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校企合作的“融入式”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2019-09-10江姗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职会计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江姗

摘 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社会需要了,特别是对于培养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改善现有的教育模式刻不容缓。本文将从互联网+时代下基于校企合作的“融入式”高职窥基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去分析,并未之后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提出建议,希望能对之后的高职院校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校企合作;“融入式”高职会计;培养模式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多多少少都和互联网有了一定的结合,会计专业也是如此,这就要求院校在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应该有所改变,不能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模式去培养新时代的会计人才。但依照目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改善。这就对教师以及校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高职会计人才得到更好的培养。

一、互联网+时代基于校企合作的“融入式”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企业的参与度较低

在互联网+时代,一般企业面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付出的人员管理成本过高,因为如果有企业要参与校企合作,那么自然就需要分派人手去管理和指导高职院校的学生,并对他们做定期的培训,这样一来公司的人员管理成本自然就会增加[1]。然后是风险成本增加。学生作为一个还未出社会的群体,他们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如果出现一些事故,那么就需要企业去负责这个责任,赔付医疗费等,这个也是企业不愿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因之一。

(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有着非常丰富的信息,而学校在校企合作上只有相对较少的选择。因此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满足,而且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缺乏创新,并不能提起学生的积极性。再者,因为校企合作的“融入式”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而在学校的考核上却没有这一项,因此学生大多不重视。最后是互联网繁杂的信息会干扰到学生,让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完成一次学习。

(三)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满足不了企业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对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了,由此就出现了严重的供需不平的问题,企业招不到符合条件的会计人才,学生找不到满意的财会工作。以至于有很多高职出来的会计人才做着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甚至是失业在家,而一些企业却连会计人才都招不到。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需求,综合培养会计人才的能力,争取让会计人才全面发展。

(四)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因此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融入式”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时很多学生难以融入公司氛围,更没有办法去接受企业文化以及适应企业管理制度。由此,无法发挥校企合作的“融入式”培养模式的真正效果。

(五)实践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在互联网+时代,校企合作的“融入式”培养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后期的考核中应该有一个对于学生实践的考核,但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置这个环节[2]。如此,校企合作就只能是一个独立在课程教学之外的附属品,很难被学生们重视起来。

二、互联网+时代校企合作的“融入式”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分析

(一)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路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对于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所变化,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学课本知识。因此校企合作的“融入式”培养模式也应该有所变化,不要简单的去模仿然后机械的学习,这样培养完和一个短期的技能工人有何区别。因此,校企合作的“融入式”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人”和培养“才”两个方面。培养“人”是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培养“才”是指培养他们的会计技能和学生创新能力。在互联+时代,即使是会计人才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除了财务知识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机器所取代。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出如此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与企业无缝对接,满足企业的基本要求。

(二)将互联网与校企合作模式相结合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服务。因此,校企合作的“融入式”高职会计培养模式也可以依靠网络搭建,让互联网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让学生通过网络去实际的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学习会计人才需要的经验。甚至可以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并且网络可以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己对公司的喜好去做不同的体验。另外,除了利用网络去做校企合作外,高职院校还需要邀请一些知名的会计人才来学校演讲和开设讲座,为学生解答困扰和问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人才还有着诸多的细节问题。但使用校企联合的“融入式”培养模式的大方向是对的,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实践的平台,提前让学生体会了一番职场氛围。同时,也为未出学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份“工作经验”,为之后走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一批良好的储备人才,满足了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艳霞,朱珊.基于校企合作的“融入式”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17(1):198-199.

[2]谢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遼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98(04):129-131.

源于项目GZY201731-YB 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发展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会计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高职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