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019-09-10白丽英
白丽英
摘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我们能够获得我们需要的知识,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同时,很多国外的反动言论、反动思潮、腐化思想、拜金主义等也会蜂拥而入,以各种糖衣炮弹的伪装侵蚀我们的国民。高校学生更是他们的侵蚀对象。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寻求新的思路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要求
一、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遇到的困难
(一)教育形势日趋紧张严峻
“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同时也给一些国外反动势力传播腐化堕落思想、开展反动言论传播提供了平台,高校学生在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对各种思想言论的辨别判断上认识不够充分,辨识能力不够强,容易受到穿着糖衣炮弹伪装的错误思想的蛊惑和误导。从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现象是,部分高校学生对于红色革命优秀传统的认同度在下降,不尊重自己国家的英雄,这就是受到的错误思想的蛊惑,高校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开展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需要和长远意义。
(二)教育目标有所改革创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对于思政教育内容学习渠道有了拓展,同样的知识理论在互联网上有着各种不同的分析解释,在互联网上鱼目混珠地夹杂着各种错误思潮。因此,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我们不仅要开展思政知识理论的讲解传授,更要提升高校学生对于各种思想的辨识能力,能够透过糖衣炮弹的伪装,看透问题的本质,准确辨识各种错误思想,深化思政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技术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实施
(一)创新“互联网+”形势下的教育指导思想
首先,需要对基础的思政教育觀念进行创新,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下,更加有必要创新基础的信息实践环境,避免影响到最终的高校思政教育结果。“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实践平台,通过对互联网的应用,我们可以将一些思政信息内容完全地传播出去,进而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内容的熏陶,自身的价值观也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其次,高校思政教育需要跳出自身的地域认知,不能将高校思政教育集中在自己的学校或者区域范围内,转而需要涉及到所有的地方。
(二)针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应当考虑,如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当中的优秀资源,必然能够实现良好的高校思政教育过程。在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互联网+”创新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网络信息内容保持密切的关注度,对于网络当中所涉及的思政教育内容,都应当补充到现有的思政教育当中,并且采用视频、音频等方式最为直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形成最为深刻的理解。
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还应当在新时期广泛涉及网络心理教育内容。网络平台本身较为开放,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我国现阶段的网络监管力度并不大,容易导致网络世界当中充斥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所以,应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三)教育模式上的全面创新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填鸭式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十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注重于纯粹的知识传授,而学生在这样的状况下,处于一种持续的被动学习状态,本身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正确地调动起来。伴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认知,并且自身的眼界也得到了开阔,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因而必然需要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需要以单向传输为基础,通过网络实现教育的双向拓展,针对当前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采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方法,不断提高基础的教育方式。在进行教育创新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努力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这些资源内容,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教育资源呈现出良好的教育思路,将相关的教育内容进行综合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地采用网络环境下的不同信息内容,将这些思政教育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必然需要从“互联网+”的方向进行全新的拓展实践,以便于形成科学的教育思路,提高相应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