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语文人的“大”

2019-09-10吴沅浍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师者育人时代

吴沅浍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当下教育改革中亟待实现的发展目标,更是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师者,人之模范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特别强调:“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可见,新时代语境之下,教师应该具备向着更高生命品质发展的自觉——培养师者的德性。

“师者的德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2]万世师表的孔子曾提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自古以来,涵养德性的师道传统便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有志于教的师者心中。传道授业的使命,则要求师者们不断向着更高的精神品质看齐,做一位学高身正的表率者。其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作为特别负有人文性内质的学科教育者,在当下则更应关注师者德性培育的可能和应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系列讲话中多次谈到: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正由“大先生”一词引申开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德性培育便是持续追求一种“大”的精神特质。“大”在此并非指个体形态的某种显性特征,而更多地是孕于民族伦理和审美发展中的生命品质。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反映了中华美学的精神传统;从当前的时代语境看,它更是新时代语文教师追求卓越发展的精神指向。由此,我们必须对“大”的审美内涵作多维度探讨。

一、师者的历史传承:向“大”而生的美学精神

“大”在中华美学传统中具有丰富的旨趣,早在《左传》关于“季札观乐”的记载中,便出现“大”这一范畴。

季札观《秦》乐后,评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3]

在评论中,季札以“大”评乐,其中既含有对所观乐舞形式的欣赏,但更多是对乐舞内在孕育的道德教化意义进行论述,将其中所蕴含的“德”的内容与天地润泽万物的品质并举,鲜明地指出:“大”正是一种极高的道德与审美境界。而随后的孔子则将“大”这一内涵拓展至对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功业的高度评价,在《论语》中,孔子曾以“大”论尧的精神境界: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4]

在此,孔子借用三个形容词“巍巍乎”“荡荡乎”“焕乎”来具体阐明尧作为君主而表现出的“大”的品质。“巍巍乎”,高大壮观的样子,朱熹解释说,“言物之高大,莫有过于天者,而独尧之德能与之准”[5],则见“大”是指由个人的德性修养而表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上的崇高特性(此处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特性有所区别);“荡荡乎,广远之称也”,所谓“广远”,则是高度称颂尧作为天下之师能在具体的德行实践中教化万方,在时空范畴中则有广阔长远的特性;“焕乎,光明之貌也”,说明尧之为人与其制作的典章制度同是光辉浩大的。由此“大”这一精神则具体表现为“崇高、广大而且有光辉”[6]。

随后孟子在沿袭孔子论“大”的基础上则更为系统指出“大”的相关概念,他特别将“大”引入其对个体人格境界的相关论述之中。如《孟子?尽心下》: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7]

孟子将人的个体人格境界分为六个层次,且次第展开又体现一定的等级差异,而“大”以善、信、美为基础且又同时指向更高的圣、神境界,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充实而有光辉”,朱熹解释说:“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则德业至盛而不可加矣。”[8]需要注意的是,朱子指出善与美仅是充实自身,并非个体发展的终点,他更加提倡将这种善与美发扬于外在事业的实践之中,通过道德行为渐次引领更多个体持续向上发展,而这种阐述也符合孟子提出的“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9]這一论点,基于一种由内而外的扩而充之,其个体的人格境界也将由个体的“大”扩充到类群发展的“大”,由此,方能称得“至盛而不可加矣”。

由是,“大”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一种美学精神,在其传承和发展之中,无疑成为众多志士仁人尤其是肩负社会教化职责的师者们的内在价值追求。《中庸》言“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当中,师者们秉持向“大”而生的传承精神,持续砥砺自身学识、能力、价值、信仰等内在品质,追求一种内外和谐的最高生命形态,在知行合一的实践当中,臻于那种心向往之的具有“充实而有光辉”的生命质地。

二、教师的卓越发展:由“大”而成的时代教育

“大”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具有丰富的美学精神指向,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美学价值的体现并非是静止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流动、生成。新时代语境之下,追求“大”的生命特质,持续向着更高方向发展,成为时代的“大先生”,则又具体要求教师树立一种“大格局”,成为时代教育的先行者。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全球化浪潮之下,发展的紧迫性驱使着国家间不断追赶与竞争,溯流从源,国家实力的竞争正是各国人才的比拼。立足时代的宏观背景,教育在当今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无疑是重中之重。教育先行的时代要求赋予了每一位教师重大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要清醒地看到教育工作不仅只是个人的事业,更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由此,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拥有更加宏阔的视野与格局。

(一)骋怀游目,着眼时代教育

邓小平曾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深刻地揭示出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身处其中,每一位教师的眼光都不应仅仅停留于当下,更应看到未来的发展,看到世界的变化。早在上个世纪,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便已强调要培养具有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思维人才。相较于此,中国的教育发展仍有一段距离要走。当代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在谈到教师常犯的“三多三少”的毛病时,也曾鲜明地指出:“眼前学生看得多,将来建设者的形象考虑地少;知识要求看得多,能力训练考虑地少;分数看得多,实际才干考虑得少。这种育人的观念与当今培养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10]这深刻揭示出当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暴露出的三个重要问题。其一,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来看,教师在培育学生时,大多只是一般性看待学生的阶段成长,而没有将教学放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去深刻把握,由此造成教育往往是滞后的、孤立的;其二,由教育理念反映于具体教学过程与方法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便没有考虑到未来教育对当下学生发展的更高要求,尤其身处当今信息时代的浪潮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无疑比单一的知识学习更为重要,而具体的教学实践常因这种短视而陷入“因小失大”、不能“对症下药”的尴尬处境;其三,从教学实践的最终效果去看,因片面追求“分数”,教育培养的对象大多是仅能获得应试高分而缺乏实际才干的人。这样的教育现状怎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反思呢?需要明确的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要有更为自觉的认识:教育要培育的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教在今天,看到明天。对待教育,面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者应该要有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具有立足时代发展的战略格局。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唯有置于时代的高地,才能游目骋怀,看到教育更为宏阔的美丽风景。

(二)博采众长,胸怀百川之智

高瞻远瞩的视野,为教师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但作为一位具有时代大格局的教师,除了广阔的视野,还需具备海纳百川的气魄。不能仅仅囿于教材一隅,皓首穷经,更要敢于、善于汲取新的活水。于漪老师特别指出:“今日所处的时代已与往昔大不一样,社会发展,科技以惊人的速度飞快进步,教育单一功能价值观正向教育多功能价值观转换,教育片面质量观正在向全面质量观转换,教育低效率观正在向高效率观转换,学科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教师就应该以学为本。”[11]这就对当下教师的个体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教师是做立人的事业,其思维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其育人的质地,尤其是处于纷繁复杂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则更需要具备一种“大学科”的视野,有博采众长的能力,要广泛涉猎,从各类学科中汲取营养,开阔眼界,铸就更为宽阔的知识与思维体系。

除了博览群书,教师还要虚心向众多优秀的名师求教,吸取他们创造的经验。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在《语文哲思录》一文中说道:“‘洪氏语文’‘洪氏教材’之所以姓‘洪’,因为它是无数细流汇集而成的。这也正说明一个人‘干事业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宏大气魄,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12]由此可见,善于广泛地吸收是成为一位名师的重要基点。而欲成真正的名师,更要在此之上,有百川归海的融合,有以我为主的气魄,于漪老师将其归结为创造,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甚至流派。既要有广泛吸收的大胸怀,又要有熔于一炉的大气魄,这正是具有时代“大”格局的教师应追寻的路径。

三、以“大”为美:新时代语文人的价值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新时代语境之下,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使命,呼吁着当代学科教育者尤其是具有内在人文特质的语文学科教育者成为教育发展重要的“扛旗手”。教育的大发展激励着语文人抓住大机遇,迎接时代挑战,追求更多发展的可能。由此,語文人应立足语文教育的学科内质,不断去追寻语文育人的三昧,而“大”作为一种美学精神,则为奋进中的语文人创造更幸福的教育事业提供内在力量。

(一)坚持“钻”与“研”,深挖语文内质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丰厚的精神意蕴,具备育人的学科潜质。教师不断追求与深挖学科育人的过程,也正是朝着学科品质中蕴含的“大处”不断求索。《论语?子罕》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正是基于刻苦钻研探索后生出的博大厚实的感发。同理,语文教育者所追求的“大”处正是教师抓住语文学科的内质,不断钻研之后所达到的一种精神的充盈。

钻研并非盲目的行动,它更需要一种正确方向的引领。叶圣陶先生曾不无忧虑地说:“多数语文老师不知道语文做什么,净往不切实际的道路上瞎钻研。”[13]可见钻研须首先基于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内在本质的认识。在此要求下,教师应当也必须首先确立较为明朗的语文教育理念。思考语文学科育人的本质,培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等时代性命题是当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探索的方向。语文教育的高度基于教师思维的深度,如何给自己的语文教育“定位”,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每一位教师不断钻研的方向。于漪老师曾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教”无止境,努力钻研,是一位真正的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工具化浪潮泛滥的当下,语文对于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语文教师的钻研自然要立足人的培育问题。语文教师应深抓语文的内质,追求每一堂真正的好课。反思过去的语文教育,课堂常停留于标准化、机械化的语言文字知识训练,课堂教学也仅围绕零碎堆砌而成的字词句段篇的外围不断打圈。“语文教学自然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但若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语文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14]纵观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关于文道之争的讨论一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直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提出,已较为科学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定性,而语文教师也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语文的方向,深挖语文内质,持续耕耘。在此,笔者认为,“深”挖语文的内质,也应把握语文教学的几个重要维度。其一,“发现学生”是教育的起点。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清楚地认识他们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及未来发展需要是师生共同创造语文课堂的前提。其二,“合适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它与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的育人理念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教师综合考虑文本特点、语文育人方向及学生发展情况,能有创见地深度挖掘文本中蕴含的语文育人的土壤。其三,“深度的课堂对话”是语文育人独特的风貌。师生对话的展开既是语言、思维的训练,更是审美意蕴的流动与生成,是引领学生向更高生命品质塑造的旅程。其四,“反思与评价”是教师把握语文本质的有效方式,是促成语文教学品质升华的阶梯。总之,教师多维度地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不断深入挖掘语文学科蕴藏的育人特质,则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收获一种持续不断的充盈感,能够在育人的事业中,享受语文人特有的幸福感。

(二)锤炼伟大品质,呼唤人格教育

《诗经》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光辉浩大的人格之美,总是让人心向往之。崇高的品德比任何言语都更能直接给予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触动。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其人格魅力,总在身体力行中予以学生心灵的激荡。语文教师应以其高尚的人格浸润学生的心灵,引领其走进更美丽的成长旅程。“当我们在学生面前打开语文及其他课本时,也就打开了自己这本书——一本有内容却是无字的书”[15],于永正老师这一番言语道明了育人事业与教师言行的深度关联。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作为教育先行者的语文人,则更应自觉地肩负起育人的重大使命,更应追求一种大的人格境界——充实而有光辉的人格之美。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教师的人格之“大”,体现于发展学生人格的教育实践当中。程红兵老师提出:“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是语文教学实现价值的必然。”[16]同理,语文人作为语文教学的引领者,则更应注重锤炼自身崇高的品质,呼唤语文人格教育。

“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17]由此,教师首先应有高尚的思想,能够将自身内在的德性品质与语文学科中蕴藏的德育因素结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追求更高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品格。其次,语文教师应有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求真”品质,能够在语文教学中不迷信权威,以其求真的探索精神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个性发展,养成主体性人格特质;此外,语文教师还应具有高尚的审美趣味。美的教育总是能陶冶高尚的情操,唤起学生心中对美丽生活的向往,语文教师对美的更高品质的追求,也会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的品位。

总之,大时代呼唤大品质。追求“大”的精神特质,培养师者德性,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是语文人追求的一种更高生命品格,是教师素养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育人工作者在教育事业中成人之美的幸福体味。语文人,向往“大”,追求美,慢慢走,欣赏语文教育的美丽风景!

注释:

[1]徐永利:《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23日,第12版。

[2]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40页。

[3]李梦生:《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866页。

[4][5][7][8][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第107页,第107页,第378页,第378页,第210页。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10][11]于漪:《卓越教师第一课——于漪谈教师素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5页,第97页。

[12][15]裴跃进:《教学名家谈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1页,第11页。

[13]《叶圣陶集(第2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8页。

[14]李華平:《于漪:追求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17年第5期,第8页。

[16][17]程红兵:《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中国教师》,2016年第6期,第51页,第52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师者育人时代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