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课堂?课堂游戏?

2019-09-10李琴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李琴

摘 要:在中学《历史与社会》的新课程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中和课堂小结时适当采用游戏进行教学是可行的。它有利于激发全班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一句话,游戏教学,为《历史与社会》教学带来了生机。

关键词:游戏 “游戏”教学;教学模式;学习兴趣;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游戏是儿童天性。在中学《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进行教学,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是行得通的,并且会让我们感受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活跃、教学相长”的新气象。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游戏”教学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一堂成功的课大都在开始导入新课就引人入胜。在新课导入中,如果能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游戏导入新课,那会如何呢?

我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解放战争》一课教学时,为了引起每位同学的兴趣,举行了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游戏—掰手劲,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跃跃欲试,兴趣极浓,但我邀请班内力气最大的一位同学和力气最小的一位同学上来比赛。让其他同学们猜测比赛结果,学生们都认为不用猜测肯定是力气大的同学获胜,然后我再让学生思考力气小的同学能不能取胜,学生一开始都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力量悬殊太大了,我接过话题,继续说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其实就有这样的战争,交战双方实力悬殊很大,但最后还是实力小的那方最终战胜了实力强大的一方,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说到这里的时候学生马上就知道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了,我抓住契机,继续提出了几个问题:①你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怎样取得胜利的?②在战争过程中力量悬殊都有哪些表现?最终取胜是依靠的什么?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又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我在社会中成长》第一课第一框《我在社会中》教学时,为了说明生活中的防范无处不在,更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我设计一个游戏导入新课,先宣布游戏规则:“学生依次报数,要求声音宏亮,但凡遇到有7或能被7整除的数字,就不能够报出数字,而是要把右手举一下。”游戏中有好多个学生错了,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我这时候提问:“刚才游戏中,有的同学错了,他们违反了我们什么规则?”生抢答:“游戏规则”。我就顺利地导入新课教学:“游戏有游戏的规则,我们社会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我在社会中成长。”

可见采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以马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较短地时间里把学生带入要学习的内容,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能否把教学内容放在游戏中进行教学呢?理论与实践都证明那也是可行的。游戏可以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习起来不觉得疲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它本身又是重要的良好心理品质。所以“游戏”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道德认识,行为的形成起到催化作用。

在上《我的祖国》行政区划这课时,课标要求熟记行政区划的名称,位置,简称等,为了让同学更有效的记住,我让他们自己制作我国行政区划的拼图,并在课上进行拼图游戏比赛,学生兴致很高,在游戏的过程中迅速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课《家庭》的教学过程中,我分别采用“词语谁丰富”游戏和表演小品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认识家庭的温暖,并积极为填补代沟出谋划策,学生列举了好多形容词如:温馨,港湾,开心,甜蜜,以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等俗语,在此基础上,我及时归纳:从上述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是温暖的,但在各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也会有不和谐的地方,

接下来,我请同学来表演以生活中的细节为素材的小品“我和父母的代沟”。其他同学看了之后则想办法,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尽量避免代沟。

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网络中的生活 》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一小组说出战胜网络诱惑的方法多。结果同学们都积极的投入进去,讨论相当激烈,每个小组成员都为自己的小组出谋划策。最终拿出了可行的方案,既达到教学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

这样就把知识放在游戏中轻松地完成了教学,既可以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地参加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把教学内容放在游戏中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激发主体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自立的健康人格。

在临近下课前几分钟,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小结,结束新课或布置作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很快认定目标,进行反馈并产生感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产生最高程度的快乐体验,使自我教育得以实现。

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课《网络中的生活》。学生普遍认为要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我在课堂小结时举行了这样一个游戏---测测你的意志力,看看哪位学生意志力最强。

1、你正在朋友家中,茶几上放着一盒你爱吃的巧克力,但你的朋友无意给你吃。当他离开房间是,你会----

A、立即吞下一块巧克力,再抓一把塞进口袋里。 B、一块接一块地吃起来。 C、静座着,抗拒他的诱惑。 D、对自己说:什么巧克力?我很快就有一顿丰富的晚餐。

2、你对新年所许下的诺言所抱的态度

A、只能维持几天 B、维持2-3年 C、懒得去想什么诺言 D、在适当的时候就违背它

……

这样的题目一共十题,我没有把评分标准马上告诉同学,而是要求他们把答案保存到下节课。同学们一边做,一边揣摩自己的意志力是强还是弱?焦急地等待下节课的到来,有的还跑到办公室来,我与他们开玩笑:这点时间都等不到,还要测意志力强还是弱?

在课堂小结时,采用“游戏”教学能够振奋学生精神使學生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并对学习乐此不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不过游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决定是否进行“游戏”教学,切不可生搬硬套,为用而用。也就是说,不是说我们的新课程离不开游戏,也并不是说一定得采用游戏这个模式,只是有时适当地采用游戏这个方法,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