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及物性系统角度分析语篇分析对古诗词翻译的影响
2019-09-10毛新月赵妍
毛新月 赵妍
【摘要】:本文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动词进行过程划分,对《满江红》及其英译本进行语篇分析,以得出系统功能语法下的及物性系统对诗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进而揭示语言学为诗词翻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及物性系统 过程 语篇分析 诗词翻译
0.引言
诗词具有独特的诗词韵律、艺术风格及思想感情。对于诗词的英译问题,黄国文(2006)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和方法,对译文进行经验功能分析,开辟了中国诗词翻译的语言学途径。《满江红》是抗金名将岳飞所作,全词体现了抗金报国、收复故土的强烈爱国情怀。
1.理论基础
韩礼德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们在客观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经历分割成若干“过程”,分别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六个过程(Halliday,2000)。
2.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
选取许渊冲先生的《满江红》英译本,同原文一起分上下兩片,进行如下及物性分析:2.1词的上片
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文:
Wrath sets on end my hair,
I lean on railings where I see the drizzling rain has ceased.
Raising my eyes towards the skies,
I heave long sighs,
My wrath not yet appeased.
To dust is gone the fame achieved in thirty years;
Like cloud-veiled moon the thousand-mile land disappears.
Should youthful heads in vain turn grey,
We would regret for aye.
分析可知,原文中的6个物质过程从一系列的动作过程“冲”、“凭”等直接表达作者因中原重新落入敌手而愤慨。分别仅有1个的行为过程和心理过程从物质过程中脱颖而出,行为过程“啸”字更加突出作者心中的怒火只能用长啸来抒发,心理过程“悲切”从反面激励自己和后人不要虚度光阴,要继续报效国家的斗志。许渊冲先生英译本中含有7个物质过程、1个行为过程、3个关系过程、和1个心理过程。可见,除关系过程外,译文基本按原文的过程类型处理原文的,忠实性较强。其中2个关系过程“To dust is gone”、“like”所在小句的原文是汉语中典型的诗词写作方式——名词堆砌,语言缺乏逻辑性却耐人寻味。但是关系过程的增加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语篇衔接的更加连贯,可读性提高,准确地表达了作者无视功名一心奋战沙场的决心。另外1个关系过程“turn”表达出光阴易逝的快速过程。
2.2 词的下片
原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Lost our capitals,
What a burning shame!
How can we generals quench our vengeful flame!
Driving our chariots of war,
We’d go to break through our relentless foe.
Valiantly we’d cut off each head;
Laughing, we’d drink the blood they shed.
When we’ve reconquered our lost land,
In triumph would return our army grand.
词的下片原文中共有8个物质过程、1个行为过程和1个言语过程,许渊冲先生英译本含有8个物质过程和1个行为过程,从小句的过程数量来看,忠实性很高。但是从第一句中可以看出,译文并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句式结构,而是灵活变换句式,但是包含动词的过程没有变,依然是物质过程。其余物质过程分别忠实地对应原文,表达出作者统一祖国的殷切希望和决心。相比原文来看,译文省略了言语过程“谈”,但是全篇来看,作者要表达的是祖国遭受欺凌的愤怒和希望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的决心,所以这一过程的省略无伤大雅,并不影响原文的核心思想感情。
3.小结
整体来看,原文上下两片共含有14个物质过程、1个心理过程、2个行为过程、和1个言语过程。许渊冲先生英译本中共含有15个物质过程、2个心理过程、1个行为过程和3个关系过程。言语过程的省略和关系过程的增加已在文中阐述,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译文基本按原文过程类型行文,能够忠实地表达原文思想感情。
通过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探讨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对一些翻译问题重新研究(黄国文,2002)。及物性系统中的过程划分,在客观上把此前语篇分析活动(如文学批评)中存在的主观性评价转化为可验证的语言学论断,为诗词翻译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黄国文.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清明》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5):1-6+11.
【3】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