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改革“先锋”——语文大师于漪
2019-09-10邵红能
邵红能
她的名字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的许多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她的一生都在三尺讲台坚守,她是整个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她“改革先锋”称号,颁授相应奖章,赞其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她,就是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同时,她还是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她不只为上海,而且一直为全国教育服务着。
于漪,1929年2月7日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形成了獨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她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她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多种荣誉称号。
这位耄耋老人,有着60余年的教学生涯。至今,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几十年来,尽管工作岗位发生过许多变化,但她心中钟爱的职业始终只有一个:教师!她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不辍耕耘近一个甲子,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近50堂公开课被录像、传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课的经典教案。她坚持真心教学,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她被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
一、立足课堂,教书育人的根本法宝
作为“改革先锋教师第一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于漪说:“亲历、亲见、亲为,我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极大的受益者。”一生坚守三尺讲台,于漪的胸怀像江河般宽宏。她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上的教育。
于漪认为,教师钻研教科书好比导演处理剧本,是一个艰苦的再创造过程,需要达到懂、透、化的要求:“懂”是掌握教科书的基本结构;“透”是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化”是指教师的思想感情要和教科书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于漪精通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到的见地。听她的课,我们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可以说,于漪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她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又包含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20世纪80年代,于漪的《海燕》公开课在电视上直播时,大上海万人空巷,全国人民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争睹她上课的风采。事后,连高教界都在谈论于漪与她的《海燕》课,一位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谈及当年盛况时说,一位同事出差回上海,问及上海最近有什么动静,这位教授说,都在看《海燕》课直播呢。这在现在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对于怎样上好一堂课这个话题,于漪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
在教学中,于漪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她认为,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学生人格平等的,要鼓励学生质疑求新。在讲茅盾《白杨礼赞》时,一名女同学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白杨树不如楠木好,并用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佐证说白杨树叶子硬得像金属,枝条也不美,只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才给人一点美感。于漪肯定这名同学课外阅读广泛、能够用具体的材料印证个人观点,同时告诉她:“茅盾这篇散文是象征性的手法,客观的景是因主观的情而变化的,你学下去就知道了。”这样既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又带给他们新的认知期待。
多年来,于漪一直笔耕不辍,书写教育的真谛,出版《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于漪全集》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多种。值得一提的是,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另外,其领衔主编了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出版工程《名师讲语文》丛书(30卷本)。
二、立德树人,激发学生内心深度觉醒
于漪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
几十年来,于漪老师始终投身教育第一线,呕心沥血、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使她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她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时代性、前瞻性和创新性。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于漪把做人、育人作为教师工作的制高点,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把语文教学和情操熏陶、知识传授、智力开发融为一体。
于漪认为,当今的中国教育,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需以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他们的心灵。在中小学阶段,语文课应该是以中华优秀文化滋养学生心灵的主要途径。但是,语文课要葆有自己的本色,不能成为传统文化说教课。语文课寓化于教,在教中化。与其他课程相比,它具有全面培养学生人格的功能。语文作为一种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高度融合,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精神的底子”。关于教学,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非常优秀的双脑文字,有着独特的价值。不过,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任何字句都是语言整体里的一个部分,七级浮屠拆下来就不是浮屠、宝塔了,字词句的叠加更不是文章。文章是有逻辑、有内涵、有情感的。语言本身是双刃剑,课堂上我们要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我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理解背后的写作意图、主题情感乃至文外的东西。然而,品味语言也是把双刃剑,弄不好就掉进了语言的陷阱——言过其实。一旦如此,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也被消解了,只能被词句拖着走,文也就不复存在了。
教师,实际上是在用生命歌唱。2010年9月7日,于漪赴北京参加庆祝第26个教师节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表彰会,出发前半小时还在审读教材。作为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审定专家组组长的她,每天仍然要花大量时间在语文教材审定上,她的执著与追求一如往昔。正因为如此,对于《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于漪表示高度认同。她说,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行为的有力回击,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对于一些新教材中传统篇目保留过少、新增外国篇目太多的状况,于漪表现出隐隐的担忧:“教材固然需要介绍外国文学作品,打开学生的视野,但更要首先学好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培养的人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公民,应该深深打上中華民族的烙印,怀有一颗中国心。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于漪坚定地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导向不能动摇。
三、甘为人梯,一辈子致力语文教育改革
“很多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于漪根本就已经是‘教书育人’的代名词。”一位仰慕于漪的年轻教师在博客里这样写道。这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声。新一轮课程改革刚拉开帷幕,于漪飞往北京参加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审定,作为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教材审查中,于漪又是唯一的一名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的审定专家。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于漪老师深刻体会到: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一批知名教学能手。在于漪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特级教师,是中学教师的最高荣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特级教师?“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这是于漪的回答。近2000节公开课,数百篇语文教育心得著述,几十册文集专著,遍天下的桃李……她用几十年的身体力行,诠释了这15个字。于漪的教育字典里写着这样一行字:关注每一个孩子。“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看来,教育应当是太阳底下最永恒的职业。”说到这里,于漪突然有了些许哽咽,“回首我的教学生涯,我深深地懂得,教师既要仰望天空、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因为教育是一个太过温暖、智慧、永远充满希望的职业。”
于漪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语文教师,长期奋战在上海教育教学一线。同时,她专注于基础教育研究,并倾力培养了一代代教师。而今,她出版了自己的全集——《于漪全集》。书中收录了她自1951年参加教育工作至今的论文、论著、序跋、书信等,全书分为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成长、序言书信、教育人生等8卷,共700万字,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她的学术造诣、教育思想、教学成效与成长历程。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全国仅100人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于漪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在列,是获颁“改革先锋”奖章中唯一的基础教育界代表。在语文课堂上,她教语言、教做人;当班主任,她用爱的智慧,化解重重困难;在校长岗位上,她以远见卓识,托举教师队伍成长,将学校推上发展的快车道。
从课堂授课到教育改革,从呼吁“教文育人”到倡导“弘扬人文”,从培养学生到培养老师,于漪倾情投入到改革开放进程中,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而今,年逾九十的她依然在忙碌着。“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无疑是师者的楷模!几十年来,她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让自己的生命和历史的使命结伴同行,在奉献中提升思想、净化感情,她的赤诚之心将激励我国教育工作者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使我国教育事业更加辉煌。
(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