构,在演奏過程中要注意连贯性和流动性,在整体力度p的前提下做sf,要有准备,但是不可以过于声嘶力竭。这一段的旋律主音基本集中在右手的小指上,附点节奏也较多,所以在演奏时小指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附点节奏也一定要演奏准确,要停足拍子。在中间段小连线处要尤其注意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和对比,左右手衔接要自然流畅。
6.《维娜》
这是对女主角的形象描写,运用了模仿二重唱的写作手法,将女主角的妩媚多姿以及美妙的舞步描写得淋漓精致,也表现出了兄弟两人的追求与女主角的的犹豫徘徊。在演奏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演绎得优美轻柔,不能只关注了高声部的旋律而忽略了其他声部的歌唱,尤其在某些变化的独特的和声时要做出略微的强调。
7.《伏尔特之舞》
这一部分是一个回旋曲式的结构,充分体现伏尔特的坚定与坚持。在这一部分开头的和弦小连线演奏过程中,要注意手指抓力的运用,触键要集中,且第二个音不可以强于第一个音,而踏板也要在重音时下去,连线结束收得及时,不能拖拉。这一段中力度由sf到pp,强弱对比要做的明显。
8.《变换假面》
这一部分是全曲最虚幻最朦胧的片段,舒曼的浪漫主义气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演奏这一段时,要控制好速度的平稳,想象仿佛如梦一般,安静纯净,开头的部分可以加上左踏板,更突出朦胧温馨的感觉。在后半部分右手的旋律线要明显,但是不能太强而脱离整体的氛围,左手的伴奏更是不能过于突出。
9.《招供》
这一段要与上面的《交换假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演奏时想象一个十分高大雄伟的形象,手指的力量集中,达到ff的力度。这一段是一个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节奏,在演奏每一小节第二拍时,要稍微延长第二拍。这一段中众多的调性转变,也为乐曲增添了一些故事性和曲折性。
10.《愤怒》
这一部分虽然名为愤怒,但是其实是表现哥哥对于即将对于放弃维娜,成全弟弟的不舍心痛之情。引子部分的演奏要注意放松手臂,转动手腕来演奏,不能使旋律停滞。后半部分旋律使用了典型的模进的手法,用连续的八分音符的跳音来营造紧张的气氛,也代表了兄弟两人之间紧张的心情与关系。在演奏这些跳音时,一定要准确,并且将分布在左右手的旋律线条突出,注意旋律的清晰。
11.《卸妆》
这一段前面的引子部分作为一个过渡,可以稍快一些,三个音一组,并且把力度pp与ff进行强烈的对比。随后是一个玛祖卡风格的片段,不同于一般的圆舞曲,它的重拍在每一个小节的第三拍上,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段变化再现时,重音又回到了第一拍上,在这两段中一定要有所区分。玛祖卡风格的片段旋律线条要连贯清晰,多用指腹触键,演奏出虚幻朦胧的感觉。
12.《急忙》
这一部分结构比较复杂,变化也比较多,是典型的波罗乃兹的节奏特点,是一种正式的宫廷的舞蹈形式,在演奏时要想象军队的形象,非常精神昂扬。引子部分可以快起做渐强,踏板要跟着和声换,引子之后的第一小段中,要注意在p的力度中做渐强和sf,不要过分,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下面的f进行对比。在这一部分中,要强调切分音,而短倚音要做适当的弱化,以此来体现一种幽默诙谐的感觉。
13.《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哥哥离场成全弟弟与维娜的描写,在其中加入了德国民歌。在第一段的主题旋律再次出现时,不能过于随意,要给人一种经历了许多终于出现的感觉。这一部分的后半段平静得仿佛是清晨一般,太阳缓缓地升起,而加重的“la”音仿佛远处传来的钟声一般,宁静悠长。在这段演奏过程中,不能忽略左手的旋律进行,踏板要有长线条。最后结尾听到一个一个音的离开,让一切重归平静。
四、不同演奏版本对比
《蝴蝶》作为一首世界名曲,有很多鋼琴家都演奏过,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肯普夫、里赫特和德穆斯的版本。相比其他两人,肯普夫的演奏非常严谨,遵从了作品原来的速度与力度,让人深刻地领悟到作品内在的情感变化与旋律线条,给人一种非常细腻而又亲切的感觉。而一向以高超的演奏技术著称的里赫特对于《蝴蝶》的演奏就更有弹性一些,整体速度上比肯普夫的版本要快,而且这是他现场演奏的版本,显得更具有现场表现力和想象力。而作为“维也纳学派三杰”之一的德穆斯对于这首作品的演奏弹性会更大一些,速度对比方面会更夸张一些,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五、结语
舒曼的《蝴蝶》体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艺,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气息,也是舒曼内心的文学功底的一种展现。《蝴蝶》这首作品不管从钢琴技巧方面来说,还是表达情感方面来说,都是内涵丰富、值得去鉴赏的好作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演奏和总结,我现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希望以后对舒曼的其他作品的理解和演奏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盼.舒曼钢琴作品《蝴蝶Op.2》演奏技巧分析[J].黄河之声.2019(01).
【2】颜思雨.对舒曼钢琴套曲《蝴蝶》演奏技巧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01).
【3】张宇.舒曼钢琴套曲《蝴蝶》演奏技巧分析[J].黄河之声.2018(16).
【4】李膺卓.舒曼《蝴蝶》套曲演奏版本的比较研究——以肯普夫和里赫特的演奏为例[J].艺术科技.2017(12).
个人简介:张宇敏(1998年),女,汉族,江苏省,就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学),2016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