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尝试

2019-09-10严友梅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时事热点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政。本文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融入时事热点,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關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事热点]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时政性较强的学科,紧扣时代热点问题,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必然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热点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社会热点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话题,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这些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这样在时间情景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要求相符合,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课本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选材上要注意到与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内容有很好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如在学习“以礼待人中”这部分内容时,书上探究与分享是同学们对小区文明的期望,此时,可合理利用该资料并进行材料的适当修改:你所在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学生经过回忆和思考之后往往能想到很多的场景:小区养宠物不文明,随地大小便;高空抛物;周末装修,噪音很大……此时的学生便置于小区不文明的场景之中,这时再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不文明的场景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危害,由此总结出文明有礼是社会和谐的保障。

二、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要从身边的事例找出社会的热点问题。模拟“焦点访谈”、“道德观察”、“今日说法”等展开“热点透视”。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用,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像“焦点访谈”、“道德观察”、“今日说法”这些节目的定位包含有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等,与我们的学科教学密切相关,这些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三、联系学生实际

我们选择的时事不能离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兴趣的问题,他们有所了解的问题。在社会热点的讲解上,应该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个人作用。教师在分析社会的时事热点时,要注意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传授怎样知识,分析在新闻事件背后的事实,帮助学生了解事件的真相。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导入新课时采用社会热点问题为话题

导语如何开启,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新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兴趣。新鲜的时事热点开场往往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如上《依法治国》可以这样导入新课的:“有一个电影明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现在成了亿万富婆,她是刘晓庆,可以她由于长期偷税、漏税、数额巨大,后来得到法律的严惩。你知道偷税、漏税为什么犯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公民纳税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就让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这样的开场白使学生由好奇转为主动认真地学习,效果不错。

2.让学生课外收集整理时政资料,课前进行新闻播报

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心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着这样的愿望,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一方面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新课开始前,让一名同学进行新闻播报,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然后,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带着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进入正式课堂的学习。

3.定期举办时事热点专题课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应该只是以传播课本知识为已任,而要敢于突破课本的束缚,引进课外知识的教学,时事热点、焦点虽是课外内容,然而常常也是学生关注的话题。如朝鲜核问题、国产奶粉添加三聚问题、世界金融危机问题等。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撰写道德与法治小论文

进行社会调查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社会调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三、五个人一组,也可以单枪匹马,到企事业单位、农村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就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展开调查、搜集资料,写成小论文。通过写道德与法治小论文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社会。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现实性、社会性极强的传授社会科学知识的学科。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时事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思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时事热点常态化,重点关注学科化的时事热点。及时用时代化的新资料、重大时事新闻替换教材过时素材,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班级经常组织时事播报、时事点评、时事演讲、时事知识竞赛等学科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时政知识、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已有经验研读分析、深度学习,既全面深入了解时政事件的重点内容、深远影响,又生动鲜活地理解学科重点知识。才能有效地完成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任务,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柴红艳.试论如何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初中政治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3).

[2]伊秀云.上好政治课促动学生学习兴致[J].才智,2007,06.

[3]张凤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解析[J].社会科学,2016,3.

作者简介

严友梅,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0年,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时事热点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浅谈时事热点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探究时事热点有效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