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09-10唐娟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学生

唐娟

摘 要:本文从学会聆听,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激烈辩论,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几方面,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素质,给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首先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体会。

一、学会聆听,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要学会听讲,做到听要入耳,不能听而不闻,形在而神离。上课时,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边听、边想、边回忆,并且积极思考,随时做好发言的准备。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听题写得数,听题判断正误的训练,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口述了这样的一道判断题:“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语音刚落,大部分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喊:“对!”个别同学则信心不足地小声说:“错。”到底谁对谁错,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要求同学们再仔细的听一遍,思考一下,再做出判断。这次同学们都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唯恐漏掉了一个字。听完之后,他們才恍然大悟:这道题中少了一个“只”字,意思就截然不同了!我趁热打铁,提醒学生:听题不但要听的入耳还要听得仔细,用心思考,千万不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二、激烈辩论,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完了“约分”这一节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思考题:4/3是最简分数吗?在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学生的观点形成了甲乙两方。甲方观点:4/3是最简分数。乙方观点:4/3不是最简分数。一场激烈的辩论开始了。甲方:“请问对方什么叫最简分数?”乙方对答如流:“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甲方:“那么3和4是不是互质数呢?”乙方:“是。”甲方:“既然4/3符合最简分数的定义,怎么能说它不是最简分数呢?”乙方理直气壮:“因为它不是真分数。”甲方来了情绪:“谁规定最简分数必须是真分数,书上有这个规定吗?”乙方底气不足,陷入了沉思。甲方抓住这个机会,陈述总结:“教材上并没有规定最简分数必须是真分数,只要符合分子、分母是互质数这个条件就行了,假分数也可能是最简分数。所以我方断定4/3就是最简分数。”乙方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双方握手言和。在这场辩论中,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最简分数的含义,抓住了它的本质,在争论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三、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路清晰,表达起来自然通顺流畅。我在讲我完例题之后,一般不直接做模仿性的练习,而是利用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说“怎样想”的专项训练。例如:在做解方程2x+7/8=7/8时,我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他是这样讲的:“我先把2x看做一个整体,在方程中作一个加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算出2x=7/8-7/8,2x=0;然后我根据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得出x=0/2,x=0.”这样的训练,不但能强化运算法则,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说”促“想”,使“说”和“想”相得益彰。

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求解,一般要经过细致的观察、合理的想象、大胆的假设、实践验证等步骤。如教“把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所得图形与原来长方形相比,周长和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问题时,我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慢慢地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反复几次,仔细观察图形发生了哪些变化?那些没有发生变化?然后让学生轻闭双眼在脑海中进行情景再现。学生思考,教师适当点拨:“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有没有变化?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比,有什么变化?”还没等我说完,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我们的推断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亲自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运用假设法来计算,最后统一了认识。在这次探索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问题的浓厚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施行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才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实现学生成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符秀兰.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海口),2008(4):28-29.

[2]涂成华.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2014(4):150-15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