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探讨

2019-09-10苏杏丽莫愁李璐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

苏杏丽 莫愁 李璐

摘 要: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经典、最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还具有生物多效性:避免急性冠脉事件的出现、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以及辅助降糖、对血脂进行有效的调节、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可以进行有效抑制等,所以,在我国,他汀类药物以副作用少、安全可靠,以及疗效确切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最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不仅从多个方面对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还以其生物多效性,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大多数的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在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只要及时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其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以及发生率的降低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我国,他汀类药物以副作用少、安全可靠,以及疗效确切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现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做简单介绍。

一、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临床应用

(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

1、调脂作用:使不稳定性斑块脂池中液态CH减少,晶态CH增加,从而使液态脂池变干转硬,脂核体积缩小,减少对斑块上方之纤维帽张力,有利斑块稳定不易破裂。

2、提高内皮功能:血清TC下降、内皮功能改善,从而NO、前列环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同时内皮素生成减少,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3、改变斑块细胞成分,抑制炎症: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斑块中巨噬细胞含量,从而减少其所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因子表达,因此减少纤维帽的胶原分解;同时他汀类药物又可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减轻斑块炎症,从而加强了纤维帽的完整性。

4、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他汀类药物减少血小板聚集,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及纤维蛋白原下降,白介素—6亦减少;普伐他汀及辛伐他汀还可降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因子VIIa和凝血酶原片段1+2这些因子与血小板激活和促凝有关,所以他汀类药物有降低破裂斑块血栓形成的危险。

在此要提出的是,普伐他汀是亲水性化合物,选择性作用于肝细胞,不易弥散到其他细胞,这是惟一对VSMC无抑制作用的他汀类药物VSMC是加固纤维帽、增加胶原面积和促进斑块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普伐他汀有独特作用。

(二)他汀类药物可以对炎性反应进行多向抑制以及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

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受到他汀类药物的直接作用,会发挥出来的功效就是稳定斑块以及抗炎。采用衡量抗氧化的测量方法,就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普伐他汀,可延长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的延迟时间,将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浆中的维生素E正常水平增加,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将低密度脂蛋白抗氧化总的能力提高。

(三)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斑块内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含量是斑块破裂的主要因素,斑块破裂又是造成急性冠脉事件的主要原因。他汀药主要通过减轻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抑制巨噬细胞及平滑肌细胞SMC合成、分泌MMPS,抑制内皮细胞表达内皮选择素和ICAM—1,阻止炎性细胞进入内皮下间隙,减轻斑块内炎性反应;诱导巨噬细胞及SMC表达、分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因子—1(TMP—1)抑制胶原降解;减少脂核中脂质,增加斑块机械性稳定;增加SMC及胶原的含量,稳定纤维帽。新近公布的AS—TEROID研究,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瑞苏伐他汀强化调脂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的影响显示强化调脂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四)他汀类药物可以将脑卒中的危险有效降低

脑卒中分成两大类,主要是非缺血性以及缺血性,其缺血性脑卒中是动脉硬化所促使的,和冠心病一样。致脑卒中和心脏疾病的发生的重要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将C反应蛋白下降,可以将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下降至一定程度。

二、在临床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特殊应用

(一)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可以改变内皮细胞功能,引起平滑肌细胞增殖、胶原降解和血栓栓塞。对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不稳定性斑块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脂、脂质过氧化、炎症过程均参与了不稳定斑块形成,导致斑块破裂。他汀类调脂药物通过抗氧化、抗炎症作用,可减少氧化LDL形成,减轻炎症反应,使血清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从而达到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

(二)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

癡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以持续性、进行性多种认知功能受损为特点,血管病和多发脑梗死是痴呆症发病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血黏稠度以改善大脑微循环,减少栓塞和缺血性脑卒中,从而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可以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降低老年痴呆症。

(三)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可以进行有效抑制

研究发现,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药物具有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进行有效抑制的作用,虽然肿瘤细胞能够进行无限的增殖,但是他汀类药物可以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最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同时,应用他汀类药物对化疗的效果也具有增强作用,能够降低抗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四)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自分泌和旁分泌细胞,可以调节血管壁的收缩状态和细胞成分。他汀类药物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与上调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提高eNOS活性,从而促进NO生成、降低内皮素—1的产生有关。研究表明,此作用在应用他汀类药物几天或几周后可发生。

结束语

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相关医疗研究者也在不断深入地循证医学,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避免急性冠脉事件的出现、预防动脉再狭窄、稳定斑块、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以及辅助降糖,可以对血脂进行有效的调节等作用,可见,他汀类药物在其他医疗领域还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胡长军.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04):23-25.

[2]李锋志.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6):121+126.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关于不同剂量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疗效临床分析
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浅析涌泉穴
珍珠的市场前景及药性成分、功效的研究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浅谈加味逐瘀通脉组合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