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提升策略

2019-09-10伍林华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伍林华

摘 要: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不只是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综合分析各种条件运用知识和实践知识,提升小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本文重点从实践教学、游戏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进行阐释,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存在过分注重教学形式,忽视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状况。有些老师甚至仅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老师应转变原有的错误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在传递数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引导,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吸收的同时,增强学生创造性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以实践教学为着力点,提升知识探究力

所谓实践教学,指的是老师同时实践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让学生在可观可感的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与此同时,小学数学老师应选择难易适度内容,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整体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适时地指引。具体而言,数学老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方面,创设实践问题。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并创设如下的实践问题:“我们在不远处放一只小熊,而你们每人手中会拿三个套环,套小熊。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应站成什么样的队伍,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套小熊的游戏中呢?”学生:“我们可以将本班级的队伍排成一个圆形,并将小熊放到圆形的中央。”老师:“很好,这是运用的什么数学原理呢?”学生:“这个利用的是圆心到四周距离相等的原理。”老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做过一定的预习工作了。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圆。”接着老师开展第二方面工作,讲授圆的知识。老师启发性地对学生说:“通过对圆的知识的学习,同学们结合我们的实践活动,大家想一想,在这次活动中,小熊属于什么?”学生:“圆心。”老师:“同学们属于什么?”学生:“圆。”老师:“同学们抛出的套环又属于什么?”学生:“圆的半径。”老师:“你和对面同学之间的距离是什么?”学生:“圆的直径。”老师:“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对《圆的认识》这堂课的学习。”

二、以游戏教学为切入点,增强教学有效性

游戏的魅力之处在于让人们灵活运用不变的规则,应对多变的情境,由此锻炼人们活跃性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授课,并适时地讲授相应的游戏技巧,并将数学展示融入到游戏技巧中,让学生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其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授“四则运算”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将《小蝌蚪找妈妈》作为游戏背景,激发学生的游戏热情。老师在此简要讲授游戏教学的过程。首先,讲授四则运算知识。为了提升运算教学效率,老师主要从计算简便性入手,即让学生掌握以下三个算式:25x4;125x8;15x4。其次,创设游戏规则。老师创设如下的游戏规则:学生每答对一题,则代表自己的蝌蚪会增长一倍,假设连续答对5道题,则代表自己的蝌蚪长成青蛙,游戏获得成功。最后,展示游戏片断。老师在此作简要介绍:学生A面临如下的问题:125x(17+19)。学生A迅速地答道:“4500!”,并获得最终的胜利。老师询问学生A:“为什么你可以迅速地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呢?”学生A 说:“125x(17+19)=125x36=125x4x9=500x9!”老师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更为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增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生活教学为突破口,提高知识运用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其是对生活知识的高度概括。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构建与学生生活的连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并且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认识”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三角形稳定性这部分知识后,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问题如下:老奶奶的凳子总是来回晃动,你能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为老奶奶解决问题吗?与此同时,老师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你们可以尝试在这个凳子上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进行提问。学生B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在晃动的凳子腿儿与板凳之间制作一个三角形,使得整个凳子不发生晃动。”小学数学老师运用生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增强他们数学思维的方向性,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总而言之,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老师应积极地构建具有趣味性、時效性、以及操作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并根据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以及引导方式,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学习规律,建立数学学习信心,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中元.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287.

[2]唐春喜.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89.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