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走进数学教学

2019-09-10邓天晶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平角能力数学

邓天晶

说到数学课,往往会让人想到讲不完的例题、做不完的习题,很难将阅读与数学联系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外语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报表分析等。这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局限于语文、外语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外语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因此,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1.营造閱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兴趣的基础。要想营造阅读氛围,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个小小数学角,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读本或画册,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有目地的推荐一部分好的书刊杂志,如《数学大世界》《小数报》等。其次,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思维品质。在阅读过程中应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同时树立学生无过错意识,即使学生在阅读教材后提出十分幼稚或肤浅的问题也不能讥笑和批评,尽量给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三是鼓励学生、允许学生大胆质疑,树立问题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才能冲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也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学贵有思,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这一知识点后,我设计了判断平年、闰年的练习,最后一题是1900年。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我出示了万年历让学生查阅发现1900年是平年。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们纷纷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我笑而不答,顺水推舟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注释,让学生在原有知识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带着问题从课本里寻求答案。于是,学生充满了好奇,对这一知识也产生了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本,寻求其中的奥秘,通过阅读终于认识了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特殊情况。

二、针对不同的内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1.为预习而粗读

阅读是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每一个新知识点教学前,我都要拟好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把数学课本上的有关内容,从头到尾读一遍。知其大意,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前,让学生结合老师给出的预习提纲,阅读有关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内听讲认真,讨论时有话可讲,发言踊跃,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2、教学中的细读

以“阅读”帮助理解。数学语言简练、严谨、抽象,学习概念、性质时,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指导学生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如教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让学生读后圈出其中的关键性字词,如“同时”“相同”“0除外”“大小不变”等,让学生明确这些重点字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让学生带着语气读一读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以“阅读”解疑。就是带着怀疑或困惑而读。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从而达到自我释疑的目的。如在学习平角的概念以后,有学生受平角表象的干扰,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直线也就是平角。为此学生间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此时,教师不给予简单的判定,而是要求学生再去阅读教材中平角的定义。通过阅读,进一步明确平角作为一个角应该有一顶点,它的两边是从顶点引出的方向相反的两条射线,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而非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以“阅读”促解题。阅读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也非常重要,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未理解题意不能或错误解答。如:做一对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高是45厘米的铁皮水桶,大约需要多少铁皮?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常常是初略地读题,忽略了“一对”“铁皮”这几个关键词。有可能会算一个水桶的表面积,也有学生可能会算成一对水桶的体积等,试想如果学生解决问题时,能抓住重点多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解决问题,那么就不会出现上面的差错了。

三、课外进行阅读延伸,提升数学素养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此,我们还可以在课外进行阅读延伸。准备一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阅读资料供学生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之后,布置学生去查找“π”是由谁研究出来的,你对此有何想法?通过查找阅读并汇报,让学生明白“π”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这项伟大的成就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这样的阅读在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又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搭建平台,才能为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平角能力数学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创造性使用教材教1度的角
突显分类,建构体系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