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数学课堂如何实现分层教学

2019-09-10王万贵

高考·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分层教学重要性

王万贵

摘 要:分层教学是现阶段各阶段学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中职数学学科的教学而言,应用分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分层教学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是为了针对当时学生背景差异较大而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概念,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为学生在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以此来达到优质教育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分层教学法,以供相关教育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职数学;分层教学;重要性;方法

引言: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学习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尤其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由于数学本身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比较吃力,缺少学习的積极性,再加上对于数学基础掌握不够,一些学生甚至较为抵触对数学的学习,而分层教学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1.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为学生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在学习时容易产生压力,从而抵触学习。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中职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不够强烈,尤其对于数学的学习,既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缺少学习的动力,常常会因为在学习时遇到一些困难而退缩,课堂互动较少,教学的质量不高。究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觉数学知识难掌握。而分层教学则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合理的设置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简述分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策略

2.1依据学生综合能力将学生合理分层

在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就是将学生合理分层。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对班级的每位学生数学能力、性格特征、学习态度、数学基础、数学成绩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合理的分成不同层次,确保分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具体分层方法为可通过组织学生模拟测验的形式,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再将学生分层时应注重保护学生自尊心,尽量避开差生和后进生等用词,可分别设置三个层次,将A层次叫做提升组,主要是数学成绩优异、数学基础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及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学生;B层次可叫做中等组,该层次中主要为班级的中等生,数学成绩处在及格和良好之间,通常占据着班级人数的大部分;C层次可叫做基础组,该层次中主要为那些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成绩不能达到及格线,并且数学学习兴趣和态度较差的学生。并且,将学生分层后,教师应明确的告知学生,学生被分层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如B层次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就可进入到A层次,反之,A层次学生也会被调整到B层次当中去,制定动态化的分层机制,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和危机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展开学习。

2.2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中职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合理分层后,也应针对性的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及教学过程,从而确保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层次中获得发展和提升,确保分层教学顺利有效开展。为此,教师应对数学教材以及教学大纲进行透彻的研究和分析,继而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总计划,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中职数学教学更具全面性和有效性。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应分别为A、B、C三个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首先,制定一个全体学生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全体学生都能扎实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同时可以运用其解决基础性的题目;其次,针对A层次提高组的学生,应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尝试让学生自主推导公式,并能灵活的使用公式解决具有一定难度和探究性的问题;B层次学生应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能够切实理解和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难度稍高的问题;C层次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能够熟记方式,同时解决基础性问题。继而确保分层教学模式切实有效性。

2.3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也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虽然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但所有学生依然处在一个教室当中,教学也是共同开展的,为引导所有学生都可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将那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向C层次的学生提问,从而有效帮助其强化基础知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增强数学自信心,并让其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注,并应多对这部分学生加以特别的关注和辅导;重点以强化其基础知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为主;难度一般的问题则主要让B层次的学生回答,针对A层次的学生则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其自主探究和思考,促进其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并且教师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B层及C层次学生身上,多给予这部分学生及时的指导和辅导,从而在不断强化其数学基础的同时,有效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及自信心,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确保分层教学全面性及有效性。

结束语:数学一直是中职教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为学生创设有益于学习的良好环境,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积极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廖宗明.中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72):87-88.

[2]石雪松.以“因材施教”为理念——关于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136-136.

[3]曹海军.中职数学课堂分组分层教学模式实践探析[J].教师,2015(35):74-74.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