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精神传承与发展

2019-09-10安彩蓉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传承发展中国共产党

安彩蓉

[摘  要:由于时代主题的变化、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等原因的影响,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集体主义迷失、价值取向迷茫等困境。为了更好的促进革命精神的传承和發展,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基本原则,坚持继承发展、交流借鉴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同时,探讨了革命精神传承发展的理论路径和现实路径。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承发展]

一、革命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习近平强调:“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革命精神”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外政策的影响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呈现出一种被嘲笑、被戏弄和被轻视的边缘化趋势。

(一)多元文化的影响对革命精神的冲击

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共同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文化霸权用自己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渗透自己的价值观念,有意歪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最终达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的目的。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革命精神的冲击

我们不能忽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革命精神的冲击,间接的表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在政治表现上,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对党并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只是把入党作为日后考取功名的敲门砖;在人际关系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缺乏牺牲精神,过分强调公平交换原则;在生活作风上,追求高档奢侈消费,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愿意过简洁朴素的生活;在选择职业上,全方位衡量,找一个体面,工资又高的工作,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地方等等。

(三)死板教条的理解对革命精神的冲击

国人教条式理解革命精神对革命精神的冲击。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的理论提出怀疑。他们认为消灭私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换句话说,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那么,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包括私有制在内的非公有制形式如何理解?殊不知“两个必然”的实现具有条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是要符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规律的。死板教条的理解革命精神实现的就是追求的共产主义,不注重过程,妄下结论,导致对革命精神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革命精神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要深刻理解并努力扭转这种趋势就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学术界针对传承发展原则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综合来看,普遍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使其既保持正确的方向,又具有生机活力。

(一)在本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革命精神,在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传承发展革命精神的过程中,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促进正确的传承和发展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走向共产主义的根本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在方法论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革命精神,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更好地发挥其时代价值;其次,要尊重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随意的歪曲丑化革命精神的事情,现象坚决严厉打击,更好的保持革命精神的精髓,使其随着时代的车轮,发挥其本真的价值,激励中国共产党接班人努力前行。

(三)在发展上: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

革命精神传承与发展要遵循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深刻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史。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需要立足世情国情,才能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其次,要与时俱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

三、革命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

革命精神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和优秀教材。通过抓实革命精神的实践主体、搭建实践平台,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抓实革命精神的实践主体

革命精神的实践主体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群体、青年,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革命精神

第一,抓实各级领导干部群体。领导干部具有表率作用,是人民群众的榜样,领导干部的行为对人民群众产生深刻的影响。领导干部要主动自觉地践行弘扬革命精神,领导人民积极的开展弘扬发展革命精神的实践活动,促进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

第二,抓实青年群体。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青年要早早的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增强本领,敢于担当,发扬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征程中,青年要牢记历史使命,弘扬发展革命精神,主动参与革命精神活动,深刻体会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落实到生活实践中,促使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二)搭建革命精神的实践平台

革命精神的实践平台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社会实践载体,充分运用这两个实践平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革命精神。

第一,搭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是弘扬发展革命精神的主战场,面对不同的层次学历的人群,对待既定的革命精神,要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讲解出来,让不同的人群感受到革命精神的魅力,主动自觉的传承发展革命精神,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作用。

第二,搭建社会实践载体。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平台,传承发展革命精神要利用好这个大舞台,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革命精神活动,传承发展革命精神,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场景,再现当年的革命精神,当然,也可以,开展重走“长征路”等活动,亲身体验革命精神,从而,深入的理解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创新创业(项目编号:cxcy201816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传承发展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赣南中央苏区美术文化内涵研究
论赣南苏区美术文化在苏区革命精神的呈现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