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环境保护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

2019-09-10成超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相互关系爱国主义环境保护

成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保护环境是当前爱国主义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爱国主义的行动途径,本文主要针对环境保护与爱国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爱国主义;相互关系

1 引言

爱国主义指的是人们在长久发展以来对自己祖国总怀有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激励人们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路径上无私奉献的重要精神,也是人们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环境与人类的发展和生存息息相关,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大气资源以及人文自然遗迹等。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前爱国主义精神的贯彻落实,与爱国主义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与爱国主义的探究,从爱国主义入手真正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也通过环境保护来实现爱国主义。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安全的环境之上,生存环境的安全直接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但是从当前我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制约着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问题。人们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度重视经济利益,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1]。比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存在水资源污染、浪费森林、树木滥伐以及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大量物种的灭绝和水生生物以及陆生生物的死亡。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极端天气和气候异常的频率持续增加,能源日益短缺,严重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人们必须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明确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代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制止环境污染问题。人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对于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修复,会对后几代人的生活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要坚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停止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透支[2]。

3 环境保护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爱国主义诞生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对居住和出生的社会自然环境具有朴实的眷恋之情,人类社会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当中。从居住的自然环境当中体味环境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改变,从而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及乐趣。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成长的和生存的环境产生更加深厚的认识,长期以来受到风俗习惯和道德习惯的熏陶以及个人思想的完善,能够更加深刻地体味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并对国家兴衰的依赖性以及物质世界的有效性产生深度思考,进而产生爱国主义。同时,爱国主义与环境保护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爱国主义指的是人们对自身前途以及自身命运的一种关注,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环境作为人类发展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种环境条件,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国家政权的稳固[3]。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人们在进行爱国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祖国发展所迫切需要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阻碍。由此可见,生存环境的保护能够反馈爱国主义,只有合理地利用环境保护环境,维持国家社会的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爱国主义的传承和发扬。从当前来看,环境的破坏对我国經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乱砍滥伐以及过度使用资源能源导致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的持续进步。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通过环境保护来实现爱国主义。另外,爱国主义解决体现出了一种责任感,爱国主义行为的具体表现是人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力增强而努力奋斗,在和平时期,为了更好的践行爱国主义,要切实做到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边污染边治理,更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加强对资源能源的保护和节约,坚持节约资源开发并重,有效杜绝各种浪费现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主义的实现可以通过自然资源的保护、科学技术的学习、生态环境的维持来落实[4]。

4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公民合法应用环境权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以及合理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赋予了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以及环境管理的资格,这也为公民科学合法参与环境的保护奠定了法律依据。我国法律体系当中对公民的环境起诉权有着原则性的规定,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的权利科学的检举和控告对环境有污染和破坏的单位以及个人。但是也规定了公民只有当自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实际损害时,才能够向法院起诉这种行为,这种限制不利于公民合法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有效实现。因此,要想能够更好的发挥公民对环境监督的作用,必须要加强法律范围的拓宽,切实维护公民环境权益,鼓励公民参与解决环境问题,从立法上面放开诉讼权,加大公众参与的深度。其次,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有力的公众参与模式,能够客观地反映公民的意愿,国家立法对于环境保护组织的登记和设立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可以适当的放宽人员数量以及经费额度的限制。培育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监督活动,可以更好的发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环境保护组织自身也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加强自身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的建设和优化,加强与公众群体、政府、企业以及媒体之间的合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以及爱国主义的弘扬。

5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与爱国主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环境保护的实现能够反馈爱国主义的精神,爱国主义的落实有利于促进完成环境保护的任务。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与爱国主义之间的联系,明确环境保护与爱国主义实现的途径以及方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7):153~155.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8):123~125.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1):56~57.

[4]刘莎莎.论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制度[J].宿州教育学院院报,2005,(3):60.

猜你喜欢

相互关系爱国主义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传统型企业与现代型企业管理的特征比较
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