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经验之声,闪教育之光
2019-09-10本刊广州编辑部
本刊广州编辑部
从学校分享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们已经渐渐明白“做父母”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他们也更加愿意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策划中,在学校发光发热。
在我国,“家校共育”的理念一直植根于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之中:
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教育指导”。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时至今日,这些政策已经不再是纸上文字,已经成为共识的理念并切实渗透到中国各个城市中的每间学校。甚至,连很多社会机构和各届人士,也投身参与到“家校共育”建设的大熔炉。例如,一些高新科技的互联网公司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搭建线上家校共育应用程序和平台。多数家长们也渐渐意识到,“做父母”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更主动地参与到学校事务中,甚至能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反哺给学校。
而很多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也更愿意通过媒体发声,传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为家校共育铺设更多沟通渠道。《孩子》希望将他们的声音传递给更多的人知晓,因为现在的“家校共育”已经不仅仅只是家庭和学校的事。
阳光家庭,“拇指爸妈” 朱劲敏
朱劲敏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副校长,历史中学高级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中学名教师”培养对象。担任广州市德育教研会理事、海珠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海珠区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从教18年,长期担任学校德育管理、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历任班主任、级长、德育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校长助理等职,具有丰富的行政和德育管理经验。曾获广州市2011届高考突出贡献奖、区优秀德育工作者、海珠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可见,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文明、和谐、幸福对城市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校基于“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构建生态型学校培养阳光青少年”的办学目标,把家长学校作为生态型学校系统中“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学校常规课程体系,以学分制的模式推进,通过学习、嘉许、参与、互助等活动,培育与评选一群睿智善教的“拇指爸妈”,以树立阳光家长形象,倡导阳光家校服务,实施阳光家庭教育,全力打造“97阳光德育”,希望把学校建设成为“生命乐园、理想学园和幸福家园”。“九七梦”的实现有赖于家长的参与、支持与配合,我校在省级“十二五”课题《应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型学校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努力创建以“打造学习共同体,家长孩子共进步”为核心理念的“拇指爸妈”家长学校。
一、组织保障
为使我校“拇指爸妈”家长学校更具规范性和生命力,我校建立了以德育校长牵头、家长代表挂帅的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可以当选为家长学校的副校长,成为“校委会”的重要成员,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此外还负责联络校委会成员,听取意见,反馈信息,提出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意见。
为确保家长学校每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学校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表彰制度、學分认定制度”等,逐步实现家长学校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学校在各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实行“一年一调整”制度,以此扩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范围。结合每年学校工作实际,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协同家长委员会委员制定每学年家长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我们的“拇指爸妈”不是普通的旁观者,而是直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
为了保证家长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邀请相关家庭教育专家、管理行政、市区班主任专委会成员、级长、班主任老师等组成了一支稳定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针对师资培训,一方面培养挖掘内部潜力教师,另一方面借助校外力量,除进行面对面的讲座、团辅外,我们还利用MOODLE校本培训平台开设不同内容的培训,要求老师按规定上平台自学、讨论、完成作业,以此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和依法执教的水平。
二、活动育人
在“拇指爸妈”家长学校“打造学习共同体,家长孩子共进步”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系列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师资队伍等强有力的保障下,我们组织开展了系列实践与探索活动。
(一)课程设置——必修与选修
学校统一购买了《中学生家长手册》《了解你的孩子》(初中版和高中版),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阳光家庭拇指爸妈》(共六篇、十六章、63个课时)。此外,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结合我校“扁平管理特色立级”的管理策略,进行了家长学校系列课程设置,制定了各年级家长知识技能课程主题和“拇指爸妈”私房课,使家长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二)评价体系——学分制与嘉许
学校专门编写《阳光拇指爸妈学员手册》推进落实学分评价体系的实施。“拇指爸妈”家长学校课程分必修及选修两种,采取“要求参加”和“自愿参加”的多种形式,均不收取任何培训费用。实行学分制,每学年为一期,从初一(高一)至初三(高三)共3期。并按相关标准进行考核,凡合格者分期授予结业证书。每期学分满10分者可获当期结业证书,满15分当期获“拇指爸妈”称号,三年3期获“拇指爸妈”称号的家长,将被授予“星级拇指爸妈”荣誉称号。
(三)培训讲座——体验式学习
“拇指爸妈”家长学校的学习培训以多种形式进行,既有“请进来”的常规培训、专家讲座,如“初中阶段的关键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也有通过驻校社工站围绕家长较为困惑的话题组织“家长工作坊”;还有“走出去”的学习培训,如与孩子、老师一同到广州电台都市88频道《打开心天空》栏目,分别就“阳光寒假,来了、亲子阅读——青少年时期‘亲子沟通’的又一扇门、考前综合症,你怎么看?”等主题展开讨论、学习。
(四)拇指爸妈私房课——家长做主讲
为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让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我们开设“拇指爸妈私房课”,积极邀请具有专业技术知识或有教育经验的家长担任主讲。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同时也使主讲的家长们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增加了家长们对学校的归属感。
(五)亲子活动——零距离接触
亲子关系是“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最困扰的问题。我们非常注重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组织开展系列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孩子、老师面对面、心对心。如开设新生入学适应课程、我爱我家亲子同乐坊、亲子户外拓展活动、亲子家长会等。另外我们还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如家庭节水方案设计活动、家庭垃圾分类活动等。家长在众多亲子活动中不再是被动参与,更多的是主动作为,协同学校完成相应的组织管理等活动,这样既让家长在活动中欣赏到孩子的闪光点,又密切了家校的沟通交流。
(六)互助交流——实现双赢
“拇指爸妈”家长学校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互助交流的平台,家长们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沙龙、Q群、微信群、家校通、班级博客等,分享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与困惑,与老师的沟通也更加便捷。在学校官方网站,我们开设家长学校专栏,分设“育儿心得、品格与修养、亲子沟通、青春期教育、家长休闲吧”五大版块,为家长、老师们提供轻松自在、内容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
“拇指爸妈”家长学校的创建,进一步提高了家校育人实效,使学校不再只是一所关门上课的学校,而是成为师生、家长们同心缔造的幸福家园。
家校携手,让孩子拥有最美的时光 关丽佳
关丽佳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广州市名校长,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卓越校长实践导师,广州教育家培养对象。主持过8项区级以上课题,为8个省、自治区的500多老师、校长作了10个专题讲座。在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编写校本教材9册,50余篇论文、案例获区级以上奖,带教的青年教师中有19位成为区教学新秀、骨干。
生命的蓬勃,需要本身不息向上的努力,也需要有优良的土壤;孩子的成长,需要本身孜孜不倦的追求,也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育。
引导家长为孩子打开最广阔的精神世界
精神上的富有,能真正让孩子受益终生。如果要让孩子成为最富有的人,就让他们读书吧!“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行大字,已经在教学楼外墙静静待了十年。
十年里,学校开展“化利是为书香”系列活动、建立“快乐书吧”、升级智慧图书馆、启用自动借还书系统、改造可供二百人阅读休憩的追梦园……与之对应的,是每天的清晨,总会有许多孩子早早来到图书馆,汲取着成长的养分。而每天比他们更早到的,是参与学校“悦读”计划的可爱的家长们。这些爸爸妈妈们,每天四五人不定,轮换着出现。他们陪着孩子阅读,在其他孩子遇到借阅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孩子们沉浸书香时定格镜头,还会在孩子们离开后把图书馆整理一番,然后悄悄离去。这种情景,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累计参与的家长逾一千人次。
这些家长,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企业高管,有的是私营业主,也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都能認同学校推广阅读的理念,也都意识到自己多出一分力,受益的终归是孩子——这是家长们的智慧,换来的是孩子最甜美的阅读时光,在这里,他们与智者对话,与世界牵手,与未来相拥。
引领家长带孩子体验更多彩的生活课堂
生活于每一个孩子而言,都是多彩的,而这也取决于孩子成长途中的每一次体验与感悟。
起初,学校联系家长组织人员到学校开展家长讲堂,有艺术知识、生活常识、税法律令、水质检测等,只为让孩子们接触到课本之外的更多内容。
为了让孩子走向社会,感受生活,学校于2015年推出“践行者”课程。几年来,孩子们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向田野,在旅途中欢笑,在旅途中感悟,在旅途中成熟。他们在消防中心体验消防队员的勇敢与担当,感悟了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他们在气象局体验预测天气的趣味,感悟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他们在南沙发电中心体会操纵电力的神奇,学会了对资源的节约与利用……与他们一起的,是放下工作用心陪伴着的爸爸妈妈们。
几年来,学校引导家委会组织主题亲子课堂132场,有的是家长们根据自身职业特点自发联系的行业资源,有的是家长们根据城市孩子的特点,开发出的拓展活动。在生活的课堂中,家长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在享受到关爱与陪伴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锻炼了生活的技能。
引导家长教孩子拥抱最阳光的未来
心中有爱,未来必然充满阳光。而爱是一种能力,需要用心去灌溉,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引领孩子共同参与,这是学校与家长达成的共识。家长志愿者团队,就是在这样的共识中逐渐建立并壮大的。
但凡学校有活动,就一定少不了家长志愿者的身影。每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总有志愿者家长提前疏导交通、维持秩序;每年的“同享一轮明月”捐赠活动,总有志愿者家长积极参与,为孩子们作好登记、贴上爱心;每年的毕业汇演,总有志愿者家长汗流浃背、忙前忙后……这些家长志愿的角色,有摄影师,有道具组,有管理员,有教练,哪里都有他们的身影。而孩子们看到的,是家长们的全情投入,是家长们乐于奉献的精神。
而这,还不是全部。家长志原者们还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孩子们去敬老院和颐养院慰问老人;去贫困山区帮助留守儿童,为他们送上学习用品;去社区宣传公益。在家长们的言传身教中,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付出,学会了珍惜,更滋养了心灵,懂得了用爱去改变世界,去创造一个阳光的未来。
家长参与让学校成为最溫情的家园
学校的家校工作理念,是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教育者,而不仅仅只是旁观者。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带动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自然也就促成孩子的改变。
在依稀中回首,这是一段漫漫长路:2011年,形成“校级班”三级家委会模式,开设校园网家教专版;2012年,开展书香家庭评选;2013年,组建家长义工团;2014年,开设家庭教育图书角;2015年,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动新模式的探究”;2016年,家长课堂启动,研究报告《家校互动视角下学校外部公共关系管理的价值与策略》完成;2017年,推行“悦读”“践行者”等多项计划,家长进一步参与学校管理;201 8年,开展“家教日”研讨活动、为家长编制《新生入学指南》、在《番禺日报》刊登学校家教成果专版“情·礼·空间”,分享孩子与家长的收获……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家长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校教育最坚定的实施者,在校园里留下了处处参与教育的印迹:学校阶梯室的周围,是一封封寄托着家长们深情的寄语:每个教室的外墻上,是一句句家长们用心书写的人生格言;学校网站与微信公众号上,是一篇篇蕴藏着家庭教育智慧的美文;追梦秀场的定型照上,是一张张家长们绽放的笑脸……这些印迹,让校园不再只是诗意盎然的学园,更成为了流露出浓浓情意的师生与家长共同的家园。
家庭是終生的课堂,家长是孩子永远的引路人。在家长的参与陪伴、示范引领中,教育,就有不一样的高度
孩子们学会了感受亲情与关爱,掌握了文明与礼节,懂得了付出与回报。跟着学校的理念前行,家长们用加倍的努力,构建起家校深度合作共治的良好生态,成就了更智慧的自己,也成就了孩子们最美的时光。
资源优整合,携手育成功 彭萍
彭萍
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小学品德高级教师,广州市小学德育课程研究工作室成员。曾获海珠区先进劳动者、海珠区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海珠区优秀教师、海珠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有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在各级刊物上,荣获2016年广州市小学品德学科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广州市小学品德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五年来,学校秉承“前进有道正心正行”的办学理念,引领全校师生在传承与变革中求创新、谋发展,形成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的良好局面,适应了海珠区的建设和发展,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前进路小学家长学校一直致力于家校联动,通过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帮助家长、老师、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坚持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优势,为孩子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育培养孩子,形成社会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实效,共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制度健全得保障,保驾护航祝成功
我校在讨论制定学校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坚持以大教育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作用,来帮助提升家长素质,引领家长学会自身的成长。
首先,学校成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组织,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少工委、膳食监督委员会、研学管理小组的工作管理和决策。其次,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组织不同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动,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再者,学校行政通过座谈、网络等形式与家委会成员保持联系,通过密切的沟通和互动,不断改进学校家校共育的工作。
二、队伍建设三结合,师资雄厚趋成功
我校家长学校讲师团队实力雄厚,有心理辅导专家、足球运动员、科研工作者、卫生保健专家、旅行博主、历史地理研究工作者、环境保护专员等等,各方专家强强联手,资源丰富,三结合紧密互动,为孩子打开书本以外的精彩世界,共同促进家长学校稳步发展。
学校的“社工驻校服务”帮助提升了家长的教育技能,也更好地促进了良好家庭氛围的建立。社工们除了组织学生们参与适合其年龄阶段的各项活动,提升孩子们的社区服务意识,对家庭教育的推广也不遗余力。他们在家长学校传播“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亲子陪伴的重要性、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以此帮助家长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社工们充当了家长和孩子沟通的媒介,组织的周末亲子俱乐部活动很好地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三、家长义工进课堂,家校合作育成功
“家长义工进课堂”是近年来我校颇为成功的家校合作的新举措。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一是邀请一、二年级家长参与“教师的一天”体验活动,一方面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另一方面家长可以亲身体验教师一天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工作,切身感受老师的辛勤付出。二是邀请三至六年级的家长通过介绍自己的职业,引导学生加深对各行各业的了解;通过陶艺、绘画、手工制作等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操;家长以“我和老师的故事、榜样的力量、家长进课堂,孩子燃梦想”为主题,温情诉说教师及其榜样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引导学生感恩教师的关怀和教育……家长走进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恩,对未来职业的向往,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梦想并使其立志努力实现。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家长本身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关系,不仅把家长“请进来”,还让家长“带出去”。家长义工们带领着中队、小队的队员们走进博物馆、走进社区、参加年宵品义卖、照顾孤寡老人……在体验备课、上课、组织活动等环节中,家长们深入了解到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和真实想法,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提高了亲子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四、课题研究领航跑,彰显效果获成功
我校立项研究的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合作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过结合校本实际开展系列行动研究,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关键阶段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形成合力,为创建家校合作教育特色学校提供理论支撑。该课题荣获广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综合类)一等奖。
五、创建品牌拓辐射,推广经验齐成功
在家长学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努力塑造前进路小学家长学校的品牌,多次向港澳台、贵州、广西、学术团体等进行经验推介,起到辐射引领的示范带头作用。
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程,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的合力筑造。一所学校的教育功能是多元的,它所释放出来的教育价值更是无限的。让我们通过家校联动,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幸福奋斗!
良好学习习惯,是教育之始 俞小玲
俞小玲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第二小学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增城区第三届教学能手,增城区首批小学骨干教师,参加过省、市级、区级等多个课题的研究,撰写的论文多次发表在刊物上。
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里,学校很多家长早出晚归,无暇管教孩子,造成有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沒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注意力分散,不积极思考问题;对待作业敷衍了事,从不注意作业的规范要求;没有正确的学习姿势,喜欢趴着或躺着看书……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校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是作为教学常规的重点内容来抓。首先,开学初教师并不急于趕课程进度,而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思想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演讲赛,以身边榜样来激励学生勤学奋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其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学习奋斗目标,教师则根据班级现状制定团体奋斗目标。激发学生想学习爱学习的浓厚氛围。再次,制定评价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平时加强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教师们会充分利用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及时表扬学生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有的教师还在班级宣传栏设立了一个“我为班级添光彩”的专栏,每月更换一次。每月评选出“良好学习习惯之星”,将学生的事迹和照片张贴在专栏上,再通过班会课进行大力表彰,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最后,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校德育处开展的德育课题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不懂就问、整理错题、课外阅读等习惯作为课题研究重点。将学校德育处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把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利用授课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意识和习惯。
小学的课程和教材,都是按照教育目的精心设计和选编的,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认识价值、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教师会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因素,适当引申教材中的观点、规则或方法,联系现实或学生的实际,进行良好的学习行为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2.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更有效地促进了班级各项制度的落实。
(1)紧密组织课堂,严格课堂管理。从学生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到上课按时、阅读、写字、听课、作业、回答问题、坐姿等方面,教师都向学生提出特别明确的要求,课堂管理严谨有序。只有长期坚持抓课堂纪律,学生才能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并逐步内化为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2)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说话的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通过思考找出它与之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形成体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并且启发学生多提问。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求他们表达流畅、有逻辑,并且注重表达的仪态。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达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课堂教学中容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会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评价,提出表扬与批评。通过树立榜样、纪律约束、反复训练、不断提高要求等手段达到教育目的,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因此,我校建立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教师在班级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为教育学生出谋献策。而且定期开展家教讲座及家教经验交流会,与家长建立微信群,教授培养好习惯的技巧。平时还利用校讯通、电访等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不良的学习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只有家校携手,孩子们身上的不良学习习惯才能被根治。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对此高度重视,并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因好习惯,而收获好未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李高城
我校坚持“学校规范有特色,学生合格有特长”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开展丰富多彩、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一批具有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打造一个富有艺术特色教育的学校。
一、艺术教育.师资是基础
做好艺术教育的第一要素是师资。学校现有专职艺术教师15人,我校还特地外聘更加专业的特长教师共13人(含音乐教师、书法教师、朗诵教师、舞龙教练、舞蹈教师)。我校十分重视艺术教师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每学年开展两次优秀艺术科组评选,进行艺术教师绩效考核评定;每学期开展一次少年宫优秀社团项目的评选等。学校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学校经常安排艺术老师参加市镇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教研活动,而且还多次邀请校外的专家教授为我校艺术教师作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同时,我校还非常注重科研引领,促进艺术教育的深度发展,学校艺术老师积极响应倡导,课后投身教育科研,科研能力提升较快,近几年先后有5个艺术教育方面的市级课题,有两个课题还被评为2017年东莞市精品课题,有1个市招标课题,学校一专多能的艺术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二、学校谋发展,硬件是关键
近年来,学校积极争取社会艺术教育资源,2015年,我校被评选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扶持对象;2017年,学校被评为广东音乐进校园扶持计划示范基地,并获得相应专项经费。学校以教育现代化创建为契机,在艺术教育的场室建设及设备添置上加大了投入。完善了音乐室、舞蹈室、民乐团室、硬笔书法室、软笔书法室等二十八间功能室。按要求配备音乐、美术器材,让更多学生能在实践中体验艺术活动,感受艺术的魅力,享受艺术的熏陶。
三、课程多元,遵循孩子的天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艺术特色活动,我校从优化课程管理入手,落实课程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艺术学科课程,开足课时。开展美育校本课程开发,先后开发咸水歌、贝壳工艺等多种校本课程,充分体现我校“学校规范有特色,学生合格有特长”的办学理念。
其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学习艺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乐器进课堂”活动,保证整个小学阶段,孩子们至少能学会两种乐器。此外,学校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书法进课堂”活动,美术组也把贝壳工艺引入了课堂。
再次,开展社团活动,丰富艺术内容。2015年9月,学校把单独的一整栋教学楼定为少年宫活动场所,并组织开展了49个社团项目活动,有1956名学生参与到了少年宫活动中来,每天有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为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每个项目还有专门的辅导老师。而且每年12月,学校都会举行盛大艺术节,通过这个平台来展示孩子们的艺术风采。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师生齐努力,文体展硕果
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水平蒸蒸日上。艺术教师和学生在国家、省、市级的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荣获各类奖项达150项之多。
比如,在美术领域,我校贝壳工艺项目连续两届成为市教育局美术教育特色层层出项目,我校也被授予“东莞市中小学品牌学科(贝壳工艺特色)”称号。2017年,学校组织参加全国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学生共有15人次。2018年,我校被评为“东莞市写字教育名校”。在音乐领域,我校更是战功赫赫,我校的咸水歌社团已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的奖项。在体育方面,2017年我校的舞龙队一举夺得广东省民间舞龙邀请赛第一名,健美操队等在东莞市的比赛中也屡次获奖。
沙田镇中心小学自1961年建校至今已经走过了56年的办学历程。所有的中心人都有一个梦,梦想学校是“文明的校园、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潛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艺术家。成绩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新形势,我们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素质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艺术基础,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