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少年厌学行为的心理动机因素

2019-09-10龙卓明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厌学自信心

【摘要】:学习是中小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现在的青少年的学习态度、行为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在校的学习成绩,而厌学这一行为因素则占了很大的比重。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有45%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2%。由此,不难看出,大多数学生并不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而更多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进而消极对待学习活动,产生厌学的行为。因此,厌学的这一行为,有必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挖掘分析,才能够因势利导,进而缓解或是消除他们的厌学的行为及对学习产生的负面的情绪,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本研究将侧重于分析形成厌学行为的因素,可以从心理、社会暨家庭、学校的教育教学因素来对此予以解释,其中,侧重从个人的心理层面,通过多重的理论来解释其厌学的动机,通过对个案的访谈来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厌学 自信心 马斯洛需求理论

1.3.1 厌学的定义、表现

傅安球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吴红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消积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也有学者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主导需求发生转移,对学校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烦情绪,对与学习相关的行为持冷漠和放纵的态度,且通过不良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目前学校的一线工作者,多将厌学按照学科划分,如英语厌学、体育厌学等。经过分析发现,学者们对厌学的定义多是探讨部分内涵,缺乏对厌学结果的

界定,因此厌学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一般认为,厌学学生的标准为:对各种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学习的学生。目前在校学习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等毕业的学生。因不努力导致使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的学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孩子是否厌学主要看他是否对学习感到痛苦、厌烦。如果只对一个学科不感兴趣,或者学习成绩差,不能称做厌学。

关于厌学表现,有研究者认为,学生因讨厌某特定学科,消极怠学,对老师

不满,甚至逃学。也有学者认为,多数厌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放学不做作业,平时上学迟到、早退,有的还会矿课和逃学。有的甚至因为学习与老师、父母发生冲突。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的有关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家庭及社会方面,尤其是在社会学习及建構理论解释这一现象较多,而较少有用到其它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及分析。其中,张芬舒在对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专制严厉的家庭氛围、过分溺爱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学生的厌学问题正相关。造成厌学的个人原因,总结起来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学习中的失败体验;低自尊水平;学习能力的欠缺;被别人贴标签造成的自我认同错位;自立能力较差,懒惰、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王德岭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生活,但是父母往往忙于工作,致使他们学习上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一下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从而回避学习,产生厌学心理。

1.3.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青少年群体的厌学行为的原因总结的比较完整,归纳的重点突出。主要是通过相应的理论来对此进行解释。Daniel(2008)等人对成就目标的一项纵向研究发现,那些追求高掌握目标和同时追求成绩的学生体验到了更多的成功情绪,同时减少了厌倦情绪。

哈维曼德尔《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及对策》一书中指出有的孩子厌学是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怎样努力,都会掉到别人的后面。因此,就感到灰心丧气,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美国的苏.白劳德认为孩子产生厌学的原因是有心理疾病,解决的方法是教师要从帮助孩子克服心理疾病,解决厌学问题。

V.Carli和M.Sarchiapone(2013)在欧洲进行了关于青少年逃学的实务研究,通过名为"we -stay"的干预项目,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多维度对比,发现青少年厌学是受社会、心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的。

Peter Korooma的研究,认为逃学行为与学校班级内的社会性相互影响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中学教育重视潜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少注重知识传授。教育考虑学生的心理发育,边学边玩,注重启发孩子多想象、多创造。这种培养方式不易造成学生厌学。但是美国家庭的高离婚率和复杂的家庭关系,却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学习。

【研究结果】通过对5至6名在校在读的有厌学倾向的初中生进行访谈,了解到他们之所以会有交作业拖沓、迟到早退、逃课上网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主要可归因于内外因两方面,进而造成他们的学习的动机下降,形成厌学的倾向。

这部分将尽量通过案例的方式来展现,为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将用化名来表示;以及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这作为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重点总结造成青少年厌学行为的心理原因。

(一)个人心理原因

1.自身动机低下的原因

有部分青少年由于自身心理问题,对学习方面不自信,充满自卑;又由于这种心态让自己在成绩下降的时候,不主动与老师及同学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案例中的小虹为该中学初2016级一班学生,小虹看上去是一位很文静的女孩,然而她说自己因为厌学情绪而感觉很失落与烦恼,当询问她厌学的原因时,她说自己的成绩一向不太好,自己也想变得努力一点,但是不知道该从那里做起,也曾经强迫自己很努力的去学很不喜欢的科目,但是没有坚持几天便放弃了,由于个体自身较低动机水平影响因素,小虹始终没有能够克服厌学情绪。

2.自我导向的偏失

对于个体而言,在他的自我发展过程中总存在着一种“自我差异”,即当下的现实自我状态和未来的意向自我状态之间的差距。这一理论进一步区分了两种“意向自我”,一种是“理想性自我”,即个体所希望、所憧憬、想要成为的自我形象;另一种是“应该性自我” ,即他人为个体所设定,或个体认为不得不去完成的自我标准。“应该性自我导向”则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受到“不得不如此”的无奈感和压力感,对学习结果的消极意義敏感,好的结果,在他们看来仅是避免了失败,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如果失败了,则等于做错了事,会感到焦虑、挫折。小刚是该校的初3的学生,以前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一次班级测试中,由于他名次下降了许多,结果使得他觉得自己背负了深深的压力,开始逃避学习,这学期也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成绩进一步下滑,厌学的情绪更明显了。

3.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马斯洛认为个体需要类型及其满足程度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方式和方向,他按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高一级需要才可能出现。与此相类似,韦伯1982年的一项研究中也指出了与学习动机高度相关的三类基本需要,即成功的需要、安全感、希望和关于事情能够做得更好的知觉,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威胁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不安全感乃至烦恼,最终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出现各种学习问题。小勇是该校的初二(三)班的学生,他平时喜欢在家里面自学绘画,曾经在市级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他也想在艺术这条道上越走越远;但是父母硬是让他好好学习文化课的知识,没让他继续学画画,他觉得这一兴趣爱好没能得到满足,对学习的专注度便开始下降了,有些时候逃课便成为了家常便饭。

【结论与思 考】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学习方面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学习,青少年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本领;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有部分青少年有或轻或重的厌学倾向及行为。通过前面的分析,我认为可以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情绪abc理论、自我导向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很好地解释其成因。由于厌学的青少年或多或少受到了外部的不良因素的刺激,诸如读书无用论、老师及同学对其学习能力的怀疑等等,从而认为自己一定学不好或者不需要学习这一类的错误的想法以及理念,使自己选择厌学或者逃学来回避学习的行为;也由于青少年对自身的定位过高,一旦考试失利,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受到了大的挫折,从而一蹶不振;也可能是自己的学习或是生活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为了发泄或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选择了厌学的行为。不管情况如何,我认为受访者的自身心理因素的作用都大于外在的因素。

因此,本文从分析当地初中的青少年厌学的原因出发并尝试性地、初步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希望能通过当地学校的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实践,希望厌学青少年的各种不良行为能够得到减少甚至是消失。我认为解决的策略是对症下药,即是从改变受访者的不合理的看法或信念入手。我们可以对受访者进行相应的小组辅导,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和活动来使他们明白厌学行为的危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形成自己的合理的定位,纠正自己的不合理的认知。如告诉他们做不出题不是因为笨,有些同学做的出来是因为掌握了正确的做题方法等等;也可以通过强化疗法,即当厌学青少年在学习时达成了一个阶段的目标,及时给予其代币或是相应的物质奖励,这个奖励必须是针对其积极行为做出的,从而强化其良性行为。

总之,本文是尝试性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厌学问题进行动机的分析和提出对策,运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收集整理资料,通过理论框架来独立分析了背后的可能存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2】刘守旗,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8

【3】吴红,中职学生厌学的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6

【4】闰兵,当前中职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

【5】髙利兵,中学生厌学的归因与矫治教育科学研究,2004

【6】陈庆,从教育本身浅析学生厌学原因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

【7】肖新燕,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教学与管理,2007

【8】丁淑纯,学生厌学原因及相关对策教育导刊,2004

【9】张芬舒,当前高中生厌学现象分析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10】王德岭,浅谈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J]新课程,2010,7

【11】喻兴波,初中生厌学现状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2】Daniel,Individualdifferencesinachievementgoals:aiorgitudinalStudyofcogntive emotionalandachievement.[M]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2008.

【13】张恬恬,初中成绩优秀生厌学原因及矫治对策[J],科技信息,2010

【14】CadiV,WassermanC,SarchiaponeMetal.1682-WorkinginEuropeSttruancyamongyouth(WE-STAY)[J].European Psychiatry.2013

【15】(美)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6】陈雪松,重庆市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初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17】Park Robert Ezra.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28

【18】Linda Nielsen.Students from Divorced and Blended Families.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3

【19】(美)R赖丁雷纳著,庞维国译,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沙莲香著《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龙卓明(1996—),男,土家族,四川泸州人,研究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区管理和青少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厌学自信心
大学生厌学情绪浅论
写给厌学的孩子们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