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运动成瘾现象
2019-09-10徐亮林鹏江
徐亮 林鹏江
摘 要:本文探讨了运动成瘾的本质以及现有研究中已发现对大学生的影响,运动成瘾的形成是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但终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的作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运动成瘾的危害,从而改善自己的运动习惯,可以更好地推动科学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成瘾;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7-127-01
1研究意义及方法
1.1研究意义
大学生在运动中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针来指导,不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运动方式,而是无节制、盲目地进行运动,很容易造成畸形的运动习惯,损伤自身的肌肉、关节和内脏,影响机体健康,更主要的是可能使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心理健康发生连锁的不良反应,酿成悲剧。国内对于运动成瘾的研究基础薄弱,针对大学生人群的更是少之又少,探究运动成瘾对国内大学生的影响对现有科研工作及全民健身有积极意义。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从中國知网、谷歌学术等文献库收集原始资料。
1.2.2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得来的资料进一步分析,确保论证的可靠性和逻辑性。
2运动成瘾的概念界定
2.1运动成瘾的定义
1987年,Veale首次提出了运动依赖这一概念,指的是人不仅仅体会到运动时大脑分泌出的一些特殊物质,如儿茶酚胺、多巴胺等,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不自觉地有“瘾”,希望得到能多的快感,而不断运动就是产生快感的来源;同时运动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社会方面的愉快感,是一种包括了物质成瘾和精神行为成瘾的综合成瘾行为。如果停止有规律的运动,就会出现近似物质成瘾者戒断的症状,例如食欲不振、焦虑、失眠、狂躁等。
2.2运动成瘾的分类
运动成瘾可以分成积极的运动成瘾和消极的运动成瘾。我们所提倡的科学运动、全民健身,就是一种积极的“运动成瘾”,这种条件下运动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健全人格,强健体魄,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而我们通常说的运动成瘾,其实指的就是消极运动成瘾,对个体生理、心理造成危害。
3运动成瘾对大学生人群的影响
凡事都有两面性,运动成瘾在损害个体的同时也会给予某些方面的积极作用,只有全面看待运动成瘾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对已有运动成瘾的大学生进行分析和帮助。
3.1积极作用
这里讨论的积极作用与积极的“运动成瘾”是两个概念,积极作用是在运动成瘾前提下产生的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在某一方面看确实可以有正面的作用。
3.1.1.缓解压力
大学生由于学业的负担,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需要有一定的方式去排解,而运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运动可将个体的注意力从紧张、烦恼的情景中转移开来,使其摆脱原来的困境。
3.1.2.自我效能的提高
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行为主义学家班杜拉认为,当人们完成了一项自认为较为困难、不易达成的任务后,对自我效能的感知水平就会提高。运动成瘾者通常都会完成超过自身运动极限的活动,从某一方面来讲这种行为提高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水平。
3.2消极作用
3.2.1.损害身心健康
通常有运动成瘾的个体执着于某一项运动,有着特别的偏好,这就造成运动形式单一,运动时间会相对固定,而这一项运动对身体的损耗会不断叠加在个体某一些部位,即使已经意识到身体出现病症,或者运动会造成损伤,还是会无法控制自己地去运动。同时为了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连续性,个体往往会将其他事情后置于运动完成,而将运动放置在首要地位,导致其他事情的完成情况大打折扣,长期下来对自我概念的认知会有所下降。
3.2.2.破坏人际关系
如果不科学地进行运动,形成运动成瘾的病症,那么个体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会集中于眼前的运动项目上,而忽略了周围人和事。而周围的人对于运动成瘾者可能会有偏见和排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由于运动成瘾多指向某一单一的运动,更缩小了人际交往圈。
4结语
运动对大学生的益处比比皆是,但只有科学的运动才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之路。大学阶段对学生的未来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要树立健全的运动理念,及时发现、有效避免运动成瘾现象的发生,即使出现,也要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为全民健身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阳海青.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体育竞赛的竞技动机分析——以吉首大学参加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8):486-488.
[2]熊明生,周宗奎.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运动动机研究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No.206(1):62-67.
[3]林光华,章振坤,保宇凤,等.高校运动员竞技动机的特征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17):140-141.
[4]罗霄骁,张力为.竞技运动中的“迷信”行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5):454-460.
[5]叶平.运动员的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64-66.
[6]林立新,王清生,郭鸿鸣.我国定向运动员竞技动机特征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